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古大師皆愛梅

自古大師皆愛梅

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

是忠貞友誼的見證

是雅俗共賞的吉祥文化

梅花是花中四君子

鄒起奎以中國畫的顏料,運用中西結合的繪畫技法,既有西畫三維空間的厚重,又有國畫的氣韻生動,筆墨虛實結合,色彩冷暖相間,突顯出極強鄒派紅梅風格。鄒起奎創作的紅梅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樹榦用筆揮毫一氣呵成,水墨寫意,濃淡乾濕恰到好處,蒼勁有力,樹枝柔韌向上富有生機,疏密有致,他獨創的硃砂紅五瓣梅花,象徵五福祥瑞,點染黃色花蕊,使梅花顯得鮮艷明快,生動逼人。欣賞他筆下的整幅梅花作品,樹枝向上,繁花盛開,整棵梅樹呈立體生長,這種「立梅」的創作藝術風格,是他勇於創新和著重表達梅花精神的象徵。他獨闢蹊徑的畫梅技法,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積極向上的精神,給人以愉悅振奮人心的美感享受。「鄒派紅梅」是中國藝術界的一朵奇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高度,是近年中國藝術界少有的藝術成果。

一代偉人毛澤東對紅梅情有獨鍾。他一生戀梅、惜梅、品梅、詠梅,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日日起居見梅花」,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寓所旁有幾株挺拔的紅梅,百忙之中,毛澤東總會抽空賞梅,他尤其喜歡在雪天賞梅。他曾說賞梅能從中領略到梅花傲霜鬥雪、勁節挺立的風姿,主席紀念館珍藏和展出的毛澤東遺物中,有200來件生活用瓷,大多都裝飾著他喜愛的紅梅圖案。除了生活用瓷,連地毯、桌布、手帕等物,毛主席也偏愛梅花圖案。1966年1月,汪東興、吳旭君等工作人員從景德鎮帶回為主席預訂的瓷器回到北京。當新製作的瓷碗、瓷碟第一次擺上餐桌,毛澤東深感意外。碗、碟內外粉紅色的臘梅花栩栩如生,明艷動人。他非常喜愛這樣的雙面梅花碗。毛主席喜歡梅花,最出名的莫過於他寫的著名的詞作《卜運算元·詠梅》,另外毛主席還非常喜歡「聽梅」。《紅梅贊》這首歌陪伴他多年,飯前會後,或者在舞會上,他總是要點播一下《紅梅贊》。

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5周年,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懷念之情。鄒起奎特意創作以毛主席詞作《卜運算元·詠梅》命題的《詠梅》畫作,以此紀念,意義深遠。近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何香凝、傅抱石等都為毛主席作過畫,最有名的就是傅抱石代表作《毛澤東詩意畫冊》。2011年秋北京翰海拍賣公司以2.3億元的價格拍賣成功,是當年拍賣最貴的藝術品。鄒起奎以他無比精湛的繪畫技巧,極其鮮明的繪畫風格,大膽而穩重的構圖,瑰麗而明亮的色彩,創作的《詠梅圖》是難得的精品佳作,必將引起藝術界、收藏界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龍君 的精彩文章:

獨創國畫梅花「鄒派紅梅」

TAG:博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