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古代的詩人都喜歡喝酒,酒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為什麼古代的詩人都喜歡喝酒,酒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詩詞是中國的文化瑰寶,中國文學史上它在總是與酒相影相隨,這在於古代詩人大多數都愛喝酒,而且很多都會在詩中體現出來。那為什麼詩人們都喜歡酒呢?難道只是因為白酒的芳香濃郁、綿柔甘冽,回味悠長么,我看不盡然...

詩人們因為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大腦身心都處於興奮狀態下,擺脫了各種束縛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丟掉面具口吐真言而成就傳世佳作。高興時,美酒是他們快樂的興奮劑;痛苦時,酒是他們悲傷的忘憂水。酒激發詩的靈感,詩增添酒的神韻。詩與酒就交織在一起,而詩人與酒也結下不解之緣,從而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詩酒文化」。

李白又被稱為「詩仙」、「酒仙」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一生嗜酒,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稱頌和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古時的酒店時里,都掛著「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風流傳到近代。

杜甫喜歡飲酒的程度絲毫不亞於李白,郭沫若先生曾經作過統計,杜甫現存詩文1400多首,說到飲酒的有300首。國難家愁,壯志難酬。老年多病,孤獨漂泊,他只想借酒消愁,但實質上晚年的他因病斷酒,連借酒消愁都不能了,更是愁上加愁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僅以狂飲著稱,而且也以善釀出名。他為官時,分出相當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釀造。上任一年自慚毫無政績,卻為能釀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釀的過程中,他不是發號施令,而是親自參加實踐。

陶淵明的詩中有酒,酒中有詩。可他官運不亨通,當官和飲酒的關係卻那麼密切:其時衙門有公田,可供釀酒。他下令悉種粳以為酒料,連吃飯的大事都忘記了。後來棄官就無祿了,喝酒就成了大問題。然而回到四壁蕭然的家,還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蘇軾字東坡,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命和風度瀟洒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詞他的散文都有濃濃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樣,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為之銳減。

歐陽修是婦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記》,從頭到尾一直「也」下去,貫穿一股酒氣。無酒不成文,無酒不成了樂。天樂地樂,山樂水樂,皆因為有酒。「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所以說他們的詩有多好,酒就有多大的魅力。還記得我第一次喝酒時喝的是啤酒,覺得很苦澀很是厭惡,完全理解不了那些喜歡喝酒的人。但隨著聚會多了 喝的酒也多了,直到有一天突然就很想喝酒,我發現我開始喜歡上喝酒了,這就是酒的魅力

到出來工作後,要喝的酒就更多了 從啤酒到紅酒、白酒。剛開始接觸的白酒是坤沙酒,喝完後又辣又嗆,跟著他們說的去喝 也完全品不出所謂的醬香濃郁、優雅細膩、豐滿醇和、回味悠長。可它神奇的地方在於喝多幾次後,會令你懷念它,懷念從口裡到咽下去的感覺,越想感覺口就越干,這就是酒的魅力所在,能讓你愛上它

唉 其實我跟李白他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愛喝酒,都愛遊歷,一樣的有才,只不過我不會寫詩而已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孤獨殘酒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喝過的茅台「假酒」,看了保證嚇你一跳!
談談白酒釀造中的大小酒麴以及它們所代表的香型白酒,得知道

TAG:孤獨殘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