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太機器人:以SCARA做爆款打好市場「卡位戰」

天太機器人:以SCARA做爆款打好市場「卡位戰」

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 王博文

國內機器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未來三年將是關鍵時期。作為一家新興的國產機器人本體企業,如何把握至關重要的機遇階段?如何尋求差異化的市場競爭?這些問題成為本體廠商不得不思考的關鍵因素。

廣東天太機器人從輕量型機器人本體出發,經過一年多的系統集成探索,如今堅定的執行細分專業的本體路線,以SCARA機器人做爆款打好市場「卡位戰」。

圖:廣東天太機器人總經理張興華

18年為卡位戰之年,SCARA市場將翻番

輕量型機器人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競爭尤為激烈。在天太機器人總經理張興華看來,18年是輕量型機器人的「卡位戰」之年——了解足球的人都知道「選擇重點、定準位置、卡準時機」是卡位關鍵,故而天太機器人將會以這三個切入點去打開市場。

「選擇重點」,重點在SCARA。張興華在接受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採訪表示,隨著國家、企業、媒體及用戶自身對於工業機器人的多方推動,用戶對行業的認知度加深,SCARA機器人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多。2016年中國市場SCARA機器人銷量1萬多台,17年卻已近3萬台,其中國產SCARA機器人不到1萬台,保守估計2018年需求量將超過4萬台,SCARA市場潛力極大。

目前天太機器人主推「TS6-600」型號的SCARA機器人,該產品中,諧波減速機、絲桿等核心零部件均為自主研發生產,且採用行業內流行的驅控一體化技術,不僅性能優勢得到保證,而且成本更低,因此推出市場的價格將會完全突破行業慣例,給出小編從未聽到過的震撼價!

:天太機器人主推產品——「TS6-600」型號的SCARA機器人

SCARA市場在擴大,挑戰與機遇共存

市場一邊在擴大,也一直在廝殺,張興華在深耕市場數年後也是頗有心得。

在其看來國產機器人發展的主要挑戰在以下幾點:

首先,客戶並不信任國產品牌,對國有市場並不寬容。假如機器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那麼對於使用國際品牌的產品則會認為理所當然,對國產品牌,則會責問集成商「為什麼不選用進口機器人」的態度,因此,國產機器人的品質還是需要驗證才能讓市場接受的。

面對進口拼品牌及國產拼價格的挑戰,張興華認為這也不全然是壓力,國產工業機器人仍然存在巨大機遇。

天太機器人則會找准市場,瞄準更具細分化的SCARA機器人。這主要是基於以下三點考慮:

首先,類似於「愛普生」「雅馬哈」這類國外大品牌的SCARA交貨周期長,三個月交付也是常態,漫長的等待讓客戶將目光轉向國產企業;

其次,隨著3C行業、鋰電行業等諸多行業的發展,市場需求在增長,同時傳統直角坐標機器人也在升級替換,SCARA的市場應用空間得到快速增長;

再則,相對於其它類型的本體,SCARA技術更為成熟,天太機器人定準自身位置,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做出了性價比最高的SCARA「TS6-600」,卡准2018年這個時機將其做爆款推出,有絕對信心攻佔市場,2018年天太機器人的銷售目標是2000台。

為了達到銷售目標,天太機器人的市場進攻路線多管齊下:

為進口品牌補貨,幾家市場領頭的國際品牌在近幾個月仍會處於缺貨狀態,項目是不可以等的,因而,給國產留出了補貨的機遇。

培養一批中小型系統集成商,中小型集成商更看重成本和交期優勢,同時,他們大多應用機器人的經驗不足,需要更多的服務。成本、交期、服務,剛好是天太的綜合利器,必然受到青睞。雖然短期時間內中小集成商單個拿貨量也許不高,但是隨著他們能力成長和數量的積累,未來就是大市場。

積極引導直角坐標機器人升級,經過市場調研,張興華斷定直角坐標機器人接下來幾年仍然處於增長態勢,同時,也開始分層;部分高端客戶轉向SCARA機器人,部分中低端客戶進入價格競爭。所以,將來的直角坐標機器人,只有兩條路:升級到SCARA和極致規模成本。天太希望跟願意升級的那些公司積極合作,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張興華一直有一顆民族工業的心,最後他對整個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進行了展望:中國是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市場,中國的機器換人計劃,一定是用中國的機器人換人,而不是用進口的機器人;巨大的市場,再加上中國人的智慧和不懈努力,最後,一定是國產機器人進入千萬家企業用戶,就像計算機、機械裝備、數控機床等行業一樣;作為國產機器人的同業者,我們需要在機器人核心部件更下功夫,需要在合理競爭下有更多的協同合作,需要在細分領域的應用上更多的創新!中國機器人必將成為這個智能製造歷史時期的主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obotinside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十大名列前茅的智能手機組裝廠商解析
節卡機器人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

TAG:robotins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