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誰說長焦不能拍風光?做好這16點一樣可以拍出佳作!

誰說長焦不能拍風光?做好這16點一樣可以拍出佳作!

《駝鈴晨曲》 鏡頭70-200 f2.8,ISO 200,光圈f5.6,焦距200mm,1/320秒

於一個秋天在額濟納旗拍攝,可以看到遠處的沙丘和近處的駝隊好像貼在了一起,壓縮感比較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個拍攝位置,按照一般標準,廣角拍的片子也許只能出寥寥一兩張,但長焦能把每個方向不同的景色都拉到你的眼前,構圖選擇更多,拍到更多的圖片。

不過,長焦拍風景也有弊端,因為離被攝體遠,由於大氣灰塵的問題,有的時候圖片顯得通透性不夠,另外對快門的要求也較高。

個人主觀認為,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拍攝風光,先選擇長焦學習構圖,也許更容易出好片。(上圖)

一般初學者可能會認為廣角鏡頭更適合拍風光,其實在風光攝影中廣角和長焦都是不可缺的;廣角有進光量大,景深大,角度廣等優點。

拍攝出來的圖片一般來講清晰度高、乾淨、通透。但使用廣角拍攝,會有一定的畸變,而且納入元素多,圖片要有美感就必須要把各個元素合理分配在畫面中的各個位置,控制起來較難,功力不濟者常有捉襟見肘之感。

長焦包含的信息沒有廣角那麼大,各元素容易組織起來。我們都知道,攝影是減法Less is more。

長焦相對廣角而言,比較容易實現減法,而且長焦鏡頭拍出的畫面有壓縮感,很明顯的誇大遠景,壓縮景深,遠景和近景緊緊貼在畫面,少了廣角鏡頭帶來的那種縱深感,這樣容易給人帶來一種靜寂的感覺,畫面感覺很強。

《烽火記憶》鏡頭100-400 f4-5.6,ISO 100,光圈f16,焦距400mm,1/2秒拍攝

這是在箭扣的擦耳崖拍的;其實,從這以後往下的三張長城的片子都是在一個位置拍攝的,因為有了長焦,所以能拍到更多的景色。

因為我喜歡風光攝影題材,多是非常開闊的地方,所以個人比較喜歡大變焦的長焦鏡頭;

一般來說,85-300毫米的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而300毫米以上為超遠攝鏡頭,這些鏡頭我用過一些;目前常用的是一款是100-400焦段的長焦鏡頭,看到好多人喜歡拿這個頭打鳥,我比較愛用它來拍攝風景。

《箭扣黃昏》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16,焦距400mm,1/3秒

這也是在擦耳崖同一個位置拍攝的不同的長城畫面。在風光拍攝的時候,有些我覺得自己應該注意的地方,這裡總結了一些經驗,拋磚引玉一下,也許對剛涉足攝影的朋友有點借鑒作用,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指正。

01

盡量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

上三腳架後,如果機器或者鏡頭有防抖功能請關上,否則你會發現拍出來還是容易糊的(因為上了腳架之後,如果開防抖,鏡片組自己在動)。

如果沒有三腳架,請把防抖打開,但防抖不是萬能,為保證成功率,盡量在安全快門的範圍內進行拍攝。長焦對於腳架輕微的震動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腳架一定要結實。

記得哪位大師說過「扛你扛的動的最重的腳架」這話挺有道理:很多腳架在無風短焦的情況下表現尚可,但是一旦在有風環境下就不行了,腳架必須盡量紮實。還有腳架的掛鉤上可以掛上你的攝影包,增加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快門時間在1/30秒—1/2秒之間的拍攝要多注意,這個快門內的片子是很容易糊的。

如果心裡不踏實,光影正好還沒溜走的話,多拍兩張吧。雪地里和冰面上拍攝的時候,要用那種尖的腳釘,周圍有人走動的時候不要進行拍攝,會有震動。

《望長城內外》 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16,焦距400mm,1/2秒

當時風很大,縱然腳架很堅固,我還是不放心,多拍了兩張,回去在屏幕上一看,果然,有幾張是糊的。

所幸事先心裡早有準備,片子基本都是在風稍微小一點的那幾十秒鐘的間隙內去按快門,所以絕大部分都比較清晰。(試試包圍曝光,用遙控「按\\\\"快門)

02

手持情況下打開防抖功能

如果條件所限必須要手持,機身或鏡頭有防抖的話請打開防抖,並將左手的支點往鏡頭前移動一些,不要托在相機上,這樣能減緩一些抖動。

《冬季騎車人》 鏡頭100-400f4-5.6,ISO 400,光圈f5.6,焦距400mm,1/800秒

這是在塞罕壩路上拍攝的,當時我和同伴笑笑坐在車上,突然笑笑大喊,看前面!只見一道奇異的光影從側面打在路的盡頭,而一個騎車人正在接近,我喊快停車,於是連滾帶爬的跑出車外,在不到2秒內我完成了iso的設定、蹲下、對焦、構圖的動作,一共摁了幾張,這是其中一張感覺較好的。

而我同伴焦距太短,沒成功。過後,我們想等著別的騎車人繼續依葫蘆畫瓢,但光線很快就開始減弱慢慢消失了。在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場景下,時間很緊張,心情很激動,一個能夠手持帶防抖的長焦幾乎是必須的。

《雪浴》 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5.6,焦距2750mm,1/160秒

這也是手持拍攝,開啟防抖並將對焦點設在了最左邊,用自動跟焦進行拍攝。

03

盡量嘗試不同的角度、高度、焦段

橫構圖和豎構圖都可以去試,當眼睛看到的景物並不入眼的時候,可以嘗試著用鏡頭去看,長焦鏡頭和人眼是不一樣的,它的壓縮感和易於構圖的能力,可能會把並不很好的景物,變得有魅力起來。廣角拍攝一般都會找一個較有趣的前景,而長焦不必拘泥於此。

《牧歸》 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8,焦距220mm,1/60秒

04

根據情況來控制光圈

一般來說,風光攝影多用小光圈;我看到有些人喜歡用最小光圈。我的習慣是用f11或者f16最佳光圈。如果距離前景較近,但需要前景和遠景一樣的清晰,就需要用最小光圈拍攝,獲取最大的景深。

但是這樣也會因為小孔衍射的原因導致畫面清晰度有一定的下降。另外,可嘗試採用大光圈進行拍攝,也有不同的味道。

《夕陽下的小村莊》 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11,焦距105mm,1/10秒

畫面原圖100%看都很清晰,f11和f16是這個鏡頭較佳光圈。

《雪裡紅》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5.6,焦距210mm,1/13秒

此圖用大光圈拍攝,虛化的效果也有點意思。

05

為避免震動,一定要使用相機的反光鏡預升功能,並使用快門線

反預和快門線實在是太重要了,有它的保駕護航,才能提高出片率。有的朋友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遇到了美景,拍下,看著相機的液晶屏喜滋滋的,滿以為滿載而歸了,結果回家電腦上一看都是糊片。什麼事讓人鬱悶?就是沒遇到沒拍到。

更倒霉的遇到沒拍到。更更抑鬱的呢?遇到拍到了,結果最後發現是糊的。

《冰上的樹》 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32,焦距105mm,1/15秒

此圖用了光圈f32進行拍攝,但是景深還是不夠大,可以看到最前面的樹掛還是不夠清晰

06

必要的話,使用偏振鏡(俗稱CPL)進行拍攝

偏振鏡可以減少天空射來的光線,以使天空變得更藍一些,風景的色彩會更飽和,並且減少水面的反光,減小鏡頭眩光的發生。

《箭扣秋意》 機身5D,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6.3,焦距190mm,1/400秒

秋天在箭扣長城拍攝,當時為了顏色更飽和,在大白前加裝了偏振鏡。記得這段路特別陡,再往上爬就是北京結了,我們同伴3人背著相機順著爬,感覺挺危險的,城牆很酥,不小心前面的人就能蹭塊磚頭下來往後面的人腦袋上砸。

07

使用遮光罩

若在取景器里看見眩光時,請用手適時遮擋,或者讓同伴站在某個角度擋著陽光,要盡量注意避免讓光線直接射入鏡頭造成成像質量下降。

《牧歸》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11,焦距120mm,1/25秒

此作品逆光拍攝,期間自己用手對光線進行了遮擋,避免光線直射鏡頭,如果不這麼做,整片會特別的灰。

08

在拍攝有天空的景色時,使用漸變灰鏡,這樣能讓天空更有細節

另外灰鏡也很有用,在白天拍攝需要稍長時間曝光,諸如想表現像絲綢一樣的流水時,就會用到灰鏡。灰鏡有多種型號選擇,有降低不同檔位快門。

《日落》 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8,焦距100mm,1/80秒

加漸變灰進行拍攝,天空色彩較為濃郁。

09

攝影的時候稍微激情一點、亢奮一點

這會讓自己容易獲得較好的作品。當然了,並不是有意而為之,你越愛攝影,你攝影的時候就會越興奮,對不對?

如果,僅僅是為了到此一游,沒有感覺的按幾張,不主動的換幾個角度,花體力換幾個位置,你如何才能找到那個最佳的拍攝點和構圖呢?

《壩上清晨》 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8,焦距100mm,1/80秒

加漸變灰進行拍攝,天空色彩較為濃郁。

《壩上清晨》機身E300,鏡頭50-200f2.8-3.5,ISO 200,光圈f3.5,焦距200mm,1/1000秒

因為奧林巴斯 4/3的換算係數是2,焦距相當於135相機的400mm端。片子原先比較灰,後期對黃色和藍色加了一點飽和,並用usm銳化加大半徑去了一些灰。

10

同一個地方不要怕重複的去

因為光線是神奇的化妝師,它能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小紅山之晨》 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6.4,焦距400mm,1/250秒

這也是在塞罕壩小紅山拍攝的。由於光線被前面的小山丘遮擋,所以只是照到了炊煙上,而未被光線打到的屋頂則泛出藍色,冷暖搭配,對比強烈,不同的光線下,小紅山能表現出不同的韻味。

11

有意識的突出某種色彩,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紅暈一抹腮》鏡頭100-400f4-5.6,ISO 50,光圈f32,焦距100mm,4秒

後期加了一點點紅,並對其他顏色降低了飽和,突出紅暈效果。

12

找到動與靜的對比,這些會有較好的效果

《壩上晨》 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8,焦距100mm,1/1250秒

有時,有預見性的提前等待,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13

有條件的話,畫面中活物能讓作品增色不少

如果拍攝時間不是很緊張並且有一定可能性的話,我總會透過鏡頭仔細觀察,在活物到達預定位置的時候按下快門。

《野鴨湖之夢》 鏡頭100-400f4-5.6,ISO 400,光圈f5.6,焦距400mm,1/800秒

《暮歸》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8,焦距100mm,1/60秒

14

注意亮暖暗冷的搭配

《小紅山之晨》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5.6,焦距400mm,1/320秒

藍雪紅樹起到一個冷暖搭配的作用。

15

注意元素大小的對比

在拍攝的時候,將要一些要表現的元素,比如人、鳥放在視覺重要的位置,如果太小,將他們放在一個很大的環境下,可以讓觀者能切身感到現場的廣闊。

《古絲綢之路》鏡頭100-400f4-5.6,ISO 200,光圈f6.4,焦距120mm,1/200秒

攝於額濟納旗,拍攝地點在一座衰敗的古城上,深色調,取景時特地將人物放在了左上角上,右邊是大塊。

16

俯拍更合適

對於沙漠、壩上草原這樣的地方俯拍會適合些,而對於雪山或者別的高大的題材來說,仰拍會適合些。

爬山,成了愛好風光攝影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前一天晚上睡眠充足,保持精力,在天亮之前到達拍攝地點,找好機位,都是獲取好照片應該注意的。

記得有一回在壩上,我們爬最高的那座喇嘛山,我們在到達山頂拍攝了近一小時以後,天已大亮,另外一個哥們才姍姍上來,一問,原來太累,累的舌頭都伸不回去了,在山腰睡了一覺。呵呵,保持良好的體力,經常鍛煉,是很有必要的。

《壯美箭扣》鏡頭100-400f4-5.6,ISO 100,光圈f16,焦距100mm,1/25秒

那天,我們於凌晨3點起床,起來後發現天灰濛濛一片,無光,發現天氣不行,影友之家的老趙,也說這天氣有點夠嗆。

加上昨晚12點才睡,感覺體力有些不支,同伴和我都有點想放棄拍攝。但很不甘心,於是拿起行囊,咬咬牙就往正北樓去,一路爬了2個小時。

快到山頂的時候,濕氣很大,沒有陽光,已經基本絕望,繼續埋頭爬。忽聞同伴驚喜的叫了一聲,忙抬頭看,發現一幅波瀾壯闊的雲圖在眼前許許拉開。

在逆光下,雲海纏繞著遠處的山峰不停在翻滾。風在撕扯著烽火台的面紗,一會兒拉開,一會兒合上。我們趕緊爬上至高點,雖然手都是哆嗦的,但也抓緊拍攝。至今,那個場景回想起來,仍能讓我激動。

作者簡介:一個5%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80%純粹的人,一個喜歡和朋友在一起胡侃的人,一個喜歡罵好友「土人」反而被回罵「垚人」的人,一個外表狂野卻內心委婉的人

好機友攝影最新圖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看照片學攝影 城市風光攝影指南
如何成為一名攝影高手?掌握這10個方法,你就進入了高手行列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