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心專念,金石為開,擊劍少年孫錦楓的劍客之道

一心專念,金石為開,擊劍少年孫錦楓的劍客之道

一心專念,金石為開,這句箴言用來總結少年劍客孫錦楓的習劍經歷再合適不過了。從10年初識擊劍,至今已經走過了八個年頭。在這八年間,孫錦楓之於擊劍,一如初遇,不改初心。

劍心永恆,熱愛不減

說起孫錦楓,他可以說是業餘青少年劍客中的明星選手,也是不少同齡孩子心目中的「大神」,一提起他,都是一臉崇拜的表情。的確,孫錦楓這些年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拿到的獎牌不計其數,積分排名總是名列前茅。然而,相比耀眼的成績,真正讓人讚歎的,還是孫錦楓對擊劍一如既往的熱愛。

習劍過程中,總會多多少少遇到些坎坷,越過去了,就會更上一層樓,可要過不了這道坎兒,慢慢地自信心會受到打擊,對擊劍產生厭惡情緒,導致最終放棄,這種例子也不在少數。對於總是上領獎台的孫錦楓而言,同樣也會經歷這樣的考驗。在孫錦楓剛進U16組別的時候,有次小組賽都沒出線,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有一段時間,挫敗感籠罩心頭。好在有父母和教練的開導幫助,孫錦楓自己也積極調整心態,很快就從低落情緒中走出來。這個過程中,外力的引導幫助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在於自己,說句俗套的話,就是要相信自己,心中一遍遍默念當初樹立的目標,身體上有所行動。

去年山西的青年賽時,現場看了孫錦楓的比賽,終於見識到了大家口中所說的「打法細膩」,也看到了平時溫文爾雅的他,一上場小宇宙爆發時的霸氣。賽後跟他聊天,當問他擊劍和學習以及其他東西兼顧感到累時,有沒有某個瞬間想要放棄擊劍,他的回答是:「從來從來都沒有過,因為真的很喜歡擊劍。」當他說這句話時,看了看他的眼睛,眼神竟是那麼堅定。

在業餘青少年劍客中,我們看到過不少因為升學壓力放棄擊劍的孩子,一方面為此感到可惜,另一方面也抱怨現行教育體制中的缺陷。的確,課業壓力和訓練產生衝突是很多孩子必經的一道坎,即使是堅持到現在的孫錦楓也不例外。升入初中,訓練時間就沒有以前那麼充裕了,並且孫錦楓所在的學校在朝陽區,而劍館在石景山,平時住校的他,意味著每個星期只有周末才可以訓練。顯然,要想在極其有限的時間裡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是有難度的。但是客觀條件就是如此,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在主觀上去一一克服。

由於學校沒有擊劍課,平時要是手痒痒了,孫錦楓就自己在宿舍里比劃比劃。周五一放假,他就立馬坐上兩小時的地鐵趕去劍館上課。第二天一早,又去劍館訓練。孫錦楓所在的北京金石擊劍俱樂部在周末開設了專家班,擊劍名宿張曉石現場指導訓練,如此難得的機會,孫錦楓更加珍惜,每節課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像以前的訓練有很多是體能訓練,可是張指導會讓充分調動我們的積極性,讓我們去動腦,所以上張指導的課會明顯感覺腦子很累,每堂課都受益匪淺。」

擊劍名宿張曉石指導孫錦楓訓練

每次3小時的訓練,都是高強度的集中練習。作為劍館的大師兄,孫錦楓總是發揮帶頭作用,認真地做示範、跟師弟師妹對練。每次上完課孫錦楓都是精疲力盡地倒在地上,但是,臉上依然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因為時間很有限,所以但凡到劍館訓練,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充分利用起來,全神貫注,專註於每一個瞬間。

勇闖青年賽,為學習為成長

作為一名在俱樂部成長起來的業餘劍客,在達到一定水平之後,自然會萌生參加更高規格比賽、跟專業隊選手切磋劍藝的想法。16年,孫錦楓作為少有的業餘劍客之一,第一次參加了全國青年擊劍錦標賽。首次專業賽之行,就給了孫錦楓一個下馬威,一輪游out,最終排第60名,他還記得很清楚,當時64表淘汰賽是以7-15輸給了江蘇隊的劉壯壯。對於這個成績,孫錦楓其實早有心理準備,跟專業選手交手之後,他更加認識到自己跟他們的差距,不管是能力,還是經驗上。看到了差距,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17年,孫錦楓再次來到了全國青年賽,這一次,抱著學習的心態而來的他,更加放鬆。相比去年,他也不再是一輪游,順利晉級了32強。很巧合的是,32進16的比賽中,他與劉壯壯再次相遇,更巧的是,這一次,孫錦楓同樣以7-15輸給了對手。這次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進32,最終目標也達到了,看到了進步,孫錦楓也更有信心。他給自己定了未來三年的目標,就是要打進青年賽的前八名。

談及青年錦標賽和業餘賽事的不同,孫錦楓說青年賽的裁判、場地以及運動員的水平都跟業餘賽很不一樣,首先裁判很嚴格、專業,裁判手勢、術語也很標準,場地也很漂亮,氣氛相比俱樂部聯賽也會隆重一點。

首戰國際賽,「不可思議」的表現獲稱讚

去年三月,孫錦楓遠赴美國,參加了全美最大的擊劍比賽——北美杯。那次比賽,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最終獲得公開組第六名的好成績,沒有積分的他,因此直接從U組升到C組,「一些美國人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從沒有積分直接升到C組,因為A組就是最高的組別,是國家隊的水平,所以他們很驚訝。」

北美杯比賽的前八名都有獎牌

首次國際賽之行,孫錦楓不僅收穫了一枚獎牌,更重要的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他還總結了四個適應和四個控制:

適應環境、適應裁判、適應對手,適應時差。

控制情緒、控制節奏、控制距離、控制劍尖。

初到國外打比賽,孫錦楓發現這些外國的擊劍愛好者跟國內很不一樣。國內的劍手們動作都很標準、很漂亮,打法也會相對保守一點。但是國外不同,他們的打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樣,各有各的特色。

不僅是打法上,他們對於擊劍的態度也令他印象深刻。「美國的劍手們都是一邊工作或學習,一邊練劍,國家隊的也不例外。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小孩,他每天早上5點起來練習,練到7點就去上學,到了晚上,一放學,就立馬去劍館,寫完作業繼續訓練。」國外劍手的這種訓練方式,孫錦楓很是佩服,說自己現在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挑戰馬拉松賽,從驚心動魄到峰迴路轉

今年1月底,孫錦楓前往法國參加了2018 CEP 巴黎馬拉松花劍挑戰賽。這項比賽是青少年擊劍運動的頂級賽事,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花劍高手參與了本次賽事。

賽前的訓練營

雖然賽前就知道馬拉松賽制對體能是個很大的考驗,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等真正上場,還是有點措手不及。進入複賽前,幸運女神貌似沒有太多眷顧孫錦楓,幾度徘徊在被淘汰的邊緣,自己幾乎絕望地說「太可怕了」……在把所有可能打到的比賽都打過之後,雖然過程驚心動魄,孫錦楓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地順利晉級第二天的比賽。

經過第一天的適應和考驗之後,孫錦楓的晉級之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了8強。在8進4的比賽中,因為體能和技術的原因,孫錦楓輸給了一位法國高手,但最終還是獲得了第7名的好成績。

孫錦楓和法國高手的合影

這次巴黎之行,孫錦楓真正體會到了馬拉松晉級賽制的挑戰性和魅力,也充分認識到體能的重要性。孫爸爸也感言,從187位打到第7位,需要勇氣,也需要運氣,更需要的是實力。

好師傅成就好徒弟,14米劍道上的至深師徒情

「張教練更像是親人,他一直很上心,很認真,不僅僅是訓練,方方面面他都照顧著我們。」提起自己的恩師張敬禹教練,孫錦楓飽含深情。

從最初的老山,到現在的金石擊劍,張敬禹一路見證了孫錦楓的成長。提起這位愛徒,張教練讚不絕口,「他很機靈、專註,當你跟他說話時,他的雙眼會很專註地看著你,不像有些孩子,低著頭,會走神。他很聰明,在體育方面有一定的天賦,悟性高,接受能力、反應能力和靈活性都很好,綜合來看,孫錦楓很適合擊劍這項運動。」雖然對愛徒滿是稱讚,但是張教練還是很客觀的指出孫錦楓的不足,「他在力量、體能、身體素質方面有所欠缺,後期需要加強訓練。從一開始訓練時,他的技戰術就已經打下了很紮實的基礎,現在進入青少年階段以後,錦楓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體能。雖然體能在擊劍中,並不佔據絕對重要的位置,但是,體能不好,就沒有辦法去應對更加強大的對手。」

在張教練眼中,孫錦楓不僅具備作為一名劍客所應有的基本素養,更可貴的是,他尊重教練和對手、有禮貌、懂得感恩。令張教練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14年,孫錦楓拿到了全國擊劍俱樂部聯賽積分總排名第一名,獲得了一件特別珍貴的獎品,是被精心裝裱的雷聲簽名比賽服。當時,錦楓將這件對於他意義非凡的獎品送給了張教練。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張教練心裡掀起一陣波瀾,非常感動,也為自己培養出這樣一個懂感恩的徒弟感到欣慰和自豪。

孫錦楓送給張教練的珍貴禮物

在張教練看來,他跟孫錦楓的關係,也不僅僅是教練和學員的關係,從2010年12月到現在,八年時間,訓練比賽的那些日子,朝夕相處,彼此了解。張教練融入了自己的心血,投入了感情,多年的積澱,師徒關係升華,更像是家人一般,有一種無言的默契在其中。

時間在變,師徒的情分隨時間更加深沉

很多見過孫錦楓的劍友,都覺得他由內而外地散發著一種謙謙君子的氣質,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翩翩少年。當然,這與良好的家教密不可分,而多年在劍道上的個人修養也是大有裨益。習劍多年,孫錦楓一直記著教練當初的一句話,「不是為了練劍而練劍,更是為了做好一個人,人做好了,劍自然也會打好。」練劍如練人,孫錦楓將這句話牢記心中,也一直在努力踐行著。

八年過去了,現在的錦楓已經從小小隻的小劍童成長為一名帥氣的青少年劍客。然而,進入這個階段的他,也跟大多數業餘擊劍愛好者一樣,會面臨學習和擊劍的兩難選擇。在現有的教育體制背景下,選擇了認真學習,花費擊劍上的時間勢必會被壓縮,兩頭都要兼顧,不免會有些身心疲憊。可是,內心又很喜歡擊劍,不想放棄。所以,如何平衡學習和擊劍,不僅是錦楓所要考慮的,也是張教練所要顧及的。在張教練看來,錦楓現在處於一個很重要但又艱難的過渡期,無論是從孩子還是家長的角度來看,學習必然是現階段的重中之重,但是,已經練習多年的擊劍,也不能因此而放棄。學校教育可以讓孩子成材,但是,通過手中的這把劍,也可以去證明自己,實現另一個維度上的夢想。

堅持不懈,這是擊劍人所應具備的優秀品質,既然心中已有目標,過程中的起起伏伏,也不能阻擋繼續前進的步伐。在張教練看來,孫錦楓具備這樣的品質,所以能走到今天,實現一個個當初制定的小目標。

能堅持到今天,教練和家長的支持和一路陪伴必不可少,但是真正支撐夢想的力量,還是孫錦楓自己對擊劍的一片熱忱。

一路陪伴左右的孫爸爸,現在已經是一名專業的「擊劍家長」

習劍八年,孫錦楓所收穫的不僅僅是獎牌和站上領獎台時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因為練劍,他的內在變得更加豐盈、充實。很多人都說,對於孫錦楓這樣的業餘劍客來說,堅持是一個可貴而又沉甸甸的詞語。過程不易,但是經歷坎坷之後,最終抵達山頂時,一覽眼前的迷人風景,回首再看身後的塵土和泥濘,竟也是如此美麗。

一心專念,金石為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前路不易,但熱愛不減,劍心永恆,心中的Flag屹立不倒,相信孫錦楓的擊劍之路必定不平凡。

近期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盈動擊劍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盈動擊劍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