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以前有多少個黑幫?

香港以前有多少個黑幫?

GIF

香港黑社會可以分為四個時代。

戰前,香港黑幫的古典主義時代(1909-1941)

為何叫古典主義時代? 因為這個時代的香港黑幫還講究義氣和輩分,稱得上是有組織有紀律,加入「堂口」需要開香堂,並錄入「海底」(類似組織花名冊),等級職司分明,分為香主,二路元帥,紅棍,白紙扇,草鞋,四九,另外潮幫(主要為潮汕人)還在草鞋上面另設五虎將職位。

香港最老的黑幫組織應為潮幫的福義興,當時主要為大陸某個洪門山頭籌措經費,活動範圍有限,並未被視為黑社會組織,更像一個公司駐外部門,慢慢發展為五毒俱全的犯罪團伙都是後話。

(福義興會費收據)

宣統元年(1909),有個諢號叫「黑骨仁」的執事者,聯合當時所有堂口,在彤年端午發起了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洪門大會」。同時黑骨仁於會上指出各人背井離鄉,千里迢迢只為財,不應動輒鬥毆,萬事應以和為貴,提議所有堂口在名稱之上一律加個和字,比如黑骨仁所在的「勇義堂」改為「和勇義」。這些堂口合稱「和記」,包括和安樂,和勝和,和勝堂,和勇義,和一平,和二平,和洪勝等等。當然李嘉誠的和記黃埔跟這個沒有任何關係。

另外還有非和字頭的同興和,單義,聯義社,聯英社,新同樂......等等

外來組織統稱「粵東」,來自澳門的統稱「馬交仔」,還有暗地裡拉幫結派為非作歹的青年社,三聖體育會,西河體育會等一共三十多個,光和字頭就有「三十六和」之稱。

戰時,香港黑幫為虎作倀,認賊作父(1941-1945)

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香港淪陷。日軍攻入前夕,以及香港遭受圍攻之際,就有香港九龍黑社會趁火打劫。至日軍佔領香港之後,更有黑社會巴結憲兵隊,魚肉鄉里,欺壓良善,行為令人髮指。

當時,福義興一名紅棍林滿勾搭上了憲兵隊的一名中尉軍官林志廷(原名久宮傳一郎),在上環開設了近10家賭檔,明槍暗騙大發其財,除了孝敬憲兵部,自己也賺得盆滿缽滿。其餘堂口有樣學樣,除了遍地賭檔,還有數不清的鴉片檔,當時最吃香的組織,計有和安樂,和洪勝,和利和,同興和及福義興等。其中最卑鄙的行為莫過於協助日軍在灣仔及油麻地建立慰安所。

戰後,香港黑幫百花齊放,警黑勾結(1945-1974)

戰後,市民從四面八方而來,香港人口迅速恢復到120萬,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黑社會分子。因為當時香港仍是殖民地,除了遵照國際法庭指示處理一些戰爭罪犯,並未去肅清查證黑社會犯下的罪行,除了風頭最勁的林滿等被通緝,其餘的都安然無事。由於戰後滿目蒼夷,百廢待興,港英政府無暇顧及,黑社會紛紛恢復活動,新堂口接連不斷湧現。

1949年春,國民黨敗退在即,軍統毛人鳳為了布下棋子,捲土重來,加緊聯繫了各地的洪門組織,希望日後加以利用。據此軍統軍官葛肇煌便於廣州西關寶華路十四號再設洪發山,故名「十四K」。葛肇煌還沒來得及潛伏下來,廣州便被解放,不得不帶領各香主逃竄至香港。沒多久,葛肇煌回台灣歸隊,留下了的徒眾便成為香港「十四K」的元老。十四K以猛龍過江的姿態,在香港佔有一席之地後,陣容迅速擴展,至60年代初,幫眾發展到8萬多名,隨後又擴散到歐美和東南亞。十四K又分為忠,孝,仁,勇等八個堆,香港影星陳惠敏即為14K雙花紅棍。

「5億探長雷洛傳」說的也是那個時代,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就是警黑勾結,上下齊手,這也是香港黑社會的特色。其形成有很多歷史原因,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廉政公署之後 (1974-至今)

廉署成立後,黑社會失去黑警察的保護,開始走下坡路,傳統的來錢方式被大大壓縮。黑社會開始憑藉暴力形成壟斷以獲取利潤,如娛樂業,建築業,餐飲業。其形態與其他黑社會也慢慢趨向相同。另外由於回歸臨近,有一些犯罪團伙從大陸滲入。其中比較有名就有新義安,影業大亨向華強就是此會眾人。此時的黑社會組織主要有

和字頭,上文已有闡述,算是老派組織

14K,過江猛龍。

潮幫,新義安,福義興,義勝堂,海陸豐互助會等。

四大,單義,同興和,同樂等

另外還有新字頭,同字頭,東字頭,廣字頭,全字頭等。

備註:所謂大圈仔,不能是一個幫派,只是泛指大陸過去的厲害人物,從頭到尾都未形成幫派。

如果詳盡敘述,篇幅恐怕不夠,黑社會的發展史同樣是普通人的血淚史,香港電影對黑社會美化太多,也與當時黑社會涉足電影業有關。哪裡的黑社會都是罪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心公益 的精彩文章:

養一條公泰迪是怎樣的體驗?
QQ音樂比網易雲音樂差在哪兒?

TAG:博心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