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望你能「被人喜歡」而不要去「討人喜歡」

希望你能「被人喜歡」而不要去「討人喜歡」

最近有幾個熱心網友在微信公眾號後台給我留言,說感覺我今年的文風好像有一些變化,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寫作計劃。

每次收到這樣貼心又關心人的留言我都會很開心,但是回復的時候又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常常是「對的呢」、「是的呢」、「我自己也沒發覺」之類的這樣回復了再移入精選,結果寫完後又覺得似乎給人感覺反應太不熱情了,想補充點什麼又無法在已經回復過的留言上追加評論,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所以在此想特別跟這些熱心的網友們說明一下。雖然我知道有些已經默默取關的網友們也許已經沒機會看到我這段長長的告白了。

GIF

對人情世故這方面的事情,我一向是欠缺的,準確的說應該是我一直是迴避的。我發自內心不喜歡那種應酬式的人際交往,總以為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好。為了守住這份初心,沒少讓人對我產生過誤解,但是我沒覺得後悔過,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有不少朋友留在了我的身邊。事實證明了懂你的人始終懂你,想關心你的人總會有辦法聯繫到你。

就像素昧平生的網友也能察覺到我字裡行間的變化一樣。

比如:從今年開始有網友會發現我寫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圍繞書評、影評,很少有寫細枝末節的家庭教育內容,也不太出現一些真人真事的轉述。再比如:一些有我個人微信的網友會問我,為什麼我的朋友圈最近都沒有更新,為什麼我的朋友圈怎麼總是會一下子沒有了以前的內容,為什麼很長時間都沒聽到你談到孩子等等細節。

一開始我會盡量每一條留言都及時去回復,後來留言多了有時候難免會漏看,隔了很長時間發現後再去回復時會發現突然彈出一條消息「對方已開始消息驗證」或者換來對方一句「沒關係,你是大忙人嘛」之類的話,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或做得欠妥的。

GIF

我開始去問一些朋友,我有哪些地方會讓她們覺得不舒服的。這裡所指的朋友是那種即便我在他/她們面前「肆無忌憚」也不會生我氣、反而跟我起勁地互懟的那種。

結果可想而知,我並沒有問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因為在真正的朋友們看起來,合得來的人自然合得來,合不來的人再努力想要合得來也沒用,況且也沒必要刻意融入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群體。而我自己其實也早就有跟他/她們一樣的答案,只是每每碰到數落我的人時,還是會想要去聽聽不同人的看法,想要知道原因。

想聽聽不同人的看法這個習慣,是從很早以前開始就有。最初的時候原因是我對自己不夠自信,總是需要藉助於他人的認可來找到自我認可。慢慢地長大以後,我在需要他人認可和只需要無愧於心之間搖擺。再後來是覺得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聽聽不同的聲音有利於成長。

聽歸聽,我不會放在心上太久。反正這世上有把你當朋友的人,也就會有不把你當朋友的人。我們所謂的是非對錯,不過都是因為「不同」造成的,因此對錯本就沒有對錯,是非本就沒有是非。就像人,不會有完美的一樣。

所以,想要儘可能避免被奚落的最好方法就是——儘可能不要去數落別人,和別人的優點相處就好。

GIF

一口氣寫到這裡,我突然「嘎巴」一下停了下來。因為我想到有幾個人曾經對我說過:其實你什麼都挺好的,就是吧,你講話的樣子不太像一般的小姑娘家,怎麼說呢?太一本正經了一些,有時候給人感覺總像是在講大道理或者上課。也許這個跟你職業也有一定關係,或者是你家裡人當中有人就是這樣說話的........

我是個挺無趣的人,不喜歡太過熱鬧的地方,比起需要很多人陪來說,我更喜歡獨處。不過,我也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只是我只在很特別很特別的人面前才會展現可愛嬌羞或野蠻淘氣的一面。

接下去就給大家講一段我的故事:

小時候,我是老師、同學、家長眼裡典型的乖乖女,做任何事情都以「我要做個討人喜歡的孩子」為前提在努力扮演著好孩子的角色:上課的時候,我認真記筆記,想著如果其他同學問我借的時候可以有用;吃飯的時候,我不敢夾菜,總是等到別人都吃完了再吃剩下的;別人提出來的要求即便覺得做不到,也會勉為其難答應下來;別人的囑託總是牢牢記住,自己的需求從不敢大膽表達......

即便是感覺到不愉快、難過、壓抑,也從來不敢說出來,不敢抱怨,不敢生氣;即便是做不到的事情,也會逼自己去學著做,好像我就應該是無所不能、無所不應的。

原以為這樣的我會被所有人喜歡,但最後發現原來從頭到尾我都是在「乞討」別人的好評。當我發現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不再討好任何人,但這個戰勝自己的過程相當痛苦,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得罪」很多人,失去很多原本一直對我讚不絕口的人。

但是,戰勝了自己以後我發現:被人喜歡應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孩子會被父母無條件愛護一樣自然。而討人喜歡則是動物才會有的搖尾乞憐,那是一種交易不是一種愛。

這個故事我曾經講給過一個網友聽。聽完之後他問我:

這個故事還挺像我們成長的過程的——總在討好別人,始終不被喜歡。

上周末的奇葩大會,蔣方舟也分享了自己戰勝討好型人格的經歷。她提到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會表達真實情緒,即使最最親密的愛人面前,還是一味避免發生衝突,不想讓對方不高興。也是因為這件事,讓她覺得自己擁有的關係都不「真實」,而且這種心情太令人難受了。

討人喜歡這個詞的來源是是討好者。所謂的討好者是指為了讓對方高興、取悅對方而刻意壓抑自己真實情感的一群人。

討好者通常會有以下特點:

可以敏感的察覺到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就算犧牲自己的時間或是感到很疲憊,也要去照顧、幫助別人

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

不願或不敢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害怕自己會給別人添麻煩

隨波逐流、從眾、不表達自己的想法

討好者的行為背後隱藏著一個動機是:我對你這麼好,你應該也會對我好。

討好者常常不願表現出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他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所以總是試圖保持愉快、樂觀、善良的正面形象,來維持自己的好人緣。

「老好人」說的就是這樣的一群討好者,這在我們父母那代人身上能找到非常明顯的印記,因此從父母這代人傳到了我們這代人身上以後,依然能看到痕迹。

一個討好者有哪些特徵?

1.需要別人來肯定自己

只有當被別人接受、被需要、被讚賞時,才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

2.沒能充分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很多討好者的童年都被要求「要乖要聽話」。只有當聽話時,父母才會表揚他們。如果他們所做的不合父母的心意,父母會不滿、生氣。當他們明顯違背父母的要求時,甚至會受到責備和懲罰。

分享「治癒」經歷

怎樣才能不要做一個討好者?

1.意識到自己正處於討好模式中,是停止討好的第一步。

2.試著察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他人希望你怎樣。

3.做一些心理諮詢或者和朋友傾訴

「罵人」,就是一種設置邊界的方式

心理諮詢會給他們提供一段安全、穩定的關係。在這種安全的環境中,諮詢師不會對來訪者提出要求,更不會離Ta而去。來訪者可以在此探索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擺脫對於外界讚賞和認可的依賴,認識到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是值得被愛的。

蔣方舟在演講的結尾說:當你一味去迎合別人的時候,其實在冒很大的風險。因為你有可能在成為討人喜歡的樣子的時候,丟掉你真正的樣子。

用不著為了別人的喜歡放棄你全部的驕傲,正如就像她說的:「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

故事|閱讀|教育|電影|心理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瞳心仲致 的精彩文章:

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就是人性深處的雙面性

TAG:瞳心仲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