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益捐款反而吸引到生病和霉運,到底咋回事?

公益捐款反而吸引到生病和霉運,到底咋回事?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

科技很發達,時代在進步,現在咱們每天都可以很方便的學習(被動接受)很多知識。

信息,超載了;但思考,變少了。

《論語》有句話說「學而不思則罔」,孔老夫子告誡我們,除了學習,還要深入思考,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或是被似是而非的觀點蒙蔽帶偏。

上周五的早上11:11分,我在三個學員群里分享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先讓同學們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交流,我再去總結。

我發現這樣的互動學習效果很好,群里氛圍熱鬧且不是水聊,同學們也很滿意,所以我打算繼續以這樣的分享模式,做為給學員們輸出價值的方式之一。

我們當時探討的問題是:「我這半年不停地的給騰訊公益捐款以來,我和女兒卻生病不斷,霉運不斷,天天進醫院,難道這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嗎?給病人捐款,然後把疾病也能吸引來自己身上?」。

親愛的朋友,你覺得這是吸引力法則的原因嗎?

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復?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吸引力法則的原理是什麼?

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八個字:同頻共振,同類相吸。

很明顯的,捐款的高頻率和生病霉運的低頻率不在一個頻率上,是不共振的,對吧?

但為什麼這兩件事會撞在一塊兒同時發生呢?

各位還記得一件重要的事嗎?

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從你頻率的投射,到宇宙的接收,再到外在世界的顯化,是需要時間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生病和走霉運,是回應她先前自身頻率的投射,跟捐款無關,只是剛好顯化的時間點跟捐款一致,所以會有那樣不正確的聯想,純屬巧合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先前一再跟大家分享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保持覺知。

因為你其實無。時。無。刻。都。在。下。訂。單!

假如沒有保持覺知,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容易抱怨或身陷負面情緒而不自知,那就會創造跟吸引下一件讓你感到不爽的事,惡性循環。古人講的「屋漏偏逢連夜雨」和「禍不單行」就是這個道理。

相反的,你若有保持覺知,就能及時停損,開始做一些適合自己的、能提升頻率的事,就能開始慢慢的逆轉情勢。

當然你不必時時刻刻都一直在關注自己當下的頻率狀態,那太累了,只要情緒不好時,你能覺察到,並採取必要的行動,就行了。

就好比你不必時時刻刻都一直在關注自己的肚子到底餓了沒,只要餓的時候,你能感覺到,然後去吃飯,就行了。

以上是第一個層面。

第二個層面,咱們來聊聊能量顯化的形態。

《秘密》書里有寫一句話:施財得財,不知親們還記得不?

能量是流動的、會迴流的,簡單來說,假如你想吸引金錢,就先布施金錢。

假如有人生病了想康復,或想保持身體健康,那咱們可以付出什麼能量呢?

答案是:放生、愛護動植物、盡量吃素、勸人吃素……等等。

所以你會看到有些重症病友會去大量放生,就是這個道理,這跟宗教無關,也不是迷信,從能量的角度去看你就能明白。(當然放生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假如有人想扭轉霉運,那咱們可以付出什麼能量呢?

答案是:好好做人,行功立德。

所有對人類、動植物、環境、生態、社會、國家有益的好事,你都可以去做,這很接地氣的。

只要你的起心動念是良善的,跟別人的能量交換是豐盛的,你的身口意是一致的,那就OK沒問題了。

現在再回到那位朋友的問題,相信你就很清楚了。

問:我這半年不停地的給騰訊公益捐款以來,我和女兒卻生病不斷,霉運不斷,天天進醫院,難道這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嗎?給病人捐款,然後把疾病也能吸引來自己身上?

答:你的生病和霉運肯定是吸引力法則在運作,但不是因為給騰訊公益捐錢才導致的,而是先前的能量狀態所散發的頻率吸引來的,剛好兩件事情撞到一塊兒了,所以才讓你有這樣不正確的聯想。

甚至我可以這麼告訴你:本來你的情況有可能是更嚴重的,但因為你有一直在做好事,有在捐款,就會有一些好的能量因此迴流到你身上,所以大事化成小事,只有顯化生病和霉運而已。

這就是古人說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而且,除了吸引力法則,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法則也在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因果法則。

因果法則的運作顯化,有時候咱們人類還真不容易判斷,因為視角不夠宏觀,它的時間跨度太大,有時候甚至是牽扯到三五百年的事,所以不能只看這一輩子,還要看到你上幾輩子幹了什麼事。

無論你是否相信都無所謂,反正咱們也不必糾結這些,記住一個原則就行:只要是對的、好的、善的事,就請持續做下去,其它老天自有安排的。

註:建議你可以練習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提煉。

就是用兩三句話,總結你的收穫與心得,歡迎留言或評論跟我分享。

少,就是多,要用少少的幾個字,包含你那麼多的心得,就需要你不斷的內化,你的收穫與印象就會加深許多,也能練習你的表達能力,你試了就知道哈~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賴秋愷 的精彩文章:

TAG:賴秋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