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份崇拜者遲來的悼念信——致敬李敖,文學鬥士!

一份崇拜者遲來的悼念信——致敬李敖,文學鬥士!

李敖,3月18號去世了,作為一個十四歲就開始讀他文章的崇拜者,我一直想寫點東西。拖到半個多月後的今天才動筆,即囿於這段時間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導致的沒時間沒精力,更是驚愕於他去世的倉促,為之扼腕而難以靜下心來。

第一次接觸到李敖,是在我讀初一的時候,一位數學老師課堂上提及的。他把李敖誇得猶如天人,無所不知,無惡不憎,無所畏懼,更驚嘆他文章犀利恢宏,自成大家。我至今奇怪一個數學老師竟對一位作家如此推崇。

事至巧,便是緣。不久後,我竟然從一位同學那借到了李敖的《文化論戰丹火錄》。學習讀來雖然不盡解,但驚治他文字的精鍊,文章格局的巧妙,資料的詳盡,論述的滴水不漏。當時,我雖然讀書不多,但仍覺得他的文章偏於正統而激於奇文,雖有千人,吾往矣的氣魄和鶴立。讓我驚嘆,原來文章可以這樣來寫。

從此,我越發對李敖其人感興趣。完全忘了錢鍾書的「雞蛋好吃,卻不必糾纏母雞」的名言。對李敖人生經歷和人生哲學的了解,很容易覺得原來他的人比他的書更奇妙。

李敖的人生是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的。白色恐怖的政治環境,特立獨行的文化太保作風,尖酸刻薄的處事方式,這些導致了他樹敵太多,加上朋友的背叛,親人的離棄,以及牢獄之災,一連串的苦難練就了他一身孤膽,練就了他在三味真火的煉丹爐里的金剛不壞之身。他以「鬥士」自居,說是在披襟斬棘一身創傷後的自我人設也可,說是在刀山火海中自我勉勵也行,他都足以配得上這個稱號。

李敖的「鬥士」人設在諸如「作家」、「歷史學家」、「詩人」等人設前更深入人心。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都源於鬥士,近代歷史上,還沒有哪個讀書人像他那般喜歡「爭凶鬥狠」。在他83歲的人里,很大部分都在戰鬥和反抗,以至於耽誤了他治學。這是最令人惋惜的事情。如果他肯專心治學,想必在學術上也能成就一代大家。也輪不到鄢烈山之流妄斷他達不到學術的高度。但李敖不會後悔,因為他不是甘於寂寞的人,誥首窮經的苦悶生活,並非他所願,提搶上陳,攪動一方天地才是他的興趣所在!

李敖最意最令人羨慕的是娶了大美女胡因夢。他說娶胡因夢就是告訴別人,作家也能娶大明星。他與胡因夢後來的恩怨糾葛,局外人很難了解。但那段時間,李敖出盡了風頭,香車美女,羨煞旁人!但他也曾窮困潦倒,為了生計,不得不把褲子當掉。最後放下顏面給胡適寫信借錢贖回褲子,因為冬天來了,他要穿褲子。

人生是個修鍊的過程,成仙或成精,都有自己的造化。李敖最為世人詬病的是他對感情的態度。甚至詩人趙麗華在他死後屍骨未寒時罵他人渣,早死早好。但可曾想到過,李敖曾經為愛殉情,兩天兩夜才活過來的。經歷過大痛的人,才會有大變。說大變,是他看待談感情的多變的態度上,而他對感情的認真追求從未改變。在感情上,李敖是舊時才子名士的作風,多情卻不偽。做殉情的維特也好,做多情的唐潢也罷,李敖都出於情,止於性。絕非荷爾蒙過剩尋皮肉之歡之徙可比,毀之人渣除炒作之虞外,再無其他。

李敖只做強者,看不起弱者。在四周皆敵,自己獨守孤島的境遇里,苟且是最容易的生存之道。但苟且是弱者的作風,他不屑為之。他有著傳統讀書人的傲骨和氣節。傲骨與氣節讓他拿起了筆和紙,口誅筆伐才是他反抗和征伐的手段。

做強者,就是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膽識,就要擺脫人性的弱點,就要強迫自己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而內心卻又極為不願意的事。他是強迫症患者。強迫症是幾乎所有強者的通病!

他不光要做強者,還要做叛逆者。他二十歲時,父親去世,面對兩千人的送葬人群,他不磕頭不燒紙,不理會別人的非議和不解,整理出他父親的遺作《中國文學史》,用自己的方式來悼念自己的父親。

李敖的傲骨與乖張,讓他毀譽參半。盡譽之,或盡毀之,都失之偏頗!

李敖死了,但是他的書還在,他的傳奇還在。還能對上帝奢求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生筆談 的精彩文章:

TAG:平生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