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會滅亡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會滅亡

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弔死了,而這位亡國之君卻和別的亡國之君不一樣。崇禎皇帝非常辛勤,而且不沉迷酒色。有名的陳圓圓,當初就本來是要被進獻給崇禎皇帝的,結果被崇禎皇帝拒絕了,最後才有了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故事。

崇禎皇帝並非一個亡國之君,卻最終亡國了,卻又是為何?不懂認為大明的亡國和魏忠賢有的死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認為魏忠賢弄權排己,貪贓枉法,崇禎皇帝就該殺了他。其實不然,明朝的滅亡主要是農民起義。崇禎皇帝時期,全國各地到處是農民起義,最終,京城也是被闖王李自成攻破了。而在天啟年間,排得上號的起義就是蘇州那次,五人墓碑記所記正是此事。而到了崇禎皇帝,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都開始造反了。說明此時的國內環境更不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

魏忠賢雖然貪贓枉法,打擊異己,罪責也是不用說的。但是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對商人資本金收稅,商稅,海稅都是魏忠賢製造出來的。魏忠賢一直都沒有給農民加稅,也許是因為自己出身農民,知道農民疾苦。而魏忠賢被殺後,東林黨人上位,這些東林黨人多是一些江南大夫,為了保障自己利益,最後他們勸導崇禎皇帝廢除了魏忠賢製造出來的商稅,海稅。但是國家機器還是要運轉的,於是這些開支就轉嫁到了廣大的農民身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一遇上災年,到處的農民流連失所,起義遍地開花。

而且魏忠賢長期盤踞朝政,勢力非常複雜,東林黨上位後,和閹黨展開了長期的鬥爭,都是一種相當大的內耗。再加上東林黨人將商人的稅收轉嫁給了農民,農民水深火熱。最終起義爆發,不可收拾,儘管崇禎皇帝是一個勤奮非常有自制力的皇帝,依然挽救不了明朝的滅亡。

據說崇禎皇帝後來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命人偷偷的厚葬了魏忠賢。也許此時的崇禎皇帝心裡算是明白了,魏忠賢是不應該殺的。如果魏忠賢不死,閹黨和東林黨人兩派互相制衡。魏忠賢製造出來的商稅和海稅沒有廢止,結局就會不一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不懂a 的精彩文章:

TAG:子曰不懂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