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與死的偏見

生與死的偏見

三十億年前的地球,古植物將氧氣充盈至大氣,還需要幾億年。儘管當時還沒有複雜的生物圈,但生命已然在微觀層面上開始了。
——題記

永生


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
死亡便如影隨形跟在身後
即使我們足夠幸運躲過天災人禍
但衰老也會侵蝕我們的肉體
風霜會帶來皺紋
傷痛會枯萎心靈
在古代
上至天子下至草民
從未放棄對永生的追求
但人總有死亡
肉體總會泯滅
鐵木真得尊號成吉思汗
意為世界的統治者
也同樣臣服於死亡
然而古今帝王將相都夢寐以求的永生
一種原生生物阿米巴蟲做到了
阿米巴蟲的生殖方式由一個個體分裂成
完全相同的個體來實現
這意味著對於無性生殖的阿米巴蟲
只要躲過各種意外
它會將生命永遠延續下去
對於阿米巴蟲沒有衰老
沒有死亡
它們一直繁殖下去
天荒地老
海枯石爛
泯滅
生命的結束意味著什麼
自初中政治老說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
它是享受一切物質的前提
我們都未經歷過死亡
多神論者甚至認為萬物皆有靈
肉體腐爛
靈魂永存
也就意味著
「我」已死
「我」未亡
但佛教萬法起源
自我意識的「我」
也是萬法一種
也因緣起
因此也不可能永恆存在
倘若依佛教來看
個人的死亡又有何所謂
死亡後無靈魂又何以遺憾於塵世
就是墳前眾人流的眼淚
也無從知曉
我對死亡的偏見在於我認為做到自己能力
範圍之內的滿意
那麼我現在死或再活五百年我都無所謂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寫道
死亡是一樁奇怪的事情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
假裝它並不存在
儘管這是生命的最大動機之一
我們其中一些人有足夠的時間認識死亡
他們得以活的更努力更執著更壯烈
有些人卻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時才意識到
它的反義詞有多美好
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擾
在它宣布到來之前就早早地坐進等候室
我們害怕它
但我們更害怕它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
對死亡最大的恐懼
在於它與我們擦肩而過
留下我們獨自一人
前幾日在公交車站等車
兩位久別重逢的故人
雲淡風輕的聊著舊人的生與死
XXX沒了吧
他哥也沒了吧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我理解為對於無常的透徹程度
我們一般都不會認為世上萬物皆為虛無
但當我們將時間線放長
的確會覺得「無常」要比「常」更本質
當我們無可奈何的失去的時候
很容易覺得世上萬物無常
沒有能永遠把握住的事情
更不可能談上永生
佛教認為「萬法無常」
「無我」這才是世界的本質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眼看他起朱樓
宴賓客
樓塌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在宇宙漫漫長河
一百年都過於渺小了
連四十多億年前誕生的地球
相比之下也處於孩提時代
在埃及人們尊重死亡
崇拜死亡
認為此世只是為了下一世做鋪墊
你便能夠明白為什麼會有金字塔
獅身人面
貴重的陪葬品
甚至在現在看起來並不人道的奴隸陪葬
對於死亡我也希望能夠雲淡風輕的談起
死而無憾是一生的幸福
為此我想努力活在今天
希冀於明天
博主河森堡說
總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世界
在我的生命盡頭的白光之中
死亡騎士走到我身後問
後悔嗎
我轉頭望向他身後的世界
看著漫山遍野的鮮花
看著采蜜授粉的蜜蜂
看著追逐嬉戲的角馬
看著絢爛開屏的孔雀
看著溫情相伴的天鵝
看著目下叫春的貓
看著產房裡大汗淋漓的母親
看著產房外焦急等待的父親
看著我們的子子孫孫相識相戀
看著他們的愛情創造未來
我回答
不後悔
謝謝
致歉
很抱歉距上一篇文章更新已經一個多月了
前一段時間一直不知道該去寫些什麼
一天一篇原創的強度過於大
懶也是很大的因素
為此抱歉
最近找了兼職
下了課就去上班
每天十點多才能回到宿舍
因此更新不會像以前一樣頻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與早餐 的精彩文章:

TAG:宇宙與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