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在台北吃了一頓陝西菜

我在台北吃了一頓陝西菜

我不是西安人,但我對西安的印象很好。

大概十年前,我跟當時的男朋友,從北京自駕到西安玩。

一路風塵僕僕,擦黑進了西安市區。來不及去酒店放行李,先趕到回民街,吃了一碗羊肉泡饃。

彼時飢腸轆轆,但還得耐下性子細細掰饃。因為聽說如果掰得不好,大廚是不會好好給做的。於是經過了這樣虔誠而漫長的儀式之後,才終於吃上了飯。第一口就把我們兩個外地人驚艷到了,醇厚鮮香,一下子就把這個美味在記憶里保存至今天。

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男朋友已經升級為老公,我們遷居台北,有了兩個可愛的小孩。

工作之餘,我們會在台北尋找各地的好吃的,一解我的鄉愁。在這兒吃過了湘菜,吃過了川菜,還吃過我家鄉的雲南菜,有的做得非常地道,有的則一言難盡。

前一陣聽說竟有家陝西菜,讓人不禁想起十年前那碗具有儀式感的羊肉泡饃,以及油潑面涼皮肉夾饃,還有剛談戀愛時的甜蜜時光,當即決定,立刻去吃一次!

陝西餐館挺好找,門口看去,濃濃的陝西風情,情不自禁就要唱起黃土高坡來。

進門處,陝西十怪。我自豪地對先生說,我們雲南有十八怪,還是比較厲害吧。被翻白眼……

整店裝修蠻有特色,很像進了窯洞,桌上鋪的大花桌布相當風情了。

用餐高峰期,滿滿當當(拍照時候已經走好幾桌了),沒人理我,正好研究菜單。也是太大漢風了,干走?湯走?西北風味菜?黃土邊塞風味菜?預約菜?仿古菜?大漠風味菜?整個暈菜好嘛……有些部分像記憶里的西安菜館,有些部分又像是夾雜了新疆內蒙甘肅寧夏。本地人大概是不太分得清西北了,這樣放在一起應該不會有什麼異議。這次輪到我翻白眼……

只好點了我非常確認在西安吃過的食物,比如油潑面。

本來油潑面真的是我極愛的麵食,熱油澆下去滋啦滋啦的香氣伴著濃濃的醋香,我可以吃一斤!可是這碗面實在寡淡,居然沒有豆芽墊底,也沒有青菜作伴,勉強吃到一點點醋味咻一下就沒了,好想跟老闆說雲之南的鎮江香醋要不要了解一下?!但我先生覺得很好吃,大概是完全忘了當年在西安吃的味道了吧。這面,糊弄台灣人綽綽有餘,對我而言,就是失望。

點了烤羊肉串,這個真的棒,主要台灣燒烤不會用那麼多香料調味,沒有孜然的羊肉串是多麼寂寞他們不了解。我先生一吃到那種熟悉的香味,眼睛立馬放光,速度加點一份。

爆炒牛肚也還不錯,但是難道不應該算川菜嗎。牛肚入味,青紅椒爽脆,還加了菜脯,不知道是哪招。

蔥椒魚片,說是仿古菜?這個確定不是陝西菜了,菜單上寫著河南仿清地方名菜。用了青椒紅椒胡椒爆炒炸魚片,魚片的面衣保留了肉質的水份又吸飽了醬汁,口感豐富,蠻好下飯。

接下來是辣炒牛肉,說是出自西安清真菜。就是沙朗牛肉炒香菇絲什麼的,加了豆瓣醬。

最後是甜點,蒙古炸奶豆腐。在西安確實沒有吃過這個,但是真的戳中我了,麵皮炸得酥酥脆脆,裡面裹了稍帶鹹味的起司,外面撒了滿滿的糖霜。咬一口,熱乎乎的起司還會牽絲,並不膩口,超級滿足。不過我猜,內蒙會不會其實也並沒有這個食物?

在台灣正式的餐館吃飯,都是有服務費的,比例各家略微有點不同。當天結賬,加10%服務費,共計台幣1850元(人民幣400元左右)。在台灣兩個人吃,這個價格算是中等。

後來有跟店員聊聊,沒想到老闆原來是本地台灣人,只是因為以前往來大陸做香料生意,生意夥伴據說是宮廷御廚的後人,就跟他學了料理回台北開店。

這一間二十年的老店,雖說改良了陝菜重油重辣的口味,更偏向台灣人喜愛的清淡口感,但是勝在極富地域特色,菜單很有噱頭,菜肴整體完成度不錯,還蠻適合朋友聚餐的。

下次應該多帶幾個人來,嘗嘗羊肉泡饃烤羊腿什麼的,兩個人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作者:碎碎

在台灣的麗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 的精彩文章:

陝西酒局活命指南

TAG:貞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