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扭傷的中醫急救法

扭傷的中醫急救法

文章來源/網路整理

導讀

扭傷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傷害,指肢體關節或軀體的軟組織損傷。扭傷部位表現為腫脹疼痛,皮膚呈現紅、青、紫等色。一般扭傷恢復時間較長,會影響到生活、工作質量,且看中醫如何急救。

扭傷的新傷出現局部微腫、肌肉壓痛,表示傷勢較輕;如紅腫、疼痛較甚,關節屈伸不利,表示傷勢較重。陳傷一般腫脹不明顯,卻常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反覆發作。扭傷部位常發生於頸、肩、肘、腕、腰、髀、膝、踝等處。

外敷

藥物:山梔子(研為粗粉)適量,以能包敷整個創傷面積、敷藥厚度約0.2厘米為準。

用法:將梔子粉以黃酒或白酒調為糊狀,平攤於紗布上,包紮傷處。一般2天更換一次。

梔子外敷治療扭傷消腫止痛快,簡便易行。但如有骨折者不宜敷用;敷藥後如局部瘙癢較甚,應停止使用。(中醫雜誌1964年第12期)

針灸

治則: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針刺為主(陳傷者可灸),瀉法。

處方:以局部和鄰近取穴為主。

扭傷部位:

01 踝部:解溪、崑崙、申脈、照海、丘墟

02 腰部:腎俞、腰陽關、腰眼、委中

03 腕部:陽池、陽溪、陽谷、外關、大陵

04 頸部:大椎、天柱、風池、後溪

05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肩貞

06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少海

07 髀部:環跳、秩邊、居髎、承扶

08 膝部:膝眼、鶴頂、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加減:

01各部扭傷均可加阿是穴;

02頸部和腰脊扭傷可加相應夾脊穴。

操作:

01各部腧穴按常規操作;

02在遠端部位行針時,應配合作扭傷部位的活動;

03陳舊性損傷可在針刺的基礎上加灸。

刺絡拔罐

取扭傷部位相關腧穴或阿是穴。先用三棱針點刺,或用皮膚針重叩出血,然後再加拔火罐。適用於新傷局部血腫明顯、陳傷瘀血久留、寒邪襲絡等症。

驗案舉例

劉某,男,10歲。因蹦跳不慎而致左膝及外踝部扭傷。患處紅腫、青紫疼痛,皮膚灼熱,按之痛甚,行走不利。

取陽陵泉、絕骨、丘墟、崑崙(均左),留針20分鐘。次日複診疼痛明顯減輕,步履較前便利,紅腫灼熱漸消。2次而愈。(章逢潤.針灸辨證治療學)

注意事項

01針灸治療軟組織扭挫傷效果良好。受傷後適當限制扭傷局部的活動,避免加重損傷。

02扭傷早期應配合冷敷止血,然後予以熱敷,以助消散。

03病程長者要注意局部護理。運動宜適度,避免再度扭傷。局部要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小兒推拿治療腹瀉,就是這麼神奇!
劉力紅闡述「傷寒」、「雜病」、「論」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