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遺址的調查與探索—2018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1講

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遺址的調查與探索—2018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1講

原標題: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遺址的調查與探索—2018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1講


2018年3月27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2018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1講在考古研究所八層多媒體會議室舉行。日本東亞大學黃曉芬教授應邀作了題為「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羸遺址的調查與探索」的學術講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國祥研究員主持該講座並進行點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證券報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學者和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主持人 劉國祥研究員


黃曉芬教授從梳理歷史文獻出發,結合四次考古調查和發掘成果,具體考證越南交趾郡治的所在位置,明確揭示羸築城的四期編年。同時對羸遺址的性質、城址規模、布局特徵、都市特色進行了詳細闡述,並進一步探討了紅河三角洲古代都市的盛衰變遷及古代中國和越南的關係等相關問題。



主講人 黃曉芬教授

文獻記載中的交趾郡


文獻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攻略南越國,劃分其領地設置嶺南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設于越南北部,交趾郡下設置10縣,西漢交趾郡治在羸,至公元前後,交趾郡人口總數達9萬餘戶,人口逾70萬,交趾郡成為漢帝國南邊政治文化中心。東漢末到三國吳時期,交趾郡改稱交州刺史部,唐代初年又改設交州都督府,後改置為安南都護府。東漢以後關於交趾郡治的文獻記載不足和史料缺乏,使得交趾郡(州)治的所在地及其文化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從而形成了越南古代史,東亞文化史研究上的一個空白地帶。


交趾郡治何在?


經調查,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平原古桑河(Dau)河畔至今保留一座越語音讀為「LUY LAU」漢字記「羸」的古城址。城內現存東漢末-三國吳的交趾郡太守士燮廟,城外以東有士燮墓及墓廟。在羸城東有一座老城隍廟,廟內供奉的廟主是晉交州刺史陶璜。近年在陶璜廟內後院出土幾塊斷碑,圭首碑額題記「晉故使持節冠軍將軍交州牧陶列侯碑」。釋讀碑陽/陰的殘存碑文,結合其殘存的紀年干支考證筆者推定此碑為三國吳所建立的交州廟碑。另外,城址周圍的寺廟碑文以及附近出土的近世墓志銘文等多處刻有「羸」二字,還有以羸城為標識記述墓地的相對位置的。綜合文獻記載及實地調查資料分析可以認為北寧省順成縣殘存的古城址就是西漢創設,經東漢-六朝期延續使用的交趾郡治—羸。


為進一步探索交趾郡治-羸城址的布局相關問題,2012年,啟動了羸遺址合作調查,2013年簽訂日越共同調查五年協定。經過連續四次的發掘調查工作,第一次明確提示羸城市建設的四期編年,初步認識古城的盛衰變遷。考古發掘資料亦進一步證實LUY LAU羸就是紅河三角洲古代都市-交趾郡治的所在地。


講座現場


羸的都市文化面貌


立地景觀羸遺址位於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平原,北面靠山,周圍自然河流交匯水資源豐富。城郭依紅河支流古桑河而建,由城牆和外濠環繞而成,東西長603米,南北約300米。城東分布有大型漢墓群,城南為寺廟集中區。城內中部地形由北向南逐漸降低,城址中部北側台地發現官署建築址。經GPS測定數據分析,羸城址的建造理念和漢長安城一致,是按照南北建築中軸線配置規劃建設而成的。


盛衰變遷結合考古地層學和出土器物型式學的綜合考察分析,初次建立起該遺址的四期區分與相對編年。黃曉芬教授將羸城址的發展變遷大致劃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創設期,從西漢後期開始至東漢期,為交趾郡城的建設成立時期;第二階段為發展擴大期,漢末至三國兩晉期,在創設期城址基礎上加築城牆和城濠,其外周又擴建了大規模的城牆和城濠,最終形成了一座由內外兩重城郭結構的大城市。由於人口增長和便捷的水利交通,促使該城市發展繁榮,成為帝國南邊的重要經濟文化中心;第三階段是南朝至隋唐早期,由於安南都護府向河內遷徙等諸多原因,使得前後延續七百年的羸城進入衰退期。以後這裡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城郭依舊存在。

出土文物羸城雖然建築規模不大,但地上地下的文化內涵頗為豐富。連續四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了包括陶瓷器、金屬器、漆木器及動植物遺體等種類在內的大量遺物,這一萬餘件文物為我們充分解讀交趾郡治,揭示羸的都市文化特色提供了豐富而難得的珍貴資料。


磚瓦·陶瓷器類 羸出土的城磚,墓磚基本相同。主要有長方形磚、楔形磚和菱形磚,其中施釉磚最具特色。磚上裝飾的紋飾有格子紋、菱形紋、圓點紋等。還發現越南東山銅鼓紋飾與典型的漢磚紋樣同時並存現象。羸出土瓦當紋樣更是豐富多樣,既有漢代的雲文瓦當,「萬歲」文字瓦當,及城內採集的「位至三公」瓦當。還有人面紋瓦當,花葉紋瓦當,蓮花紋瓦當等。這些瓦當文字紋樣與中國漢至六朝隋唐期瓦當造型紋飾基本相同或類似。然而,觀察出土瓦當背面留有山形切弧則顯示與中國傳統的瓦當製作方法不同。由此表明羸出土瓦當既有繼承漢唐造瓦技術的一面,還保持有越南當地獨特的瓦當製作技法。而這兩種造瓦技法同時並存現象反映出兩種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另外,城內發掘出土的大量陶瓷片以漢至六朝隋唐時期的陶瓷器為大宗,從一部分出土陶片中還發現漢代陶器與越南東山文化陶器的造型紋飾特徵並存現象。



講座現場

金屬器·冶煉器物 出土小件金屬器有銅鏃3,五銖錢4件,鐵工具殘片等。而在內城北區T1,T3集中檢出多量的銅渣,鐵渣和坩堝,吹風管等冶煉鑄造遺物,說明附近很可能存在鑄銅和冶鐵作坊。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首次發現了越南東山銅鼓的陶范殘片,2014年第一次發掘調查工作中從T3.tp4小探溝內發現並檢出東山銅鼓陶范殘片37件,同地層還出土一件4世紀的蓮花紋瓦當。2015年第二次發掘期間又在同一探方展開擴方調查,再次發現並大量出土了越南東山文化銅鼓的陶范殘片,包括冶煉鑄造器物在內出土的大小殘片總數多達600餘片。表明這一地區可能存在一個東山銅鼓的鑄造中心。這些銅鼓的陶范殘片有外范和內范,其中包括銅鼓口沿、鼓面、鼓身、鼓腰等部位。其中殘存紋飾者約80餘片,參照銅鼓紋飾的型式編年推定羸出土東山銅鼓陶范片的製作使用時期大致為1-3世紀。銅鼓為東山文化典型器物,羸城內檢出多量的銅鼓陶范及鑄造器物等表明漢文化進入越南北部之後,當地的東山文化並未在紅河三角洲地區消亡,而是與漢文化相互融合併存,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特徵,糾正了以往漢文化和東山文化關係認識方面的偏頗之處。


另外,在羸一期的漢代城濠中出土了漆耳杯、五銖錢以及織物殘片等珍貴文物。以及在二期的六朝地層中還發現玻璃珠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經科學鑒定分析結果表明,織物片為漢代優質絲綢,而玻璃珠原產於南印度,經南海貿易而傳入的。這些發現都顯示羸城址應是連接東亞和南亞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之一。


新發現的大型漢墓


最近,在距離交趾郡80公里處的越南海防市某開山建設工地發現一座東漢期前堂後室布局又帶迴廊的大型磚室墓。墓磚中夾雜有釉磚,與交趾郡漢墓相同。按照漢魏都城與陵墓建築的統一布局及整體規劃建設之規律,這座級別規格高大的迴廊型磚室墓為進一步探索九真郡、日南郡郡治的所在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


綜合羸遺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成果,解讀眾多出土遺物的文化內涵表明,交趾郡的設置,郡治的建設管理等並沒有伴隨激烈的戰爭衝突,中央王朝派駐當地的官員秉承漢文化和當地土著交流融合的政策,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交趾文化,這一事實與以往的征服史觀,以及單純用侵略與對抗概念不相符。這一包容的文化策略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頗具啟發意義。


講座結束後,與會人員就羸遺址出土的人面紋瓦當與鄴城出土的人面紋瓦當的對比、四棱銅鏃與國家軍隊的流向問題、玻璃珠的來源和流傳、五銖錢出土數量少的原因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劉國祥研究員為黃曉芬教授頒發講座嘉賓聘書


最後,劉國祥研究員再次向黃曉芬教授表示了感謝,並頒發講座嘉賓聘書。他認為此次講座提供的資料十分系統詳盡,開拓了國內考古學者研究的視野,為我們探索漢文化和越南當地文化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並希望以後能在此研究領域展開更加深入廣泛的交流,以期共同進步。(本文經演講者增補審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學術會議】「發現長安」考古論壇 (第3期)
都與邑:偃師商城性質討論的學術史考察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