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馬拉松運動員和長距離游泳運動員都是高消耗,體型差距那麼大呢?

馬拉松運動員和長距離游泳運動員都是高消耗,體型差距那麼大呢?

先說馬拉松選手——

馬拉松選手(或者說5000米及以上距離的長跑者)運動中最需要克服的力來自自身體重。有個說法叫,體重每增減1公斤,全馬成績就增減3分鐘。這個理論來自體重和能量消耗量的關係。體重減輕,能量消耗自然就少,那理論上消耗同樣的能量就可以跑得更快更遠。

日本某體育研究曾出過這組數據

當然這是種非常理想的狀態,只發生在你的馬拉松水準達到極致,而減掉的重量全部是脂肪(而非肌肉和水分)的基礎上,數據值也非常理想,參考性不大。

更好理解的解釋:如果你減掉跑步用不著的那份重量,自然成績會提高嘛!因而,馬拉松運動員上半身普遍偏瘦,但肩部、手臂、及軀幹核心的肌肉其實非常強大——高效的擺臂和長時間維持核心肌肉群的穩定可以極大的提升跑步經濟性,跑的更快更遠。

並且就算很瘦很瘦的人,他身體所儲存的脂肪,也完全足以支撐一個馬拉松所需要的能量供給。所以頂尖馬拉松高手也會儘可能的控制自己體重。

另外從身體構造的角度來說,腿長的人更適合長跑。這裡的腿長主要看兩個指標,腿長占身長比和小腿占腿長比。田徑教練選苗子,往往第一眼會看一個地方——肚臍眼的高度。肚臍眼越高,重心越高,腿越長,越有長跑的先天優勢。

理論上最適合長跑的「馬拉松人」,身高在168-172、體重在55-60公斤之間、腿長、小腿占腿長比例高——「長跑皇帝」格布雷西拉西耶、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丹尼爾斯·基梅托都正好完美符合。

而游泳運動員——

技術角度分析的話,游泳比馬拉松要有「技術含量」的多,很難簡單以「人高就游的快」來表示。我們先看更偏短距離的菲爾普斯,泳池當之無愧的GOAT:

193身高的飛魚,這腿似乎有點短——游泳要求在行進過程中身體呈直線(而非S形扭動),分叉(雙腿)越靠後自然越好。打腿要求的是小幅快速,大長腿在水裡就沒有優勢。

如果說田徑和游泳都是絕對速度的比拼,那田徑場基本上亞洲人很難和黑人抗衡,而到了水裡,相對腿短身型扁平的亞洲人劣勢就不那麼大,加上老黑並不擅長游泳,中日韓往往在泳池也能爭金奪銀。

但是,也很難說游泳運動員一定都是「小短腿」——身高1米98、更偏長距離的孫楊身材就很勻稱。

相比菲爾普斯可以算真·大長腿了。

長腿在游泳的出發、蹬壁轉身時佔有優勢。長距離游泳來回次數多,顯然會放大這一優勢。

相比身長近2米的孫楊,老對手朴泰桓身高「只」有1米83,在泳池裡這個身高算是小個子了。

相比馬拉松選手,游泳選手在水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大的多,對力量的要求遠高於馬拉松選手。因而長距離游泳運動員往往有著非常壯碩的身材,尤其是強大的肩部,加上非常完美的脂肪含量比,游泳運動員身材基本都壯而不膩,有著完美的倒三角,可謂是顏值最高的運動員了。

——這樣對比,馬拉松選手和長距離游泳選手區別自然身材上區別非常之大了:

理想的馬拉松選手,身高不要太高,170左右,體重55-60公斤,腿長尤其是小腿長,腳不能太大,精瘦但有力的肩膀和強大的核心肌肉群(線條倒未必很明顯)、肚臍眼位置高(身體重心高);

而理想的長距離游泳運動員,身高最好達到1米9以上,腿部尤其小腿不太長,大腳,壯實且寬廣的肩部,強大的核心肌肉群,驚人的臂展;

外形的區別外,馬拉松選手和長距離游泳選手內在比較相似的是:都有較低的體脂,極高的肺活量(通常7000ml以上),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少且有強大的分解能力。

那是否存在能兼顧長跑和長距離游泳,且外人看起來身材勻稱有料的?那應該就是鐵人三項選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享樂動 的精彩文章:

胖瘦不同,吃下去的食物,熱量會被百分之百吸收么?
他是中國頂尖健身教練,也是潘石屹私人教練,教你8分鐘訓練法!

TAG:范享樂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