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一種藝術教育 書法才是有潛能的

作為一種藝術教育 書法才是有潛能的

陳振濂學術著作新版首發、講座及簽售活動在北京舉行

3月18日,陳振濂學術著作集第二輯:《書法教育學》、《書法學綜論》、《日本書法史》三部著作的新版首發、講座及簽售活動在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舉行。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為慕名而來的觀眾呈現了三部著作以及一場關於「書法教育」的精彩講座。

《書法學綜論》起始於陳振濂在20世紀80年代,於《光明日報》開闢的「歷代書法欣賞」專欄。以文史札記的形式,每周一文地重點提示每一古代名碑法帖的藝術審美和文史背景的價值。其後一發不可收,陳振濂的書法隨筆從社會類報紙到書法類專業報紙,進行全覆蓋式的刊發,成為風靡一時的「陳振濂旋風」的依託,構成書法界的一大景觀。

這部分專欄文章後經匯總補遺,詳其科目,共得12章226篇,內容涵蓋書法藝術概論、書法通史、書體分類、書法作品與作家論、書法美學、書法體式與材料等,共計23萬言。沙孟海先生認為此書「把最深奧的理論用最淺近的話說出來讓大家接受」,正是推廣書法學問的正道,並為之題字。

《書法教育學》則是陳振濂第一次在浙江美院當書法大學生班班主任時,研究「大學書法專業教學法」的成果。在當時的教育體系框架中,書法作為藝術,連「戶口」(學科目錄)也沒有,何談高等教學研究?於是,陳振濂撰寫了該書,「讓一些初步的成果得以用理性的方式沉澱下來、凝固起來」,並重新確認了「書法是藝術教育而不是寫字教育」。

《日本書法史》是陳振濂在1981年完成的譯著,他希望尋找一個異域文化的參照,來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

在講座中,陳振濂著重強調了「書法」與「寫字」之間的差異。書法歷來依託於漢字,人們也常常將毛筆字等同於書法。在陳振濂看來,「這完全是兩回事,書法是一個藝術學習,而毛筆字是一個文化學習。寫毛筆字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字體端正、美觀,像以前師範學校的老師要求練習三筆字,而書法作為藝術,所要達到的目標恰恰不是這樣子,它是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表達。」

這一認識來源於陳振濂的切身體會。在20世紀70年代,陳振濂開始意識到:一個人字寫得再好,如果沒有藝術的感覺,而只是把寫毛筆字當作一個文化技能,那麼他對書法的藝術和感覺是完全沒有積累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他是沒有潛能的,因為他是零起點。」後來的很多年裡,陳振濂致力於研究書法作為一種藝術的教學方式,以上的著作就是他在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

在談到這些著作的再版時,陳振濂說:「舊書新刊,就是把那個時間段中國的書法成就呈現給大家一個真實的過去。對於而今的書法專業,這些知識還是有用的,但會比想像更深。書中還存在著歷史的烙印,保留其原樣,或許比現在重新改造成今天的思維更有意義。」

來源: 杭州日報 記者 鄭成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系 的精彩文章:

TAG:書法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