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要養出「富孩子」?看看洛克菲勒家族是怎麼做的

想要養出「富孩子」?看看洛克菲勒家族是怎麼做的

騰訊財經訊 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 換句話說,祖父的財富延續至祖孫那一代時,通常是所剩無幾了。稅、支出、子女繼承和子女的子女繼承導致的財富稀釋,以及巨額財富所催生的不可避免的破壞效應,最終都會導致一個家族的財富萎縮。

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卻徹底顛覆了這種定律。 現在,這個美國家族已經進入第七代,擁有多達170名繼承人,仍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根據《福布斯》雜誌發布的數據,2016年,洛克菲勒家族凈資產高達110億美元,遠比第一代約翰·D-洛克菲勒於19世紀晚期創建美孚石油公司之後積累的巨額財富多。

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家族至今仍非常團結,未曾曝出過醜聞、不和、爭家產或類似悲劇。現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共有250多名家族成員是約翰·D-洛克菲勒和勞拉·賽麗絲提婭·洛克菲勒的直系後裔。

當然,從一開始洛克菲勒家族就非常富有。但是,阿斯特家族、范德比爾特家族和卡內基家族開始的時候也非常富有,卻沒有像洛克菲勒家族那樣捐贈數十億美元。5月份,佳士得拍賣行將拍賣已故大衛·洛克菲勒和佩姬·洛克菲勒收藏品,其中包括藝術品和貴重物品,拍賣價有望超過5億美元,甚至可能多達10億美元。拍賣所得收益都將捐給慈善機構。大衛·洛克菲勒在有生之年裡捐了10多億美元。

那麼,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有什麼秘訣嗎?

在一次罕見的採訪中,洛克菲勒公司的董事長大衛·洛克菲勒-Jr.(已故大衛·洛克菲勒之子)透露,自己的家庭已經形成了一套包含價值觀、傳統和制度的體系,該體系幫助家庭成員始終團結在一起,並保持了家族財富。對於任何試圖養出擁有良好金錢價值觀的孩子的家庭來說,這套體系都是很有用的。即使你並不富裕,該體系也會起到幫助作用。

他指出這套體系有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第一個是定期召開家族會議。

「我們一年召開兩次家族會議,比如說,聖誕節午餐時,我們會100多人擠在同一個房間里,」他說,「我們有一個家族論壇。當成員年滿21歲時,就可獲邀參加這些家族會議。」聚在一起時,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員們會共同討論家族方向、項目、新成員或其他和事業或重要里程碑有關的家族新聞。重要的是,每位參與者都會感覺自己是家族的一員,即便他(她)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女婿或媳婦。

大衛·洛克菲勒-Jr.指出,維護家族歷史也很重要。據報道,洛克菲勒家族部分是通過「祖宅」來維護家族歷史的。他們會齊聚祖宅,追憶祖先。「祖宅是我們都熟悉的地方,是一代一代人傳下來的,」他說,「我可以回到100年前我曾祖父生活過的地方,看看他是如何生活的,看看他的兒子以及他的孫子是如何生活的。」

大衛·洛克菲勒-Jr.認為,不再擁有一家家族企業也很重要。富有家族的很多糾紛都是從家族企業開始——誰應該經營家族企業,應該怎麼經營,以及誰應該受益,等等。自1911年以來,洛克菲勒家族就不曾再有過容易導致家族不和的家族企業。當年,根據反壟斷法,美孚石油公司被美國政府拆分成多家上市公司。由此,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從一家單一的大型企業轉移至數家上市公司。股票和金融資產持有,再加上一系列信託,都更容易將家族財富傳給下一代成員,同時不太容易引發金融爭鬥。

「當然,我們家族的財富源自美孚的石油生意,」大衛·洛克菲勒-Jr.說,「但是,家族企業並沒有讓我們在一起,並且坦率地講很多家族因為家族企業而分崩離析。我認為,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沒有會讓我們反目成仇的家族企業。我們擁有的是可讓財富在不萎縮的前提下從一代人順利過渡到另一代人手中的家族信託。但是,我們沒有核心企業。」

把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員凝聚在一起的是家族價值觀,尤其是慈善事業。各種各樣的家族基金會,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和大衛·洛克菲勒基金會,總共擁有超過50億美元的捐贈。家族成員被鼓勵參與基金會的事務,並幫助選擇提供捐助的正當理由。「每一項權利都意味著一種責任,每一次機遇都意味著一項義務,每一種佔有都意味著一種職責」,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家族信條之一。

大衛·洛克菲勒-Jr.回憶稱,年僅10歲時他第一次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在那之後,他會在周日拿到自己的零用錢,把一部分錢捐給教堂或用於其他慈善原因——就像約翰·D-洛克菲勒從自己的第一份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捐給慈善一樣。

「如果家族價值觀不再了,家族信條是起不了作用的,」大衛·洛克菲勒-Jr.說,「因此,我認為我們的家庭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去踐行這些價值觀。」(米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一周下跌13% Facebook股價未來會咋樣?
回顧貿易戰300年:美國曾讓日本迎來「失去的二十年」

TAG:騰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