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和九哥一起讀壇經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和九哥一起讀壇經

壇 經

和九哥一起讀

《六祖壇經》般若品:「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和九哥一起讀《壇經》(十九)

九哥:

六祖大師面對聽眾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很多人是文盲的情況,大發慈悲又講了無相偈。那麼這些人怎麼修呢?高了悟不上去,低了無法說也不好說。怎麼辦?

柳竹師兄:

跟同見同行在一起修。

伯爵師兄:

按偈語的開示去修行。

九哥:

學法如何下手?

玉英師兄:

先從看自己念頭開始。

伯爵師兄:

先從反省自己開始。

靈豆師兄:

先反省懺悔去業障。

左圖右書師兄:

常常反省,常常觀心,做到念念不住。

伯爵師兄:

做到事事心安,不可告人之事不去做。

心飛揚師兄:

先反省懺悔。

九哥:

其實在無相偈里六祖已經提出來了,是什麼呢?

秋水長天師兄:

常自見己過。

九哥:

對了,就是「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請問這個容易下手嗎?

項項師兄:

有時容易,有時不容易。

靈豆師兄:

心裡有不安,我就反省。

無偽師兄:

拿自己開刀不容易。

心飛揚師兄:

很不容易,我們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

九哥:

「常自見己過」這個太方便了,無論老幼婦孺、博士文盲都可以入手啊。

秋水長天師兄:

作為入手處容易,做起來很難。

柳竹師兄:

不容易,因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九哥:

那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你願意修行,那麼其他一切都無妨礙。就像安祥禪,只有一個戒條:「不可告人之事不可做不可想」,其它都方便得很,是不是?要常常見到自己的過錯,就要觀心,否則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

小寶師兄:

我以前誤會了,以為「一切盡不妨」就是什麼事都可以干。今天看到前面還有一句:如果願意修行(世人若修道)。

九哥:

說得好。

婷婷師兄:

煩惱恆等於錯誤。看到別人沒做好,心裡生懊惱,這種時候要發現自己的錯誤很難。

九哥:

所以師父教導我們:時時自覺,念念自知。只要能不斷發現自己的錯誤,反省懺悔,那麼就與大道、正法吻合了。方便吧?師父要我們反省自己的錯誤,戰勝自己。人的頑劣性就在於不肯改正,心口不一。有的人轉一念需要累劫,有的人瞬間就可以做到。

無偽師兄:

是不是到達離執禪定後才能真正的懺悔?

九哥:

懺悔沒有真和假,只要心誠都是真的懺悔。未離執前是有相懺悔,能離執就是無相懺悔,累世的病根才能拔掉。

秋水長天師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誠意不同?

九哥:

那是肯定的。一個人認錯由衷不由衷,所產生的生化反應是不一樣的。

伯爵師兄:

就像有的人只是口頭認錯,而心裡根本沒認為自己有錯。

九哥:

因為一真一切真啊,真實懺悔才能除障,否則,要見道很難。請問壇經和安祥禪是什麼關係?

秋水長天師兄:

安祥禪是對壇經的闡發。

妙雷師兄:

講的都是同一方法:常自見己過。

玉英師兄:

壇經是源頭,安祥禪是活水,是我們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法。

左圖右書師兄:

安祥禪是壇經的稀釋,方便現代人學習。

九哥:

對,是一脈相承。安祥禪是祖師禪的現代版,適合現代人修行。所以,一上來就學安祥禪的人不太多。據我所知,一上來就接觸安祥禪的人往往與師父大有因緣。我是讀金剛經、壇經,然後在網上看到師父的文章而接觸到安祥禪的,但是很多人看安祥禪的文章覺得平淡無奇。

柳竹師兄:

這個問題解決了我長久的疑團,殊不知容易得來的不容易珍惜啊。

九哥:

什麼問題呢?

柳竹師兄:

就是「為什麼學安祥禪」這個問題,我自己有一個比較長的接受過程,因為我參「念佛是誰」多年。

九哥:

參話頭的某個方面跟安祥禪是一樣的,但參話頭不參話尾。

柳竹師兄:

學習了壇經,尤其是最近幾天的上課,我每天都很開心。

九哥:

說明你根器不錯,前程遠大,所以更要努力。

樂天行者師兄:

對「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這四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

項項師兄:

為什麼容易得的卻不知珍惜呢?

九哥:

因為富家子容易敗家,貧兒比較勤奮。

祝願各位師兄「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心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畫傳集》講義——仰光朝大金塔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和九哥一起讀壇經

TAG:正心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