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人對天相和宇宙的探索

中國古人對天相和宇宙的探索

引言:

一代物理大師霍金離開了我們。伽利略去世的日子,是霍金出生的那天。愛因斯坦生日的這天,霍金走了。這或許是一場天才的接力吧。思今憶往,謹以此篇緬懷偉人,追溯古代中國與世界跨時代的接力。

1. 15世紀的中國氣象學認識超越西洋各國,八股文成中國氣象學劫難

到周代前半期,我們的祖先已經搜集了許多氣象學的經驗,播為詩歌,使婦孺統可以傳誦。如《詩經》里「相彼雨雪,先集繼霰」,就是說冬天下雪以前,必要先飛雪珠。又如「朝於西,崇朝其雨」,意思是說早晨太陽東升時西方看見有虹,不久就要下雨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漸漸普遍應用,生產技術和交通工具大有改進,我們天文學和氣象學的知識也大大提高。如二十四節氣的確定,分至啟閉、定期風雲的記錄,桃李開花、候鳥來往的觀察,都在這個時期開始了。

《呂氏春秋》、《夏小正》、《禮記·月令》是秦、漢時代的作品,但仍不失為世界上最早講物候的幾本書。從西漢以來我們氣候知識逐漸地累積,逐漸地增多,這廣大宏富的經驗留傳下來,在民間成為天氣歌詞,如「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這類謠諺。到了文人手中,便引入詩章,像蘇東坡「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這類詩句。中國各地方天氣謠諺統是從了解自然現象得來,其數目的眾多是世界無雙的。過去朱炳海先生已搜集各地方天氣歌謠,成為專書,但他所搜集的還不過一部分而已。

一般地來說,從西漢以來,我們的氣象知識從三方面發展著:(1)觀測範圍的推廣和深入。(2)氣象儀器的創造和應用。(3)天氣中各項現象的理論解釋。在這三方面,我們祖先統有了偉大成就,直到明初,即公元15世紀時代,我們在氣象學的認識,許多地方都是超越西洋各國的。

從明初以後我國知識分子受了八股文的劫難和束縛,對於氣象學理論上就再沒有什麼貢獻。西洋卻在明朝末年,因為伽利略和他的弟子發明了氣溫表與氣壓表,再加其他物理學上的重要發現,氣象學慢慢建立成為自然科學。

2. 二十八宿的發祥地在中國

我國有二十八宿,印度也有二十八宿。我們若把中國二十八宿和印度二十八宿相比較,知道中國二十八宿距星和印度相同者有角、氐、室、壁、婁、胃、昴、觜、軫九宿。距星雖不同,而同在一個星座者有房、心、尾、箕、斗、危、畢、參、井、鬼、柳十一宿。其距星之不同屬於一個星座者,只有亢、牛、女、虛、奎、星、張、翼八個宿。而其中印度卻以織女代我們的女宿,河鼓即牛郎代我們的牛宿。從此可以知道,二者是同出於一源的。這二十八宿究竟起源於中國還是起源於印度,從19世紀初葉起,西洋人熱烈地辯論了100多年,不得結論。但從中國二十八宿以角宿為帶頸的和牛、女兩宿的變動看起來,二十八宿的發祥地無疑是在中國。

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稱,雖到秦漢時代的《呂氏春秋》、《禮記·月令》、《史記·天官書》、《淮南子》等書里才看到,可是《詩經》里已經有火、箕、斗、定、昴、畢、參、牽牛、織女諸宿之名。大概在周朝初年已經應用二十八宿。到戰國中期,楚人甘公、魏人石申,著有《甘石星經》。書中載有128個恆星黃道度數和距北極的度數。從這些數目,可以斷定這位置是戰國中葉,即公元前三百五六十年所測定。西方古代最著名的恆星表要算托勒玫的恆星表,在公元後2世紀所成,系抄錄公元前2世紀伊巴谷觀測的結果。其中載有1020個恆星的位置。

《甘石星經》所載的星數雖然較少,但觀測年代卻早了200年,而且精密程度也不相上下。西洋最早的《恆星表》是希臘阿列士太婁和地莫切利司二人合著的,也在《甘石星經》之後七八十年,到了東漢和托勒玫同時的張衡,已知「到中外之宮,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占未存焉」。張衡創渾天學說;做渾天儀,立黃赤二道,相交成二十四度;分全球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極;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以漏水轉之。某星始出,某星方中,某星今沒,和實際完全一樣,其精巧為以前中外所未有。張衡不但對於天文有很好的成就,他還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同時他也是有數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他死後崔瑗為之撰碑說他「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無疑地像張衡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統可成為一個鳳毛麟角的人物。

3.中國人發明紙鳶

探測高空的利器最要的有三種:(1)風箏或紙鳶;(2)氣球;(3)飛機。三者之中以紙鳶起源為最早,而且是我們中國人所發明的。《韓非子》里說:「墨子為木鳶,三年成飛。」此或系無稽之談,不足徵信;但《通鑒》載:「梁武帝太清三年,有人獻紙鳶。」依《裨海》本唐李亢撰《獨異志》:「侯景圍台城,簡文飛紙鳶告急於外。」則至遲六朝時代,我國已知用紙鳶為戰用品矣。以紙鳶測量高空,始於英國人威爾生,於1749年在格拉斯哥(Glasgow)地方,以風箏帶溫度表高達雲層,不久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B.Franklin)用風箏證明下雷雨時的電閃,和人造電池裡的電是一樣性質。

當時歐洲所用風箏,大概系絲織品所制。到1832年澳洲人哈克萊扶(Horgrave),開始用方箱式風箏。後來各氣象台所用風箏多仿是式,其中可安放儀器以測量空中之溫度、濕度、電位等等。在19世紀末葉,施放風箏極為通行,美國人羅奇(L.Rotch)、法國人波特(TeissereneDeBort)尤為熱心,幾於每日施放。近20年來,因為飛機和氣球的應用更為便利,所以風箏施放逐漸減少了。風箏的測探高空有三個缺點:第一個缺點在於風力小時不能施放。普通方箱式的風箱,非有每秒鐘7米(約每小時15英里)的風力不能上升,就是改良德國式的風箏,亦要每秒鐘4米的風力。所以浙江一帶鄉村中有句俗語,叫「正月看燈,二月看鷂」。鷂就是紙鳶,江浙一帶,一年中風力最大的是在陽曆3月即陰曆二月,所以放紙鳶必在陰曆二月間撰的《蠡海集》有云:「即紙鳶以觀之,春則能起,交夏則不起。」亦是因為風力春強而夏弱也。風箏的第二個缺點是高度的限制。風箏的上升既全恃風力,他的本身和牽拉的繩索統比空氣重,所以升騰的高度極為有限,普通不過二三公里為止,鮮有能達五六公里。

歷來風箏所達最高的紀錄是9.47公里,尚不到10公里也。第三個缺點是牽拉風箏線索所能引起之危險。中國放風箏普通用麻線、棉繩,在歐、美目前統用鋼絲。數萬千尺的鋼絲,在空中翱翔,妨礙飛機的航行,所以飛機往來絡繹的地方,尋常禁止施放風箏,軍政部航空署亦曾在首都附近禁止人民放紙鳶,萬一鋼絲中途斷折,更可發生意外。有一次波特在巴黎放風箏,鋼絲被風吹斷,萬餘尺的鋼絲隨風飛舞、四散橫披,結果河中船舶當之竟為覆沒,甚至攪阻鐵路軌道,火車為之停駛。1932年10月3日,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在北京清華園施放風箏,亦以風力過強、上下風向不同,萬餘尺的鋼絲竟隨風飄揚而去。後以汽車追逐,費一小時余而得收回,竟未肇禍尚稱幸事。

書名:天道與人文

作者:竺可楨

編者:施愛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小書 的精彩文章:

英語發跡史:歷史上英語是如何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

TAG:大家小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