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少年登高位,國危挽狂瀾,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地域黑

此人少年登高位,國危挽狂瀾,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地域黑

地域黑,自古就有,反正就是看不起對方唄。有錢的瞧不起沒錢的,有文化的瞧不起沒文化的,出身高貴的瞧不起出身低賤的。我們今天不說這些小方面的對立,就來說說歷史上有名的南北文化人對立。

寇準,歷史上非常正面的歷史人物。少年聰慧,十九歲就考中進士,做官後,一心為國,有名的諫臣,後來真宗繼位後的宋遼之戰和檀淵之盟,寇準居功至偉。但是說了這麼多寇準的正面事迹,下面我們就說說他的地域偏見吧!

宋朝的時候,南北對立情緒就比較嚴重,畢竟五代十國亂了那麼久,北宋剛建國,對內的整合還不是很完善。寇準是陝西渭南人,正兒八經的北方人士。他為政正直,但是涉及到南北,他就開始了地域黑。這年,寇準擔任科舉主考官,就明目張胆的搞地域歧視。到了最後的定排名的時候,閱卷管送上來了本次科舉的進士排名。江西人蕭貫贏得眾考官的青睞,排名第一。這下就觸了寇準的逆鱗,寇準當即表示了自己的不爽:男人下國,不宜冠多士。硬是把蕭貫的頭名拿掉,換上了山東人蔡齊。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什麼露臉的事,但是人家寇準還在公開場合宣揚他又為北方人選了一個狀元。北宋大詞人晏殊,也是少有的神童。14歲就參加了科舉,得到宋真宗的賞識,要賜晏殊同進士出身,此舉也得到了寇準的大力反對。原因也是異常的簡單,晏殊是江西人,不是北方人。

有人問了,寇準如此明目張胆的,排擠南方人,難道皇帝不管管嗎?這事你還真別說,不是皇帝不想管,而是皇帝也是地域黑。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有手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這裡的堂指的是北宋宰相的辦公場所。即便是後來南北融合差不多之後,後任皇帝想要任命南人為宰相,那麼北方派領袖必定會搬出太祖的話,那後任皇帝還能說啥,只能作罷。

關於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南北之爭,魯迅先生曾有這樣評價:北人的優點是厚重,男人的優點是機靈,相書上有一條,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貴,北人南相,厚重而又機靈,南人北相,那是機靈而又厚重。南人與北人如不互相搞歧視,而是取長補短,團結如一人,當是天下不能敵。誠如是,南北都是一家人,相互攻訐沒有贏家,取長補短乃是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往史只能回味 的精彩文章:

揭秘秦檜的黑白人生,他是金國培養的間諜嗎?
綜明代一朝共出狀元90名,這麼多文曲星下凡到你的家鄉沒

TAG:往史只能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