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BC翻拍上世紀60年代「神作」 第一集就介紹了神秘的三星堆!

BBC翻拍上世紀60年代「神作」 第一集就介紹了神秘的三星堆!

約旦的佩特拉古墓

《文明的軌跡2》口碑炸裂!

1969年,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紀錄片《文明的軌跡》,從藝術的角度講述了歐洲的文明發展歷程。

這部歷時兩年、跨越13個國家拍攝而成的紀錄片,被稱為「電視史上的里程碑」。節目在題材的選取、敘述的方式、背景樂的運用等方面為後來同類的紀錄片建立了一個基準。

幾十年過去,無論在技術還是表現方式上,現在的紀錄片都有著更好的手段。特別是BBC的紀錄片,更是層出不窮,在國內網友眼裡,更是「神作」無數。但對BBC來說,無論多麼精彩的節目,都無法撼動《文明的軌跡》的地位。所以,BBC於2015年啟動新版《文明的軌跡》時,點燃了很多人內心的那團火,一向「毒舌」的英國《衛報》評論員,同樣激動地為這個主意叫好:「這部紀錄片的翻拍,不僅僅是向前作致敬,它還意味著奪回英國電視失落的榮耀。」

從2015年到2018年,新版《文明的軌跡》製作了兩年多,今年3月正式播出。舊版的英文叫《Civilisation(文明)》,新版的名字加了一個s(複數),叫《Civilisations》,一般稱它為《文明的軌跡2》。名字的變化意味著視野上的擴大,這部9集紀錄片走出了歐洲,內容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由歐洲的文明史變為人類的文明史。

其中當然有中國的內容,三星堆和兵馬俑。《文明的軌跡》播出時,這兩處遺迹尚未發現,現在,它們已經震驚世界。

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紀錄片,目前,《文明的軌跡2》已經播出8集,在豆瓣評分9.4分,比前作《文明的軌跡》還高(9.3分)。

巴爾米拉文明,牧師半身像。

米諾斯文明,聖托里尼島上的壁畫。

新技術和新視野

對上世紀60年代的英國人來說,《文明的軌跡》意義在於,他們可以在彩色電視熒屏上看到偉大的藝術品,比如米開朗基羅的大作。

這部紀錄片引發轟動,當時很多觀眾記住了歷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的解說,他穿著一身考究的毛呢西裝外套,在熒屏前向觀眾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藝術和文明的故事。深入淺出的觀點和動人的畫面、音樂,讓人陶醉在藝術世界裡。

觀眾中有一個人叫托尼·霍爾,當時他18歲,《文明的軌跡》點燃了他對文化的最初興趣。現在,托尼·霍爾已經是BBC的台長,他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廣播公司,BBC理應在當代肩負起傳播藝術的使命——2014年3月,他正式提出翻拍《文明的軌跡》。

2015年底,BBC宣布啟動《文明的軌跡2》拍攝計劃。除了技術,新篇章最大的改變是視野。《文明的軌跡》講述的是西歐文明發展歷程,而且在內容上全部由肯尼斯·克拉克負責(節目中有一個小標題:肯尼斯·克拉克的個人見解)。到了《文明的軌跡2》,不僅內容擴大到了六大洲,主持人也由3位學者共同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西蒙·沙馬,劍橋大學古典學教授瑪麗·比爾德,奈及利亞裔英國歷史學家大衛·奧路索加。

9集紀錄片中,西蒙·沙馬擔任5集的主持人,帶領觀眾從舊石器時代的洞穴繪畫到當代藝術家基弗的工作室。其餘兩位各自擔任2集的主講,大衛·奧路索加將深入其擅長的帝國與軍事史領域,闡述全球文明的關係以及文明的進程。作為古典學界傑出的公眾人物,瑪麗·比爾德將為觀眾們帶來藝術及其與宗教方面的思考,除了古希臘與羅馬之外,她還會涉獵中國、印度和墨西哥題材的藝術故事。

三星堆

兵馬俑

三星堆和兵馬俑

《文明的軌跡2》第一集《遠古的城市們》篇,中國的三星堆就出現了。三星堆遺址從上世紀80年代才進入大規模挖掘時期,當時科學家們在祭祀坑裡發現了數百支象牙、被獻祭動物的遺骸以及巨大而驚人的面具。「面具數量眾多,這些巨大的面具可能被供奉在某種廟宇中,有一些面具極小,有一些面具使用方便,幾乎能確定可以戴在臉上。它們都有大大的眼睛,有一個,還能看到一些黑漆痕迹,它們本被漆成黑色。劍眉,菱形眼,在古代中國的其他地方,從沒有發現像這樣的面孔,像這樣的頭像。青銅是一樣的,但人物和面貌不一樣。」

紀錄片中,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西蒙·沙馬將三星堆的故事娓娓道來。

短短2分鐘時間,沙馬講解了三星堆出土的「數量巨大、令人吃驚」的青銅器,她認為,這些物品可能曾經就是古蜀人的祭祀品,因為從部分青銅器中,能看出使用過的痕迹。只是,由於目前三星堆尚未發現文字記載,三星堆祭祀坑為何會出土大量青銅器,還存在很多不解之謎。人類文明起源的神秘,突顯在鏡頭和語言之間。

據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介紹,BBC攝製組是2016年7月24日來博物館拍攝的。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說,攝製組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拍攝了青銅縱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青銅人面具、銅獸首冠人像等10餘件文物。

除了三星堆,紀錄片還拍攝了兵馬俑(出現在第二集)。在陝西,主講人瑪麗·比爾德和公元前209年的中國兵馬俑面對面。她說,相比童年隔著櫥窗觀看各種古代藝術品,「我很享受通過錄製節目,以更近距離的觀察和大家分享古代世界留下的偉大遺存,無論是墨西哥的奧爾梅克巨石頭像還是中國秦朝的兵馬俑,這些都未曾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紀錄片里(秦始皇兵馬俑1974年才被發掘)。」

都市快報記者 陳淑芝

編輯 王姝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快報 的精彩文章:

因盜竊「八進宮」,妻子堅決不離婚:等你出來重新開始!

TAG: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