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記:霍金去了

日記:霍金去了

物理界這銀河又少了一點璀璨,後補者有之,自不必說。但霍金的成就對現在、未來及歷史長河產生的影響必有人評說。

我是俗人,夜讀一篇他前妻JANE的文章,百感交集,心潮起伏,情緒萬千。新夜,便拍打著聯想的翅膀,駕洲越洋,拉直時間軸,翻出有關他倆婚姻的種種報導。

是的,霍金與JANE的相遇是偶然的,一見鍾情的。至少當初像泰晤士河水一樣一去不回頭的愛著,當JANE知道霍金的病名、病情的時候,父親、朋友、同學都給予了中肯的提示和警告……然而,JANE依舊堅如磐石,痴心不改,信心滿滿地愛著他,甚至願意放棄自己的博士學位,認為自己對科學的嚮往與她對霍金的愛情一比,等同豌豆與西瓜……

當然,那時的JANE還是多少有幾分青澀的,理想化的,也許她查過資料,終究不願、不肯相信這病的殘酷、嚴峻會給二人世界以後的家庭生活帶去多少挑戰,因此,JANE說當她一次看到霍金暴風雨般地咳嗽、顫抖的時候,她竟茫然無助,大腦空白,心慌氣短,除了抱著他,等待平靜的奇蹟到來,不敢奢求別的。

後來,她懂了,細心呵護他,習慣了他病情風雲突變的隨時發生。

愛就是這樣精怪、神奇、奧妙、詭異且魅力無窮,這大概就叫緣吧。

緣是二人心心相惜,不顧後果,不懼事無巨細的切割、挫鑽,創造了一段不可複製的傳奇。

二.

作為霍金前妻的JANE應該是偉大的,她在照應家庭的同時,堅持完成學業,更值得敬慕的是,用愛成就了霍金生存的勇氣,使其繼續了理論學術的創新、突破,對黑洞的發見……想想,霍金這個連吞咽、說話、抬手都不能的人,卻在科學上有了非凡的業績,而JANE卻花了十三年方完成了博士論文。

一個丈夫不能分擔家務,如剪草坪、帶孩子。一個父親不能帶兒子打球、滑雪、游泳等運動,妻兒們是否有些失落和遺憾呢?然這失落、遺憾換得霍金享譽世界,名垂青史。不幸的是,這名氣又造成了婚姻的解體。

遙想當年,我在辦公室讀到這條消息也驚詫莫名,人生禍焉、福焉。人除去了身上的附加值——光環,似乎偉大、平庸,高貴、市井,人性的底色一旦曝光皆如此。

什麼愛才算忠貞不渝?無私奉獻、挫骨揚灰,如何註腳?

JANE說霍金一旦病重,她總在第一現場、第一出現。男人啊、女人啊,你們到底需要什麼?我質疑這個世界可有給愛情畫上完美曲線的地方,當初的火花又被什麼弄滅了?那一頭栽進,悵然、甜蜜情緒里,怎的又褪了色、變了味?

時間、生活、生命同行,三者誰打敗了誰?那些躲在時間深處的真實,難道是曉行夜伏,大膽想像,潛心求證,會找出答案的嗎?即使投影也是需要軸的,軸從哪裡來?

科學家、藝術家裡多怪才、天才、偏執狂,他們畢竟雨打風吹去,而霍金幽默風趣,卻重疾纏身,那是瘋掉幾十年,喬布斯,英年早逝……愛因斯坦則為幸運中的佼佼者,把原子彈圖紙給了蘇聯女間諜,還不曾坐電椅……

作為現代人的我,還是更佩服霍金的,她和我們同一個世紀,在疾病、生活皮鞭的密集抽打下,勇敢地活著,且貢獻不斷刷新。這才叫心臟跳動一天就工作一天,創造一天的偉人。

他雖然去了,但生命的力與熱還在梵高的畫面與太陽一起燃燒。咳嗽的喘息間,雷諾阿正用宏大的鋼琴聲把他搬上畫面,他要用最宏的音符,在霍金回天堂的路上伴奏,貓頭鷹似的哭之笑之,又何必在乎呢?

我用虔誠的心向英雄的生命致敬,因為他真真切切的活過,是我們人類的榜樣。

這篇文章幾度打斷,我還是要堅持脫稿。夜靜的無聲息的包抄過來。我想,假如沒有JANE和另外一位女子的照應、呵護,霍金未必能活到七十六歲。

難道他們在一起純屬價值觀追求、探索黑洞奧秘的遺志嗎?至少不是買買買吧。

人性中提純的全壘打是什麼?若能找到作支撐該多好啊!給個理由與醉春風的三月一起關懷世界。

2018.3.18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芳洲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李芳洲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