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大項目助推發展 廣東搶先布局4K產業鏈

七大項目助推發展 廣東搶先布局4K產業鏈

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中國彩電產業正迎來產業升級和產品換代的機遇。3月29日,中國超高清視頻(4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宣布正式成立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並對粵港澳大灣區4K產業基地、廣州開發區創維超高清(4K)產業基地等七大項目進行簽約。

據統計,去年中國4K電視機產量突破3300萬台,佔全球4K電視總量的42%,預計到2020年,全球4K入戶數將突破3.3億,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4K電視消費市場。

「4K超高清產業鏈包括內容生產、網路傳輸和終端收視三個環節,目前產業的發展方向已經得到了三個環節上的廠商一致認可,中國推廣4K超高清所需的產業化條件基本具備,今年下半年將會加快產業部署行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認為,未來五年將是中國4K發展的黃金期。

而廣東更是走在4K時代前沿。據了解,去年廣東省內主要電視企業實現4K電視產量逆勢增長16%,4K機頂盒用戶數同比增長兩倍。目前,全國第一個4K超高清電視試驗頻道已在廣東率先開通。

廣東搶跑超高清市場

一般來說,4K電視是指屏幕物理解析度達到3840×2160像素的電視機產品。為了簡化交流過程,業界一般用「K」來描述像素值,其中1K相當於1024個像素。而生活中所說的全高清1080P視頻解析度為1920×1080,相當於4K超清的四分之一。因此,4K代表著視頻更加出色的清晰度和更為豐富的細節,能讓觀眾擁有身臨其境的觀感體驗。

群智諮詢調查顯示,2018年全球4K電視市場滲透率預計將達41%,同比增長6%,其中中國市場4K電視滲透率接近60%。2016年,中國4K電視產品銷量超過2500萬台,到2020年或將達到4400萬台。隨著我國居民消費快速升級,在新一輪電視技術的更新迭代中,超高清將迎來長足發展,而作為家電製造強省的廣東率先布局,搶佔先機。

「4K超高清視頻產業代表了當今電子信息、網路技術和信息消費的發展方向,契合產業邁向中高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廣東高度重視4K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將牢牢把握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新機遇,大力發展4K超高清電視網路應用與產業,做強做優4K產業生態鏈,努力把廣東打造成為全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高地。

去年5月,廣東省發布了《4K電視網路與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7-2020)》,明確提出將用3到5年時間,在廣東建成以4K電視為核心的超高清互動數字家庭網路,在全國率先建成以4K高清應用為標誌的新數字家庭示範區,在珠三角建成世界級寬頻城市群。

文件同時指出,4K電視網路應用得到普及後,將帶動全省相關產業到2020年實現產值6000億元以上,帶動寬頻建設等相關投資1000億元以上;其中4K版權級內容產業產值將達1000億元,硬體製造產業產值達3000億元以上,4K相關業務收入為2000億元。

在3月29日的會上,廣東省經信委、國開行廣東分行簽署了開發性金融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轉型升級合作備忘錄,並對粵港澳大灣區4K產業基地、廣州開發區創維超高清(4K)產業基地、廣東優創合影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廣科院與廣州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戰略合作、廣科院4K技術研究中心、海康威視華南研發總部等七個項目進行正式簽約。

據記者了解,在廣州開發區創維超高清(4K)產業基地項目中,創維集團將投資約70億元,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內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從而實現年產4K彩電1000萬台,智能家電3000萬台、智能系統和終端產品180萬台的目標,合計產值約300億元。

據悉,廣州、惠州成為省市共建超高清視頻(4K)產業基地,而珠海、汕頭、中山成為廣東省第二批4K電視網路應用試點示範城市。「去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廣東省政府簽署了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廣東成為4K超高清電視發展的先行地和試點省,在4K節目創作生產、技術研發和全產業鏈發展方面為全國探索了有益經驗。」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表示。

業界聯手加快落地

記者注意到,4K前景雖一片大好,但「攔路虎」卻依舊不少。一方面,由於面板行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大部分產品基本與高端應用市場絕緣,過度累積的產能造成中低端面板市場長期供過於求。

另一方面,4K內容普遍缺乏,成為行業發展桎梏。資料顯示,2015年國內4K市場內容需求為3萬小時,但實際可供用戶欣賞的內容還不到300小時。同時,帶寬遠不足以支撐4K內容播放,4K內容生產耗時耗力,產業鏈也未發展成熟。

在華為輪值CEO徐直軍看來,目前整個中國4K超高清產業鏈面臨非常多的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缺少4K超高清的內容,其次是標準規劃不統一,以及網路架構能力的制約。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指出,4K技術的落地還差「最後一公里」。在他看來,4K產業不是簡單的軟體或硬體的升級換代,而是產業的迭代。

「在廣東許多家庭都買了4K電視,但很多節目並不支持4K。因為它有很長的產業鏈,涉及到硬體、軟體、服務。要打通『最後一公里』,就需要『集團作戰』,讓硬體、軟體和服務提供商能夠擰成一條繩,提供『一條龍』的產品與服務。」馬化騰認為,要讓超高清技術產業落地,企業要從「單兵突圍」的思路轉變為「集團作戰」的思路。

對此,創維數碼董事局主席賴偉德透露,創維已經提出了「4K彩電產業鏈建設行動規劃」,將加大對具備4K+AI功能新產品的研發力度,並推出新一代酷開OS系統,加快推進三網融合。

「高世代面板生產線陸續建成投產,絕大多數產線生產的顯示器件已達到4K解析度水平,5G通訊技術也即將進入商業運營,這將為4K電視節目的快速傳輸提供技術方面的保障。」賴偉德認為,「隨著4K內容日趨豐富,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於4K彩電,也將引領電視進入智能時代。」

騰訊則提出「科技+文化」戰略,試圖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解決目前的行業痛點。「現在4K在傳輸過程中還面臨著帶寬不足,傳輸延遲等問題。騰訊雲在全球部署了超過1000點的傳輸清用網路,同時,我們還有視頻AR產品,通過雲端的機器學習和訓練,自動把4K融入進去,大幅度壓縮容量,可以節省30%帶寬。」馬化騰透露,騰訊視頻已開通4K頻道,並正在籌拍4K節目,未來會推動更多的4K內容。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透露,TCL在2017年的全球彩電銷量達到2330萬台,其中4K電視在中國的銷量佔比65%。「我希望未來政府能對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提供支持,並儘快建立統一標準,形成行業規範。同時要全面推廣視頻,推動各領域銜接與創新融合。」李東生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民主黨派建言粵港澳大灣區:破解機制體制壁壘 構建大灣區協同創新生態體系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