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門聖保祿學院考古遺址

澳門聖保祿學院考古遺址

聖保祿學院遺址大坑遺迹三維模型

聖保祿學院遺址大坑遺迹的發掘情況

聖保祿學院遺址內的大坑遺迹

聖保祿學院大坑遺迹出土青花克拉克象首軍持

聖保祿學院大坑遺迹出土青花克拉克鹿紋瓷盤

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澳葡政府在大三巴牌坊後方進行探測工程時意外發現該處地下存在考古遺迹,同時在大炮台被選作興建澳門博物館的緣故下,產生了契機。遂於1988年-1992年、1995年-1996年間展開了兩次考古發掘。發掘除了出土數量龐大的考古遺物外,亦發現屬於原聖保祿學院的考古遺迹,對復原原聖保祿教堂的範圍及布局,以及對於教堂建築物本身的空間分析及功能等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證據。

在2010年-2012年間,為配合澳門政府為對大三巴地區進行整體規劃,文化局邀請內地考古專家在高園街大三巴牌坊側的舊公務員宿舍地址,進行了「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調查及發掘工作」。該次發掘成果豐碩,遺址內發現的大坑遺迹,出土了數量龐大的陶瓷器碎片,在出土數千片的青花瓷片中,包括大量年代屬明末清初(16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中葉)供外銷的克拉克瓷。從該次發掘中出土數量如此龐大的克拉克瓷片,以及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澳門多個地點均採集到不少的克拉克瓷碎片,提供了澳門作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中轉港及貿易據點的考古實證。澳門文化局鑒於其重要性,於發掘期間同時對該遺迹作出加固,並製作了一個以竹為主要材質的保護結構,將大坑遺迹完整保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考古 的精彩文章:

2000年十大考古發現
敦煌寶藏:從「藏經洞」到「斯坦因密室」

TAG:第十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