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鼓應: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陳鼓應: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主講人簡介:陳鼓應,著名道家文化學者。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曾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采》《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儒道相通之處

我們討論老子思想,以《老子》一書為本;討論孔子思想,以他弟子及再傳弟子筆錄的《論語》為據。老子是中國第一位哲學家,孔子是中國第一位倫理學家,將他們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可以看出彼此觀念的異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代表的道家,其在「德道」方面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在春秋戰國時期,面對諸侯紛爭不斷、「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孔孟提出了仁義禮智信,而老莊卻能在動中趨靜,提出「動極而靜」的動靜陰陽學說。仁義禮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說,但老子在仁義禮方面也有自己的理念。就拿《論語》和《老子》做一個對比吧。

比如說「仁」。《老子》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將「仁」的概念通過水來表達出「善」;而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仁義的人喜愛山,像山一樣穩重、巋然矗立。其實,孔子和老子在精神層面都有這樣在動蕩之中維持內心穩定性的一面,所以孔子所謂「仁者靜,智者動」,這動、靜的觀念就來自於老子。

《老子》第八章,說「與善仁」「動善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我與你之間,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有仁愛之心。但是,你可能會馬上反問,在通行本《老子》第十九章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又主張「絕仁棄義」、拋棄仁義的呀!1993年,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發掘出一批竹簡,有800餘枚,直到1998年才公布。我有幸參與了探討,其中涉及《老子》的有甲乙丙三組釋文,而那第十九章出現了驚人的不同,它說「絕智棄辯」,也就是說通行本中的「絕聖棄智」,在郭店簡本中作「絕智棄辯」,就是要拋棄「辯」,而非「聖」,老子原本並不反對「聖」;「聖」字在《老子》一書中出現過32次,其中出現在「聖人」一詞中就達31次,它就是指修養達到極高或最高境界的得道之人,是道家的聖人,是為老子所肯定、所讚頌的。接著竹簡本中老子說「絕偽棄詐」(通行本作「絕仁棄義」)。所以,老子並非拋棄仁和義,這與第七章是相應的。其次,仁和禮也很重要。《老子》第三十八章中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很多人解讀道家會將其解讀成負面的含義,其實,道德仁義禮有著不同的層面。道和德,有人道和人間的德,有一種道德的行為,從這個層面上講,孔子和老子是相通的。因為孔子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也就是說思想要志於道,行為要依據德行,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有沒有仁愛之心,「依於仁」然後才能「游於藝」。從這裡講,孔子和老子的仁義也是相通的。

《老子》第三十八章還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人稟賦於天地,而天地於上,便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講的道德創生天地萬物,那麼,人稟賦了道德的特性、特質,德者得也。所以,這裡的道和德便是那行善之道。這也是老子的一個哲學突破。回過頭來看《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失道而後失德、失仁、失義、失禮,環環相扣。道、德是我們得以生存的母體,如果失道,那麼德也會跟著失去,道德都喪失了,又何談仁義禮呢?如果失去了道,再失去德,那麼人與人之間內在的仁愛之心也會消失,而表現於外在的義也會喪失,緊接著禮也會受到影響。禮最重要的內涵就是忠信,如果忠信不足,那麼禍亂就會開始,這就是它們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原因。

還有,孔子和老子都講「孝悌」。《論語》開篇就講「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悌也是其為人之本義。《老子》中講孝慈,其中在《老子》第十八、十九章,都提到了「孝慈」,說「六親不和,有孝慈」「絕偽棄詐,民復孝慈」,老子很重視孝慈,他在第六十七章中就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的三寶中,第一個就是「慈」,慈愛,然後是儉樸,再然後是不敢為天下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十四章說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所以老子說「善建者」「善抱者」,要以德修身、修家、修鄉、修邦、修天下。這就讓我想到,作為客家人的自己,特別是在清明節回鄉祭祖,從城裡走到鄉下,渡過河爬上山坡,開始祭祖,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真的是別有一種感受,時常也會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因為從小有這種祖先崇拜,於是在祭祖的時候就很重視,也很正式。其實,不只是客家人,千百年來的中國人就有這樣的傳統:一是典籍文化傳統,二是民俗、家庭的文化傳承。母親不識字,但儒家文化卻代代相傳;父親是個守信的人,我深受他的影響。「信」,也是《論語》的核心理念,「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在《老子》中,「信」出現的次數最多。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我一般答應的事情也會盡量做到。

莊子亦然。比如說「仁」,莊子說人人愛物為之仁,他的「仁」的境界更高了,不是一般的父子親、兒女親的「仁」,所以有人問他,什麼是仁的最高境界呢?莊子便說:「虎狼,仁也。」也就是說,動物也是有仁心的。這種仁的範圍更廣、思想更高。還有人問,孝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莊子說:「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莊子認為尊敬父母也不易。他說,用敬來行孝容易,用愛來行孝難;用愛來行孝容易,使父母安適難;使父母安適容易,讓父母不牽掛我難;讓父母不牽掛我容易,使天下安適難;使天下安適容易,讓天下忘我難。

因此,不管是從祖先崇拜還是從社會層面來看,人與人之間的尊敬、人與人之間的仁義禮智信,儒道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

老莊思想解讀

我一直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創始者。打開《老子》第一章,你就會發現,哲學思辨、藝術思維都出現在眼前,所以說,他還是中國藝術思想的開端者。第一章就出現了藝術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南朝宋畫家宗炳在其《畫山水序》中有「澄懷」「味象」「觀道」的概念,這裡的「道」便是老子說的第三個「道」。「道可道,非常道」,三個不同的道,不同的脈絡有著不同的義涵。「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道,道理,這個道理是指天道和人道。日月星辰的運轉、四時的交替都屬天道。人道,就是指人類社會的規範,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和對話來解決、建立和溝通。第三個道,就是下面老子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一個探討天地開始、萬物根源的問題,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學家所要討論的天地從哪裡來、萬物的根本又是什麼的問題,也是哲學說中宇宙本源的問題,而其中的「有」和「無」也是美學的範疇。

《老子》第二章就進入到美學和倫理學的範疇了。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美與丑是藝術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善之為善」是倫理學的範疇。在《老子》中,兩兩相對的概念有很多,比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等,在古代這叫對演法,現在叫辯證思維。老子非常重視辯證思維,「有無」是老子思想中一組很重要的概念,第一章中的「有無」指的是行善之道,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是要探究天地的本源,在哲學上這叫做「現象界或本體界」。就拿一棵樹來說,我們能看到的是它的樹枝、樹榦、樹葉,這是現象界,也叫顯象,而深埋地下的樹根是我們看不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探討一件事情就先要了解其起因、源頭,然後再追問根源,表面上玄玄虛虛,實際上是為了使我們打開思維、深入探尋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根源問題。這也是《老子》第五十九章所講的內容。

《老子》第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是什麼?愛惜、保養,愛惜保養人的精氣。「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積德。」早服,就是早做準備,早做準備「重積德」,就是要不斷地累積人的生命力。在《莊子》中,他說鯤鵬展翅之前,鯤要潛藏海底,深蓄厚養,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展翅高飛。所以「嗇」字在道家的思想中是相通的,就是要不斷累積人的生命力,要有積厚之功,因此,這才是「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回到第二章,剛剛第一章講的是「有無」,談的是行善之道的起源、天地萬物的起源以及萬物之根本問題。但是,第二章的「有無」是「有無相生」,談的是現象界的事物,不是起源和本源問題。比如電波,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是存在的,這種存在就是「有,名萬物之母」,無是看不見的,電波是摸不著的,這是一個現象界的例子。《老子》第十一章中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就是說,車輪的中間是空的,輻條插在中間就可以運轉,這就是「當其無……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空的空間是無,有了東西才能用。與藝術結合起來,我們可以想到,在中國繪畫傳統中,「留白」是很重要的,西方的油畫追求滿,中國畫追求留白,以空白來襯托整幅畫的特性。這也是「有無相生」從哲學概念轉化到藝術範疇的應用。

再比如說,「有無相生」在中國古典詩詞以及藝術學科中的體現。唐代詩人王維,有一句詩「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水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宋代大詞人蘇東坡也有一首詩《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是說他去杭州拜訪兩個僧人,在西湖邊上看到烏雲遮瞞了西湖,「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層疊的樓台與青山,隱隱約約,若有若無。這兩首詩都有「有」和「無」,這就是老子的哲學思想又轉化到美學概念的範疇了。

在莊子《齊物論》中,也講到兩兩相對的概念,他說,世上沒有孤立的事物,「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事物沒有不存在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也沒有不存在它自身對立的這一面,兩兩對立但又相輔相成。

與「有無相生」相類似的兩兩相對的概念,在《老子》中還有,比如說「虛實相涵」「動靜相養」「陰陽沖和」,這都跟藝術相關。「虛實相涵」,《老子》第三章中提到:「虛其心,實其腹」,就是說心胸一定要開闊,但還要能吃得飽。第四章中的「道沖而用之」的「沖」也是虛、空的意思。第五章中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是空的,只有在空的情況下,空氣才能流動,創造的因子在虛空中不停地流動,蓬蓬勃勃地流動而出。這也跟「虛」有關。到了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谷」也是虛空;「不死」,是變化不停歇。「玄牝」就是指無跡而微妙地萌生和創造。「玄牝」「天地根」,其實它是用母體的身之器,來講道從何而來,所以這就是「虛」。

「動靜相養」,一般來說,身處動蕩不安的社會和時代,都希望和平、清靜為天下。《老子》第十五章:「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這裡的「濁」是渾濁、動蕩不安,是浮動、躁動、盲動,所以在渾濁的狀態下以靜,強調靜的重要性。靜下來,恢復思想的清靜、內心的平靜,「徐生」,就是要慢慢地恢復自身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老子還有很多學說和觀念與藝術相關,比如道、氣、氣韻生動等。比如,《老子》第十章的內容就常常被藝術家引用;第二十一章是從美學的範疇,對道、氣和象進行了闡釋。

所以,雌雄、陰陽、動靜、虛實、有無這些相輔相成且又對立統一的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是很重要的。在中國,儒釋道三教可以合而為一,比如在河南老子的故里太清宮的聖母殿里,老子的母親像、孔子的母親像以及釋迦牟尼的母親像並列在一起,象徵了三教合一,儒釋道可以融通、可以相處、可以並列。這就體現了「和」的思想。這與孔子說的「和為貴」是相一致的,就是說每一個社會人、每一個社會群體,甚至是國與國之間到了要解決對立問題的時候,都常常以「和」來化解。

我們讀老莊,不只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是為了萬事萬物之間的和諧。宇宙是和諧的,天地是和諧的,我們稟賦了天地的和諧,因此我們內心深處也是和諧的。

老子還有一種學說就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一個觀念。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應該順任它自身的情況去發展,不必參與外界的意志去制約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潛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因而老子提出「自然」的觀念,來說明不加一毫勉強作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狀態。

老子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也就是要遵行自己的準則來運行。那麼,每個人就要發揮每一個人的自為性、自動性、自主性、自發性、自在性甚至是自由性,這裡的「自由」不是一個現代概念,它在漢代就出現了。自為、自主、自發就是「自然」的意思。因此,我們一說到人文和自然,就說儒家講人文,道家講自然,其實這個「自然」不是天地各異的自然。

道家的「自然」有三重意涵:一是天地,就是外在的自然,也是物理自然;二是「自己如此」狀態的自然,是人文的自然;三是境界的自然。在《老子》中,與「自然」相合的是「無為」。「無為」客觀的解釋就是不為,順其自然而不加以人為,不專斷行使自己的意志,就是不會幹涉太多。老子主張以本性為心,不要專斷地來做,所以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不要強做妄為,不要集權,不要擅權,不要強權。這就是老子的「無為」觀念。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莊子。莊子的生命情調、藝術情懷都是令人心馳神往的,他的人生境界更是值得我們探討。

我在《莊子人性論》里從開放性的審美心境角度講到莊子的心、性、情,因為心在莊子看來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說的心神、心思、精神生命、思想生命都與莊子的「心」有關;孟子也說「心者失之寬也」,都是從莊子演化而來。在《論語》和《老子》中,提到心的概念分別是6次、10次,但都沒有與其最重要的學說比如仁、道的理念發生聯繫,到了孟子、莊子,特別注重心的闡釋,《孟子》中就出現了120多次,幾乎都是討論道德心,對道德意識的闡發,對道德行為的實踐;《莊子》中提到了180多次。我就思考,從孔老到孟庄,為什麼對心的概念這麼重視呢?其實心就是重視生命的一種體現。因為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天下困苦,戰亂不休,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又極其珍貴,所以,生命價值的體現、個體生命的關懷以及人類前途命運的走向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我在寫《莊子人性論》的時候,不僅從莊子的開放性的審美情懷做了一個梳理總結,還將他與孟子的性善論做了對比。人們可能往往更多地關注儒家的人性論,較少關注道家的人性論,多講心性,卻不講情性,把感情壓得很低,對此書中也寫了兩篇討論情的文章。莊子在談宇宙的神奇時,講「道奇」「天奇」「人奇」,人情稟賦天地之情,他將情上升到了宇宙層面,「任其生命之奇,安其性命之奇」,以這樣的角度來寫莊子的情。然後由魏晉時期經學家、哲學家王弼討論聖人有沒有感情的問題入手,討論莊子的感情。王弼認為聖人是有感情的,這揭開了魏晉這一個有情的時代,形成了魏晉這一個精神解放的時代,創造了藝術百花齊放、人文精彩紛呈的時代。所以,我認為莊子的情帶動了整個魏晉的藝術活動。

當然,莊子的心、性、情不只這些,我從所謂性善學的角度、哲學的理論建構等角度,闡發一下自己所研究的內容和觀點。每一家學說都有相通相異的地方,每個學派的思想內容也都博大精深,我們只有慢慢學習才能獲益更多。

來源:《人民政協報》2018-01-29期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與國學 的精彩文章:

蔣寅:40年讀書治學路

TAG:讀書與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