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工藝最難的壺型指的竟然是它!

史上工藝最難的壺型指的竟然是它!

紫砂壺是中國藝術寶庫的精品,它的造型和工藝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品位。紫砂壺的「小世界」,「大乾坤」中蘊含著很多值得探索的題目。比如,你知道史上最難的工藝和最難的壺型分別指的是什麼壺嗎?

最難的工藝——鏤空紫砂壺

紫砂鏤雕裝飾,是紫砂傳統裝飾技法之一。所謂鏤雕,它採用的是一種「鏤」的技法,本指物狀的鏤空之意。

鏤空裝飾手法非常古老,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在陶器上出現了。紫砂鏤雕,始於明末清初,流行於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而這種極具東方情調的鏤空紫砂壺是宜興陶匠為歐洲市場特製的,在大陸很少見到。

【 鏤空小皇冠 】王國新 編號:34462

最開始鏤空壺多用於裝飾

最開始鏤空壺只有鏤空層,不能裝水,只作為生活裝飾;至近代,一些制壺工藝師偶作透雕嘗試,鏤空處有兩層胎體,外層為鏤空層,內層為「壺膽」,才可泡茶。鏤空設計能透氣保濕,頗具科學道理,為一大膽創新。

【 六方鏤空壺 】 作品編號:19229

最難之工藝,難在哪?

鏤空壺工藝繁複,它是四面鏤空,然後貼在內膽上,對壺型有一種嚴格的要求,大多只能方形結構。而方形結構對做壺者來說也是一個難題,它要求線條挺括,片面平整,這就加大了鏤空壺的製作難度。

鏤空片的結構比較脆弱,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斷裂,這就需要作者在製作時不僅小心謹慎,四面鏤空面相接的要天衣無縫,沒有痕迹,而且要注重圖案美觀,因此許多制壺者望而卻步。

【 鏤空壺(喜梅) 】編號:39350

鏤空紫砂壺造型各異,工藝精湛。其空靈之形態,給人無以言狀的美感。

最難制的壺型——虛扁

紫砂中的扁壺,最早見於明代時大彬製作的調砂「虛扁」,其後名家均有製作,此類器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扁」。根據紫砂壺造型不外乎仿生象形、仿古青銅器、幾何抽象等方法,獨特的突出了該壺的特點:扁。

【 四方虛扁 】范錫明編號:48668

最開始的扁虛壺只用為酒壺

最開始扁壺多做酒壺用,不必頻繁的淋水,沖洗,也不必考慮到茶沖泡時,高壺身對於茶葉、茶湯控制上的影響。後因紫砂從業者在創作過程中考慮到了此壺的實用性,以及水和容量等一系列茶道的要求,才製作出現在虛扁紫砂壺。

【 虛扁 】徐漢棠 編號:36041

最難制壺型,難在哪裡?

「虛扁」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從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這麼扁,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於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虛扁壺做工值得稱道,出斷水一氣呵成,當斷則斷,如行雲流水,功力足道。簡練的線條構成淳樸凝重的形體,深厚且具神韻,設計上空間明快,虛實和諧,提攜舒適,使整體造型更加雄渾肅穆。它的壺流、壺柄與壺身渾然一體,頗有天成之感。虛扁壺其扁圓的器型,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的感覺。

【 虛扁 】施昌 編號:48763

虛扁適合什麼茶?

比較適合沖泡鐵觀音和熟的普洱茶。因為它的造型容易聚攏香氣、不易散熱、利於茶葉的翻滾浸泡。

紫砂壺以其樸素的自然形態、簡潔明快的線條,訴說著自己獨特的造型工藝,使之高雅脫俗而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之家 的精彩文章:

鐵壺是什麼?這個似乎最簡單的問題你知道怎麼回答嗎?
紫砂一代宗師汪寅仙於今早仙逝

TAG:紫砂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