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是大唐宰相,卻寫出了一首千年最美古詩

他是大唐宰相,卻寫出了一首千年最美古詩

張九齡,字子壽,唐玄宗開元年間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望月懷遠》是張九齡的代表作,寫於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後。本詩原來是一首政治寓情詩,卻因為詩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被後世稱為千年最美古詩!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文翻譯:

蒼茫的海面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在天涯彼此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黑夜漫長,徹夜不眠總是把親人懷想。

吹滅蠟燭愛憐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倍感夜露寒涼。

不能將這美好的月色送你,只望期盼與你夢鄉里相逢。

詩文鑒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開首兩句就用了「海上」、「明月」、「天涯」三個雄渾開闊的意象描繪了一幅明月中海上升的壯觀景象,而緊鄰的「共此時」則是襯託了詩人這種懷念親人的心緒!張九齡的這句詩雖平淡無奇,卻自有一股雄渾磅礴的氣勢蘊含其中,展現了詩人深刻的文化底蘊。古來今來,關於明月的千古名句很多,卻沒有一句像張九齡這樣渾然自成的風格。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兩句詩寫出了遠隔天涯相望的一對情人,因為彼此挂念對方而感覺長夜漫漫,久未成眠。尤其是「怨」字承接上句,寫出了一種孤寂哀怨的氣氛。本來月升和月落是一段較長的時間,此處用「竟夕」兩字的自然變化,來變現了情人之間的這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深深思念之情,更能引起人們內心情境的漣漪!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或許是怪屋裡燭光過於耀眼,於是主人公吹滅了蠟燭,信步走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天上的明月高懸夜空此時此景,讓人為其皎潔的光華所驚嘆,更加難以入睡。直至夜深人靜,涼意襲來,露水把身上的衣裳都沾濕了。這裡的「露滋」二字恰如其分地寫盡了主人公黑夜難眠的實情實景。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月光皎皎飽含我滿腔的情意,我沒有什麼能夠送給你,只能期待你我在夢中重相逢。張九齡在此處用了幽情絕倫的筆觸,糅合了自己的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營造出一種詩意盎然、餘音裊裊的味道,讓人久久難以釋懷。這最後一句詩人寄情於景,虛實結合,更是顯得全詩意境的雄渾壯闊,亘古綿長。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經典詠流傳》第六期歌曲歌詞合集,喜歡嗎?
這些春光明媚的古詩句,你喜歡哪一句?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