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失百年的拉撒路物種-林斑小鴞

消失百年的拉撒路物種-林斑小鴞

林斑小鴞分布於印度中部。自1884年最後一次觀察到此鳥後,一直要到113年後的1997年才再現人世。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估計種群數目不多於250隻。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 Strigidae

屬: 林斑小鴞屬Heteroglaux

種: 林斑小鴞H. blewitti

林斑小鴞小而矮壯,全長僅約23厘米,是一種小型貓頭鷹,飛羽及尾羽均有清晰條紋,白色羽毛則點綴蔓延,有一雙白色大爪。

沒有耳狀羽,其頭部及背部上的斑點較稀少疏落。灰白面盤,黃色曈孔。

林斑小鴞胸部近乎全是深褐色,兩邊帶有條紋,下胸正中則沒有花紋。黑色的胸骨在飛行時清晰易見。

林斑小鴞常在其棲息地點靜候獵物的出現。休息時會把尾羽快速地左右輕彈,當追捕獵物時則擺動得更快。

日行性,寒冬時,它們會聚在樹頂曬太陽取暖。一些研究指出其獵物當中有60%是蜥蜴、15%為嚙齒目、2%鳥類,餘下為一些無脊椎動物及青蛙等。

林斑小鴞在結成伴侶後,雌性負責照顧雛鳥,雄性則外出覓食。幼鳥需約30至32天才完全換羽。一些雄鳥為了接管已結成伴侶的雌鳥,會有殺害幼鳥的行為。

亞成年林斑小鴞

林斑小鴞的種名blewitti完全繼承自第一個收集到此鳥標本的收藏家-F. R. Blewitt。

1872年12月他在印度中央邦東部的一個稱作 Busnah-Phooljan 的地方收集得到,並隨即交到當時在印度工作的英國官員艾倫·屋大維·休姆手上,於1873年發表了有關描述。

自1872年收集到首具標本後,整個19世紀也只共收集到7個標本,地點包括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中央邦東南部及奧里薩邦西部等地區,一直到1884年,有關此鳥的紀錄便開始停止。

林斑小鴞分布圖

不少關注亞洲鳥類的生物學家一直希望能夠找回,但都一無所獲。

直至1997年,歷經超過100年後才打破這個宿命。1997年11月,一群美國鳥類學家,包括帕米拉·拉斯繆森(Pamela C. Rasmussen)等,在孟買東北部,索德布爾山脈的山腳附近重新紀錄到此鳥,並拍下照片及影像,林斑小鴞再現人世。

2000年一次在14個林區的野外搜索中,在其中4個地區共發現至少25頭林斑小鴞,主要是在一些偏遠山脈上。

歷史上曾有紀錄的奧里薩邦西部則再沒有任何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搜索,多個印度中部地區也陸續發現此鳥。

目前林斑小鴞在IUCN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2015年報告,估計總個體數目在250隻以下,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稀有種。對比起首次捕獲的標本是在密林之中,近年的觀察紀錄都來自空曠林地一種相對不理想的棲息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滅絕的長鼻類動物圖鑑
猴科大方臉-剛果鴞面長尾猴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