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透明魚,在清朝稱為貢品

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透明魚,在清朝稱為貢品

小時候經常跟小夥伴們帶著小魚網去河裡撈魚,每次撈到這種小魚都會非常開心,這種魚渾身透明,就像玻璃一樣,可以看到裡面的所有結構。

長大後就很少看到這種魚了,直到有一次在飯店吃飯,看到有這種魚,就立馬點了一份,服務員告訴我這魚原來叫做白肌銀魚,味道非常鮮美可口。

白肌銀魚平時靠進食浮游生物為主,偶爾也會吃小蝦米以及小魚苗,每年的夏季是白肌銀魚的繁殖高峰期,每次魚卵量都在5000至9000粒左右,真的很難想像這麼小的魚居然可以繁殖如此之多的後代。

白肌銀魚的體型非常的嬌小,平均大小都在四五厘米之間。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生長在淡水湖以及鹹淡水中,中國的東海跟南海分布著大量的白肌銀魚。

因為味道鮮美可口,魚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沒有魚刺,被人們拿來做成了各種美味佳肴,在清朝康熙年間更是成為了御賜貢品,現在在超市也經常可以看用白肌銀魚做成的罐頭,大受吃貨的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聞時代 的精彩文章:

男子野外發現驚艷萬分的「草棚」,據說這樣才能嫁到好人家
男子海底發現有趣生物,靠近之後居然憑空消失了

TAG:見聞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