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向思維的影響力

正向思維的影響力

最新的腦部科學研究得到。人類的大腦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而造成新的改變。《幸福之源》作者斯特凡-克萊因(Stefan Klein)在其著作中寫道:「每當我們學習到了新事物,我們腦內的控制系統也會隨之改變...想法可以造成腦部的改變...通過正確的練習,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能力。」

一般來說,右半腦(右側額葉)比較活躍而比較不懂得掌握負面情緒的人,比較內向而悲觀,猜疑心也比較重。易將小小的失敗看成大災難,比平常人容易得憂鬱症,並且非常不容易快樂。

而左半腦(左側額葉)愈活躍,就愈是不會失去控制。大多表現出樂天派的樣子。他們自信而樂觀,經常愛嬉鬧,天生能看見生命美好的一面。善於處理生活里的不愉快,也比較能抵抗疾病。

由前述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思維脈絡:正面的思維,會帶來正面的情緒,正面的情緒會帶來積極的行為。反之,負面的思維,會帶來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情緒帶來消極的行為。

美國杜克大學胡特爾(Huettel)博士和韓國醫師柳尚遇發現:當逆境出現時,成功人士的腦袋,是由理性腦的額葉皮質來主控,感性腦並未掌控一切。胡特爾發現人腦習慣通過經驗,找回一定的模式,作為預測將來的依據。當模式被打破時,會刺激腦中掌管情緒的杏仁體(感性腦),產生害怕焦慮,而促使人採取逃避。這種由杏仁體來主導的情緒反應,正是許多人在做決策時失敗的關鍵。

2001年後,腦科學的研究也證實,人長期處於壓力,確實會使主管記憶的海馬回神經細胞死亡,出現記憶衰退現象,學習力降低,人就變得無自信。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1949)研究發現:「神經元負責我們的"學習。"」神經元是奉行「物以類聚」的原理。能從其他神經元接收到信號,神經突觸就會增強產生新聯結,以適應新的環境。

既然科學研究證實,腦部不但會由於外在經驗而改變結構,也會因為處理了自己的感受二改變。新的經驗常會改變我們的感受。只要我們用一種新方法去體驗或進行某件事,我們就得到了新的知識。(本文摘自陳恆霖博士《教練領導力》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海納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江西海納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