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首例!廣東科學家團隊耗時4年突破全球難題 培育出會「尬舞」的豬

世界首例!廣東科學家團隊耗時4年突破全球難題 培育出會「尬舞」的豬

2018年3月30日,在廣州九龍鎮有一座 「豬賓館」,生活著一群身嬌肉貴的實驗小豬,它們能精準地模擬人類的疾病,可以作為模型來為人類試藥。

經過四年努力,廣東科學家團隊將人的一種變異基因敲入豬的體內,使小豬患上一種叫做亨廷頓舞蹈病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了「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將為研究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動物實驗模型。

3月30日凌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這項重大研究成果,由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教授李曉江、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賴良學、美國Emory大學教授李世華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共同完成。

什麼是亨廷頓舞蹈症?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受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困擾。上世紀90年代起,「夫妻檔」科學家李曉江、李世華就致力於研究這一類疾病。

李曉江介紹,致病蛋白在發生基因變異後,進行了錯誤摺疊,不容易被降解,沉澱在神經細胞中,造成神經細胞功能紊亂,並引發神經細胞死亡,就會發生神經退行性疾病。

大家比較熟悉的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等都屬於神經退行性疾病。亨廷頓舞蹈症也是其中一種。

1872年,一名叫亨廷頓的醫生首先報告了這種疾病,亨廷頓舞蹈症因此得名。患者會出現面、頸、肢體和軀幹等部位突然、無目的、強烈的不自主舞蹈樣動作,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肌肉,很多患者因吞咽肌的失控而死於肺炎。

2008年回國學術交流時,李曉江認識了致力於培育各種類型的實驗模型豬的賴良學,兩人立即碰撞出了培育亨廷頓舞蹈豬的想法。

「為什麼用豬?因為豬比小鼠更像人。猴更像人,但太貴,而且繁殖周期太長,要繁殖到第三代得十五六年才能用。」賴良學說,與非人靈長類動物相比,豬的基因多樣、繁殖周期短、一窩產仔多,便於選育。

如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直接把豬的內源性基因改變為突變基因,就更接近病人的病理狀態了。但當時,基因編輯技術發展還不成熟,不僅成本昂貴,效率也很低。

轉折點出現在2013年,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出現了,基因編輯變得簡便高效,基因定點敲入成為可能。

在國家及廣東省的大力支持下,團隊再次大膽嘗試,由李世華開始著手設計實驗。團隊通力合作,使用CRISPR/Cas9這一「基因魔剪」,將人突變的亨廷頓基因「替換」了豬的亨廷頓基因。敲入後,豬的體細胞中只表達人的亨廷頓基因,不再表達豬的亨廷頓基因。後篩查了上千個細胞後,論文的第一作者閆森挑出確定帶有突變基因且狀態最好的細胞。團隊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進行克隆,培育出了世界首例帶有亨廷頓突變基因的新生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態度的事兒君 的精彩文章:

400名攝影師架著數千萬的設備蹲守大雪地 只為拍鳥
藏在貴陽森林裡的理髮攤:只收5塊錢 每天接待六七十人

TAG:有態度的事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