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銷往150國,這家中企卻被美國擋住

銷往150國,這家中企卻被美國擋住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美國政府近期以「不公平貿易行為」指責中國並舉起貿易大棒,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正在用不公平手段對待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同方威視的安檢產品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唯獨在美國的銷售量幾乎微乎其微」,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衛東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中國的民航安檢設備都在美國市場遭到不平等待遇。

同方威視是上市公司清華同方的子公司,主要提供安檢產品和安全檢查解決方案,民用航空領域的安檢是該公司主要業務之一。國際行業研究機構IHS去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同方威視在爆炸物、武器和違禁品(EWC)探測設備全球市場中以13.6%的份額位居第三,包括荷蘭、土耳其、印度等國機場,以及里約奧運會、索契冬奧會等大型活動均採用該公司的安檢設備。

但作為一家擁有獨立知識產權、技術處於行業一流的公司,同方威視卻始終難以打開美國的民航安檢市場,僅能為一些酒店、超市提供安檢設備。王衛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與進入歐盟和中國市場一樣,民航安檢設備供應商如果希望進入美國市場,需要先取得相關機構——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認證。「如果某廠家的產品沒有獲得TSA認證,那麼美國民航安檢設備買家是不可能採購此廠家的產品的」。王衛東表示,據他了解,近10年來,包括同方威視在內的中國企業一直努力向TSA申請參加測試,但TSA始終沒有接受申請,也沒有明確的正式的理由。

與對其他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嚴格審查的「借口」一樣,TSA也經常以「國家安全」為由阻礙中國進入美國市場。「民航部門的安檢屬於大眾安全,與敏感的國防安全領域是不同的,但美國卻將二者混為一談,都引申為國家安全」,王衛東認為,這種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中國企業嚴加防範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王衛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事實證明美國的民航安檢市場是不對中國企業開放的,這似乎不是一種技術門檻,而是一種「政治門檻」。

「相較於美國的封閉,中國的民航安檢領域一直是開放、透明、公平的,中國機場中的安檢設備不僅有來自中國造的,也有來自於美國造的,歐洲造的。」王衛東提到。

《環球時報》記者30日在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中國民用航空安保信息網上查詢到,美國Rapiscan公司、德國史密斯公司、義大利啟亞(CEIA)公司等多家外國知名安檢設備供應商的金屬探測門、手持金屬探測器等民航安檢設備,都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的認證,部分設備也獲得中國機場的採購訂單。

王衛東補充道,中國的產品在歐盟市場沒有遇到美國市場這樣的問題,「在歐洲航空安檢市場,產品的認證和採購招標都是按照公平明確的規則來,全球各地廠家的中標靠的是優秀的產品技術水平、高質量和公司的綜合服務能力。」「相比美國航空安檢市場,歐盟與中國一樣,是開放的、透明的、公平的,這非常有助於航空安檢市場的技術進步和健康發展,長期看也是對全球航空反恐的基本保障」。

王衛東表示,「我們呼籲並期待美國能早日開放市場,公平透明地對待中國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歐盟擬增加對土耳其援助以應對難民潮
外媒: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2018將拉大與中國增速差距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