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韓信,你了解多少?

關於韓信,你了解多少?

史記中說:「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

因為沒有土地,太史公從當年的環境出發,給了他兩種選擇,一種是做官,一種是經商。可惜,由於他的「貧無行」,官做不了。

那麼,什麼是「貧無行」呢?貧,就是貧困,可什麼是無行呢?

行就是才能,無行是沒有才能或者有才能卻不符合國家的要求,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公務員崗位裡面沒有適合你的專業。

我們知道,韓信識文斷字,很能打仗,按說是很有才能的,可是為什麼說「無行」呢?那隻能是他的才能不符合國家的要求。當時的大秦帝國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

這得從一道奏章談起。秦始皇三十四年,即他死前三年,公元前212年,丞相李斯眼見一群儒生不自量力,在國破家亡後進行政治投機,勸秦皇帝立子孫為王,和自己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自己的地位受到衝擊。

當然,和皇帝多年的搭檔,他最明白皇帝心中的想法,這些人不堪一擊,但他深知政治生活複雜多變,現在皇帝已經有開啟老年生活模式的跡象,萬一哪一天心態大變,憐惜兒孫而不顧國家大義,那這些人將是自己最直接的對手。

為除後患,他決定藉此機會,剷除異己,於是,立馬上書反擊,並在奏摺中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

這段話臭名昭著,因為這就是直接導致「焚書坑儒」的那道奏章,有點歷史常識的朋友們都知道結果,一場文化的浩劫即將開始。他不知道,他寫這段話的時候,大陰人趙高已經觀望他多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才是真正的威脅。

我無意談論這場浩劫,也無意提醒李斯同志注意背後,但我們還真不能避開這個問題,因為,這道奏章得到了皇帝的准允,成為了國家一切施政方針的風向標,當然也包括那令賓萌韓信心潮澎湃的公務員飯碗。

我們看奏摺中的那段話,大意是丞相要剷除異己,什麼是異己呢?1、文學,不好意思,沒有韓信;2、詩書,貌似也和他無關;3、百家,呃,這個……兵法屬於百家之列,韓信不幸中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邦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邦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