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最讓人心痛的將軍,一生血戰匈奴70場,仍被漢武帝看不起!

史上最讓人心痛的將軍,一生血戰匈奴70場,仍被漢武帝看不起!

唐朝的邊塞詩歌里,充滿了許多故事。比如,「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邊塞詩人盧綸,就著有兩首膾炙人口的《塞下曲》,其中一首便講述了李廣射石的故事: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段傳奇出自《史記》。漢代名將李廣善射。一天傍晚打獵歸來,遠遠望見草中一塊頑石,因天色昏暗而以為是虎,遂張弓射之,緊張之中用了全力拉弓,結果箭頭深入石中。

次日,李廣帶兵來尋找老虎的屍體,走近看才發現,原來自己昨晚射中的是石頭,士兵們都咂舌稱奇。李廣後來又嘗試多次,但再無法將箭射入石中了。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神射手雖然很多,但是李廣的名氣之大,足以讓他排進前三。

李廣年輕時曾擔任漢文帝的武騎常侍,多次跟隨漢文帝射獵,在御前格殺猛獸。漢文帝目睹他的勇猛後不禁慨嘆:「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祖(劉邦)時,萬戶侯豈足道哉!」漢文帝本以為國家無戰事,李廣沒有參戰的機會,他是對國內國際形勢估計得過於樂觀了。李廣後來在戰場上射殺敵人無數,匈奴人畏懼地稱他為「飛將軍」,但他卻一直未能像其他將軍那樣因功封侯。

詩人王勃曾在《滕王閣序》里寫下「李廣難封」,為他打抱不平。令人疑惑的是,為何李廣沒被封侯呢?

李廣總是打不了漂亮的勝仗、立不了大功,被公認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他喜歡逞一己之勇的性格。他酷愛深入敵陣纏鬥,又愛炫耀箭術,不管情況多緊急,非得等敵軍進入近距離範圍時才射,雖然箭無虛發,卻因此多次遭到圍困,也曾在射猛獸時因為同樣的原因受傷,這一看就是猛將之風。這就導致了李廣一生與匈奴大小交戰70餘次,卻一次拿得上檯面的軍功也沒有。

長此以往,漢武帝對李廣已是心灰意冷,完全看不起。李廣最後一次隨大將軍衛青出征時已經六十多歲,漢武帝本不打算派他,但他幾次主動請戰,最終才獲准許。漢武帝覺得李廣犯霉運不能當先鋒,害怕不能實現俘獲匈奴單于,於是私下對衛青說:「李將軍年紀大了,運氣也不好,千萬不要讓他做前鋒迎戰單于。」衛青便讓李廣作為偏師,繞道側擊。

李廣未能如願作為前鋒,憤怒無比,行軍途中又不幸迷路,犯了「失期之罪」。因為不願受審訊之辱,再加上立功封侯的希望成為了泡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的「飛將軍」,橫刀自刎。可見強極則辱,剛過易折,性格決定他悲慘的結局。

李廣的兒子李敢,因為父親之死遷怒於衛青,將其擊傷。衛青在李廣一事上其實並未做錯什麼,甚為冤枉,但他有大將之風,並未聲張追究,確實一生都有好涵養。可是衛青的外甥、大名鼎鼎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年少氣盛,咽不下這口氣,便在一次狩獵中從背後射殺了李敢。漢武帝盛寵霍去病,只好對外宣稱李敢意外被鹿角觸死,讓人唏噓。

雖然李廣生前不被漢武帝器重,但他死後卻被後來的皇帝所敬仰。唐德宗時將李廣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而到了宋徽宗時,則追尊李廣為懷柔伯,將他供奉於宋武廟,李廣的英勇事迹從此婦孺皆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兄說秘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猖狂的一首詩,妄圖滅亡南宋,沒想到作者自己先掛了!

TAG:楊兄說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