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過敏季來臨!協和專家為您支招對付它!

春天過敏季來臨!協和專家為您支招對付它!

春天真的來了!

眼看著樹木一夜之間變綠,感受著氣溫一下子竄升,體會著從穿羽絨服秒變穿短袖的酸爽....

當然還有,季節性過敏也猝不及防地找上門...

樹木花粉才是過敏元兇!

每年的三月中下旬至五月中下旬,是北京花粉的第一個高峰期。大家都知道這時容易花粉過敏,但總覺得是花團錦簇造成的,因此往往看到花都躲著走。

但其主角往往都是並不起眼的樹木。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說,臨床發現,3月中旬到4月期間出現春季發作性噴嚏、流清鼻涕、眼耳癢或咳嗽癥狀來就醫的北京的患者,大多是因為柏樹花粉造成的過敏。

圓柏長年不凋,卻沒人注意春天時圓柏會悄悄開花,並會散播花粉,「常見的致敏花粉有樺樹、柏樹、臭椿樹、梧桐樹、白蠟樹花粉等。」

人們都認為春天花團錦簇是造成人花粉過敏的原因,卻沒想到這些默默生長的樹,才是讓人咳嗽、打噴嚏、流清鼻涕、眼耳癢的元兇。

北京的許多單位如高校、機關、寺廟等種植了很多柏樹,因此,根據對空氣中花粉含量的監測情況來看,空氣中柏樹花粉含量最高可達2000粒以上。

等過了柏樹花粉的「危險期」,接踵而至的將是樺樹、白蠟樹、臭椿樹、梧桐樹花粉可能造成的過敏反應,它們將在5月增多。「華北、西北、東北等寒冷地區多種植、生長樺樹。其他樹種在南北方均有。」

別把過敏誤認為感冒!

尹佳介紹,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造成過敏患者增多的原因。「春季來看過敏的話,就會被高度懷疑為花粉過敏。春季過敏性鼻炎、咳嗽的發病率更高些。其他季節來看藥物過敏、哮喘、蕁麻疹的比較多。」

「這個時節的過敏,最早出現的癥狀往往是在結膜的紅、癢上,甚至造成眼瞼紅腫,然後到流鼻涕、打噴嚏、鼻子癢、鼻子堵的過敏性鼻炎癥狀。」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王良錄說,其中,除了鼻子癢之外,其他都與典型的感冒癥狀相同。

不管是花還是樹,這種春季發生的「花粉過敏」,一般很少出現哮喘癥狀。多表現為流清鼻涕、打噴嚏的過敏性鼻炎和眼睛發癢、眼帘紅腫的過敏性結膜炎,以及皮膚、口腔上顎處的奇癢,皮膚出現風疹塊或濕疹等皮疹。這樣的過敏,持續時間較短。

春季時,有人往往會得「桃花癬」,但「並不是所有的春季皮疹都是過敏性反應,有時候僅僅是各種環境因素的刺激,刺激皮膚髮生皮疹,在很多情況下,刺激並不是過敏反應。」尹佳說。

青壯年是花粉過敏集中人群

花粉過敏的高峰年齡集中在青壯年時期。尹佳說,花粉症的發病高峰年齡在15-45歲的青壯年階段。5歲以下的兒童,因為花粉造成過敏性鼻炎的並不多,五十歲後的新發病例也比較少。「3歲以下的兒童更容易出現食物過敏和濕疹,但很少發生吸入性過敏。小兒食物過敏比吸入過敏更常見的原因是小兒消化系統免疫屏障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屏障完善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尹佳說。

花粉過敏並非一蹴而就。「致敏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對花粉過敏,人們也至少需要經過1-2個花粉季節以上才會過敏,所以(很少有)五歲以下兒童發生花粉過敏比較少,最小的花粉症患兒可以在3歲時發病。出遊時,如果吃的是平時沒吃過、沒接觸過的東西,一般也不會過敏,需要反覆刺激才會出現過敏反應。」尹佳說。

有過敏史的人春遊要注意防護!

除了花粉造成的皮膚過敏外,空氣污染嚴重會加重過敏——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可以吸附花粉,使得花粉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更長,而塵土瀰漫的地方對人體造成的是非特異性刺激。

對於即將出遊的人們來說,為了避免賞花、採摘時花粉飄到皮膚上,建議有過敏史的人,出遊時穿長衣衫,可以戴口罩。「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戴12層以上的口罩、一次性口罩或N95口罩,對隔絕過敏原有一定作用。」王良錄說,但他建議本身對花粉過敏的人,這段花粉濃度高的時期在家當宅男宅女。

春季是過敏高發時節。而空氣污染及不良天氣條件也存在加重花粉過敏的可能,空氣中本身有一些懸浮顆粒等也是過敏原,並且增加了花粉在空氣中的停留時間,人們吸入的幾率會隨之增大。

想擺脫過敏,最靠譜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目前,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是阻止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唯一有效的方法。

而只有通過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哪種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才能特異性對因治療。

對於查清過敏原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過敏原製劑。

醫生通過過敏原製劑查找到過敏原後,再將其按劑量由少到多,分多次注入患者皮下,就能夠使患者對該過敏原產生耐受力,一般經過1年~2年這種脫敏治療後會起效,整體療程要經過3年~5年才能保證基本不複發。

皮膚點刺試驗是在手臂上直接滴一些過敏原製劑,每滴0.1毫升,間隔1.5厘米,然後用特殊的針輕刺讓液體浸潤的皮膚,不能刺出血,觀測是否出現風團和紅暈來判斷過敏源。

對於目前很多醫院檢查過敏原時,使用的生物共振檢測和食物特異性IgG檢測,協和的兩位專家並不推薦。

尹佳表示,她每天的門診都會接診因依據過敏原生物共振檢測和(或)食物特異性IgG檢測結果而治療失誤的病例。

比如一個孩子通過食物特異性IgG檢測後,結果為多種「過敏原陽性」,依據檢測結果,這個孩子長期忌食多種蛋白類食物,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甚至造成低體重和發育遲緩。

而事實上,上述「陽性過敏原」在經規範的吸入性及食物過敏原皮膚試驗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後,均被證實陰性或微弱陽性(1級),根本無需忌食。

尹佳強調,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歐洲變態反應學會(EAACI)、美國過敏、哮喘與臨床免疫學會(AAAAI)和美國過敏專科醫師`協會(ACAAI)的專家共識均不推薦將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方法和食物特異性IgG檢測方法用於食物過敏的臨床診斷。目前,用上述方法做過敏性疾病的病因學診斷尚缺少令人信服的科學數據。

如果有過敏性鼻炎,如何預防發作?

尹佳介紹,對於一些有過敏病史尤其是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開始前一周就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這種激素見效較慢,等到花粉滿天飛時,藥物剛好起效。

目前,也有些醫院會將花粉阻隔劑做成小藥膏,塗抹在鼻腔黏膜中,相當於戴了一個口罩,效果也不錯。

很多人對於鼻噴激素的小誤解

有些患者一聽是激素就很抵觸,其實這種葯在國內外對患有鼻炎的兒童進行過實驗,連續噴數月都沒有發現明顯副作用,所以花粉季節連續使用3個月是安全的。

而對於過敏的初級預防,能做的就是「從娃娃抓起」。雖然過敏不是遺傳性疾病,但一般來說,父母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約為30%,父母雙方都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則高達50%以上。

因此,易感人群的孩子出生後要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和寵物一起長大,家中要少用消毒液等,成長過程中還要盡量避免頻繁使用抗生素。

采寫:張秀蘭/lynne

編輯:lyn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北京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