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多年前,這門手藝讓南鄭出了一批萬元戶

20多年前,這門手藝讓南鄭出了一批萬元戶

出品丨西部網文化傳媒工作室

對於很多70後,80後而言,小時候都應該在家裡見過這種被棕絲包裹的箱子。在那個沒有塑料收納箱的時代,因為這種箱子防潮防蟲,防水耐磨,於是便承擔起了家中存放各類物件的重任,成為了那個年代的「國民收納箱」。

據漢中市南鄭區高庄村村支部書記、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文滿回憶,他們村製作的棕箱,在那個物資匱乏交易必須憑票的年代,在漢中乃至整個陝西都非常的搶手。甚至到90年代的時候,曾為南鄭縣貢獻了一大批「萬元戶」。高庄村成為那個年代陝西的「明星村」,讓周圍村民羨慕不已。

慢慢的,當80後和90後這兩代年輕人也到了持家的年齡,卻發現兒時家中的這個「標配」,已經淡出了生活。如今,只能在家中老人房間的角落,或者玩復古的「網紅店」才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於是製作這種箱子的技藝——漢中棕箱及棕製品製作工藝,也成為了陝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和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個身份,對何文滿來說一點也不輕鬆,一方面要讓這種被時代淘汰的技藝繼續流傳下去,另一方面還要依託這門手藝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這道被稱為「做面子」的工序,是選材、解板、制箱、包棕、和穿線後的第六道工序,也是最為複雜的工序——耗時不說,還極易出錯,用針的方向和深淺稍稍沒有把握住,便有可能前功盡棄。

在何文滿手中,一根長針拉著黑線在粽絲包裹的箱面上來回穿梭,「萬事如意」這四個字也一點一點的顯現了出來。「還有一種針法,用兩根樹葉狀的銀針,上下交叉同時從棕皮中穿過,間隔時間不超過兩秒,熟練程度不夠的話,極易被扎的手破血流。」何文滿補充到。

據今年62歲的何文滿回憶,自己7歲的時候便開始學習棕箱及棕製品製作這門手藝,而那個年代的南鄭縣高庄村,製作各種棕製品,是村裡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掌握的一項技術,他們村製作的棕箱當時在漢中乃至整個陝西都非常的搶手。但是受到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高庄村人人掌握的這門手藝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這也導致了這門從清末開始便是高庄村支柱產業的手藝,第一次出現了人才流失。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像何文滿這樣沒有放棄手藝的人開始嘗到了甜頭,在90年代的時候,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庄村的棕製品生產也迎來了井噴式的繁榮——全村年銷售收入突破300萬元大關,為南鄭縣貢獻了一大批「萬元戶」。

只是這種繁榮的局面到了本世紀初便被打破了,雨衣成本的降低讓棕衣被徹底淘汰,席夢思的風靡衝擊了棕墊的市場,而各種尺寸款式的塑料箱則斷了棕箱的銷路……棕製品被衝擊的七零八落,也澆滅了高庄村年輕人學習這門手藝的熱情。

「製作棕箱費時費力不說,收入又遠低於外出打工,年輕人肯定不學。」何文滿說,也幸虧他有一份公職帶來的穩定收入,否則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下來。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讓他也成為了這門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說明這門技藝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比如棕製品製作工藝,如果高庄村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那麼就只有死路一條,這對於何文滿這個傳承人來說,不僅僅是失職,更是愧對先人。

何文滿一方面緊抓國家在非遺傳承和產業扶持方面的政策,另一方面則抓住了高校擴招導致棕墊需求量大增這一商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2007年,村裡成立了棕製品加工銷售協會,讓這門技藝重新成為了高庄村的支柱產業。2010年,何文滿也收了兩位徒弟,從而保證了這門手藝後繼有人。

在高庄村村委會的院子里,張貼著多位依靠棕製品製作這門技藝致富的帶頭人照片。作為村支書,何文滿則盤算著如何讓村子脫貧致富的人數有更大顯著的提升。於是村口貼上了棕製品加工廠招工的海報,薪水在當地頗有競爭力;而刊登在海報里的那座棕製品加工廠,何文滿正在積極奔走,推動它儘早落成。

何文滿的腦海中其實已經出現了未來的藍圖——這座棕製品加工廠將為附近多座村鎮的脫貧致富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他便可以安心待在傳習所里,將漢中棕箱及棕製品製作工藝發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頭條 的精彩文章:

氣溫回暖 石泉春花競相綻放醉遊人

TAG:陝西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