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往事:中山艦事件(上)

民國往事:中山艦事件(上)

原標題:民國往事:中山艦事件(上)



1925年8月20日上午,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前往位於廣州的國民黨中央黨部開會時遇刺身亡,關於廖仲愷的死有種種傳言和說法,國民黨內很多人也藉此機會進行渲染與炒作從而以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和目的。而蔣介石與汪精衛也是各懷鬼胎,二人同樣藉助廖仲愷遇刺案合謀做掉了國民黨軍隊內部的元老許崇智,並驅逐了國民黨內另一德高望重的元老胡漢民。自此,汪精衛成為了國民政府主席與黃埔軍校黨代表,實際成為了國民黨內的第一領導人,已然走向了權力巔峰。蔣介石也藉助「刺廖案」未平的餘波一躍成為了國民黨內的軍事領袖。二人藉機取得了雙贏,國民黨內形成了蔣管軍、汪管政的格局,蔣汪搭配的局面看似暫時穩固、和諧。

在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後,蔣介石就一直對國民黨「一把手」的位子垂涎若渴,而現在排在他前面的許崇智、胡漢民和汪精衛這些元老們在此時就剩下汪一人,而汪精衛非武將出身,既不懂帶兵打仗,手裡又沒有軍權,在這個特殊時期手握重兵而且出身軍人的蔣介石內心深處在盤算著如果能利用自己的優勢順利的除掉汪精衛,那麼,他就將獨攬大權於一身……


但是,汪精衛早在1905年就加入了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開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並組織參與刺殺清廷攝政王載灃,雖未遂,但也算為革命黨立下汗馬功勞,其個人在國民黨內一舉成名。1922年,汪精衛被選舉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任宣傳部長,躋身國民黨元老前列。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病危之時,正是先生最為器重和信任的汪精衛在病榻前替他起草遺囑,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在孫中山先生病逝後,汪精衛就成為了國民政府的實際掌舵人。


1926年1月1日,國民黨「二大」在廣州召開,此時持續努力的蔣介石終於如願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而汪精衛則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了蔣介石的直接領導,無論是資歷、威望與官職都高於蔣介石。不久,蔣介石又被選舉為軍事委員會總監,成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國民黨軍事領袖,通過掌控軍隊逐步成為了國民黨內的「二號人物」。


坐穩軍事統帥後的蔣介石立即提出了「北伐」的想法,這樣既是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遺願即打倒軍閥、統一中國,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軍事指揮與領導才能,通過發動戰爭撈取政治資本,因為與汪精衛相比,蔣介石的政治資本和閱歷資歷都不佔優,但蔣介石深知自己的特長就是帶兵打仗,這也恰恰是汪精衛的弱項,於是蔣介石就謀劃借發動「北伐戰爭」的機會壯大自己之後與汪精衛一決高低。

在當時「聯俄」的大背景下,國民革命軍的槍械和物資很多都是由蘇聯提供的,並且在部隊中還專門配有蘇聯顧問。然而,蔣介石計劃「北伐」的具體戰略提出後卻遭到蘇聯顧問團團長季山嘉的否定,他們之間的主要分歧就在於蔣介石主張從陸路進攻,季山嘉卻主張從海上進攻。作為「一把手」的汪精衛已明確立場,就是站在季山嘉一邊,這使得蔣介石大為不滿。此時此刻,蔣介石清醒的認識到在自己通往權力頂峰之路上必須將汪精衛和在軍隊里有很大話語權的蘇聯人這兩塊絆腳石一起搬倒,否則難以成功。


1926年2月6日,汪精衛決定撥給黃埔軍校三十萬經費,其中就有汪精衛的親信王懋功的第二師十二萬,第二天在總費用三十萬元不變的基礎上又給王懋功增加了三萬元,這使得蔣介石大為不滿。


2月26日,憤怒的蔣介石下令扣押了王懋功,並將自己的親信劉峙任命為第二師的新師長,這一舉動引起了國民黨內部的極大不滿。隨著反蔣的聲浪漸長,蔣介石的內心也變得愈加矛盾、憂心忡忡。甚至而更有傳言說季山嘉想通過海軍北伐的另一用意是想把蔣介石先騙到軍艦上,然後直接開到蘇聯的海參崴軟禁起來。蔣介石分析,如果這個謠言屬實,那就說明汪精衛已經和蘇聯人聯手準備對自己「先下手為強」。蔣介石為了求證謠言的真實性和汪精衛的態度,故意提出辭職稱自己想去蘇聯休養一下,而汪精衛則痛快的批准了,還表示要送蔣介石去蘇聯,這一下子使得猶豫的蔣介石由此認定汪精衛果然是想和蘇聯人聯手把自己綁架到海參崴軟禁起來。


3月18日,國民政府海軍的「中山艦」等戰艦忽然離港駛入廣州黃埔海域,在北伐戰爭具體是否採用以海軍為主的策略尚未確定下來且沒有其他戰事的情況下,作為軍事統帥的蔣介石不但沒有下達命令也渾然不知情,結合之前種種傳言和異動,此時已是驚弓之鳥的蔣介石認定是汪精衛、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方面沆瀣一氣準備聯合起來將自己綁走,在如此「危機關頭」之下,如再不採取果斷措施,恐將四面楚歌。於是,蔣介石提前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關於「中山艦」的行動計劃……


2017.8.23

下次內容提示:


民國往事:中山艦事件(下)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民國往事:中原大戰(下)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