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必萬里去西塘——株洲湘江四大古鎮之朱亭鎮

何必萬里去西塘——株洲湘江四大古鎮之朱亭鎮

「龍潭書院」原名「主一書院」是朱熹弟子

鍾震(字主一),為紀念朱熹在此講學

所建,圖為朱熹與張栻講學之地一葦亭碼頭

方誌之聲: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廓酒旗風

株洲湘江四大古鎮——朱亭鎮,是湖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特色鎮、全國重點鎮,走進朱亭,猶如走進一本厚重的歷史大書。在這本書中,保存完好的古碼頭群、古渡口,見證了昔日古鎮商貿的繁榮發達;祖師殿、福音堂、五星祠、魯班廟,承載著古鎮的精神寄託;隨處可見的古橋、古道、古亭、古樹,以及文人墨客留下的壯麗詩篇,昭示著古鎮厚重的歷史淵源。歷史是文化的印記,也是經典的傳承。朱亭之獨特魅力,就在於一個「古」字。傳承歷史,守望鄉愁,朱亭古鎮,這顆湘江明珠,將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曹敬庄,株洲市著名的文史專家,一位傑出的學者。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株洲的人文歷史,筆耕不輟,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送他的系列作品《株洲湘江四大古鎮》,以饗讀者。以期大家知我株洲山水,愛我株洲山水,記住這青山綠水,記住這美麗的鄉愁。

東漢時,朱亭就設有驛站,修有驛道,

並修建了古茶亭,圖為長嶺古驛道

湘江的優勢水道,成就了湘江一線商貿發達,經濟繁榮,孕育了湘江沿岸的一批古老集鎮。清光緒年間的《湘潭縣誌》中,有一張「市肆圖」,標明了當時屬於湘潭縣所轄範圍內的株洲地區的「市肆」,它們是「株洲市」,「 三門市」,「 淦田市」,「 朱亭市」。淥口當時屬於醴陵管轄,當然也是醴陵境內的「淥口市」。朱亭,淦田,三門,淥口,是株洲湘江流域內的四大古鎮。

朱亭鎮位於株洲縣南端,西臨湘江,東踞天子山、獅子嶺。京廣鐵路從鎮東穿過,京港澳高速公路自西北跨江而來,經過境內。朱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漢代以來,歷兩千年風風雨雨,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景秀美。

維修朱亭火車站,設立朱亭火車站到古鎮的免費巴士

宋代以前稱浦灣。因臨江有港,彎曲而多灘涂,菖蒲、蘆葦茂盛,故以得名。

南宋乾道三年(1167),理學家朱熹偕同名儒張栻南遊衡岳,途經浦灣,歇宿港上橋畔,應當地士紳請求,以一葦亭為場子講學,後人為紀其事,將浦灣改名「朱停」,後又稱為朱亭。

朱亭古鎮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街巷展示著明清時期民居建築風格,清一色小瓦青磚、木門木窗、青瓦粉牆。門樓的石雕、梁枋、柱頭、罩棚、欄砌精雕細刻,港街、桌子街、正街三條古街仍基本保持原貌。

朱亭老街,古色古香,獨具魅力,上世紀70年代,

曾有多部電影在此拍攝

漢代朱亭即形成了街市,至清共有三條街道,街面由長條麻石鋪成,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皆為木質結構,清一色的兩層樓。二樓臨街為木質騎樓,戶與戶可通,騎樓下可設攤擺貨。沿湘江自南向北為正街,長約500米;沿小港自西向東為港街,長約300米;由獅子嶺山腳延伸至湘江河邊為桌子街,小巧玲瓏,長100米,寬3米,四級向上遞進,基本保持原貌。昔時桌子街家家戶戶門口擺放一、兩張小桌子,上置香、燭、紙、炮竹等拜菩薩的用品。傳言凡從水路去南嶽進香的香客,均須在朱亭上岸,沿桌子街去祖師殿進香。

朱亭因水上交通便利,商貿業發達,水運業務繁忙,至

清朝末年,陸續修建了九個碼頭,圖為朱亭鎮大碼頭

朱亭因水上交通便利,商貿業發達,水運業務繁忙,至清朝末年,陸續修建了九個碼頭。沿湘江自南向北依次為油鋪灣碼頭(已毀)、彎碼頭、莫家碼頭、新碼頭(又稱古渡口)、肖家碼頭、大碼頭。沿朱亭港南岸自西向東依次為官家碼頭、謝家碼頭(已毀)、一葦亭碼頭。

朱亭有許多古井。其中著名的汪家古井位於朱亭古街東頭臨港水岸邊,開鑿於明洪武年間。曾有上、中、下三井,分別作居民飲用、洗漱和牲畜飲水之用。現存的上井,長2米,寬1.5米。井壁由麻石壘砌而成,現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的汪家古井位於朱亭古街東頭臨港水岸邊,

開鑿於明洪武年間,現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亭老街古色古香,獨具魅力。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瀟湘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金鎖銅關》和《一個女人三台戲》,曾在此拍攝外景。

祖師殿在朱亭獅子嶺山腰。相傳東漢年間,佛教禪宗達摩祖師由廣州北上布法,途經浦灣,曾在此開壇講法,當地鄉民在其講法處開山鑿石,修建一寺,稱「祖師殿」。魏晉時,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懷讓,也曾來祖師殿講法。後因戰火遭毀。清雍正年間,由朱亭縣丞署衙門出面,募銀萬兩,在原址上重建。1972年又毀。2004年,鄉民捐資在原址上復建。

祖師殿位於朱亭鎮獅子嶺山腰,相傳東漢時,達摩祖師

曾在此開壇講法,寺廟依山而建,是難得的風水寶地

祖師殿前有一株古樟,枝虯干挺,一派生機。傳說三國時,劉備佔領荊州後,諸葛亮向他書薦龐統,劉因龐貌不出眾,派為耒陽縣令。龐統懷才不遇,終日醉酒,三月不理政事。消息傳至劉備耳中,即派三弟張飛巡視耒陽,考察龐統。張飛一行南奔,一日黃昏至浦灣,下榻驛站,隨從將張飛坐騎拴於驛站旁邊的這株樟樹上,故此樹又被稱為「拴馬樟」。

過朱亭水閘,沿湘而北三、四里許,有一小山嘴延至江中,成環抱狀,形成一潭,名為龍潭。南宋寧宗年間(1195-1124)朱熹弟子鍾震,字主一,曾選此址建一書院,名「主一書院」,以紀念朱熹曾在此講學。明末清初,戰爭紛擾,書院盡毀。清道光二十年(1840)湘潭知縣主持募捐,在原主一書院舊址上,新建一座規模宏大的書院,依地取名「龍潭書院」。

在祖師殿下面的半山腰上有一顆樹齡1800年的古樟

樹,相傳張飛在此栓馬後入祖師殿敬香,故命名

拴馬樟。古樟樹雖然飽經滄桑,但依然枝繁葉茂

朱亭原來還有朱張橋、一葦亭,可惜現在都無存了。

自東漢時起,朱亭就設有驛站,修有驛道,亦為商道。從朱亭古街後上獅子山,經長嶺、九丘坳、福祖橋、黃龍橋、龍鳳橋、僧田橋入衡東縣境,全長70華里。其中獅子嶺至九丘坳段,全長10華里為長嶺古道。道心用長1米,寬0.4米的麻石鋪砌而成。上獅子嶺有數百級石階,兩邊用長條石鑲嵌,非常齊整。自清乾隆中期始,鄉人先後在十里長嶺沿途修建了10座茶亭。上世紀七十年代興修林海公路時,驛道被破壞,南頭九丘坳村松柏組尚存50米麻石驛道,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亭人工林海曾聞名全國,當時的

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曾到此視察

古街背後,是朱亭長嶺林場。北起湘江河畔獅子嶺,向南綿延數十里,至龍鳳鄉興台村,與衡東縣石灣林場聯成一片。人稱朱亭林海。長嶺林場創建於1964年,經過十餘年植樹造林,人工造林數十萬畝,譽滿神州,曾被稱為「人工林海之鄉」而載入史冊,多次受到國務院的表彰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稱讚。世界五大洲41個國家,25個代表團,197位外國友人先後來這裡參觀人工林海。

朱亭多水,境內除湘江外,還有朱亭港、黃龍港、

泉塘水、鳳凰水等河溪,因此各式古橋很多,

大多修建於清朝。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福祖橋

記錄城市變遷

傳承株洲歷史

服務發展大局

方誌株洲

微信號:fangzhizhuzhou2016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誌株洲 的精彩文章:

TAG:方誌株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