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960 年,中國人擁抱黑科技|大象公會

1960 年,中國人擁抱黑科技|大象公會

我拿著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說,逐個找出 1960 年父輩生活中的黑科技。




文|三三




大量的閱讀告訴我,改革開放前,外星人不會光臨中國。




《三體》的背景設定,一直讓我感到驚訝:文革年間,黨委書記忙著探測外星人,結果被一個專政對象的孩子鑽了空子,發出信號驚動了黑暗的三體文明。




這真是 21 世紀中國才能產生的科幻小說,它的主題已充分和世界接軌,充滿對人類的自我反思。作者的大膽設定,以及五花八門的黑暗元素,在三十年前不可想像。




我一直著手整理父輩的日常生活史,需要閱讀海量的回憶錄、檔案、書信日記。在這過程中,我極力避免把他們的過去整理成一本死賬,僅用單純的數字定義其生活水準。



生長於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人,應當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活的觀念。




今天來說說他們的黑科技體驗。




《三體》不屬於他們。我重溫了下中國當代首部科幻小說,堪稱人畜無害。《小靈通漫遊未來》(以下簡稱《小靈通》)成稿於 1961 年,首次出版於 1978 年。那時候,處在貧窮線下的中國人沒工夫構想恢弘的太空殖民戰爭,作者葉永烈把未來科技的進步全落在了吃喝拉撒上。




比起地球外的打打殺殺,用先進日用品來畫餅實在是解餓。當年這部書因其簡單敘述和生動畫面感,傳遍全國,幾乎成了我在小學應付暢想未來主題作文的素材庫。




葉永烈現已年近八十,他創作《小靈通》時卻還是北大學生,代表著那個年代想像力的峰值。



據他回憶,《小靈通》的知識儲備,最早源於他讀的兩部蘇聯科幻小說,一篇叫《射擊場的秘密》,一篇叫《奇異的「透明膠」》,裡面對未來工業產品的神奇描述構起了他的腦洞地基。此後,他在 1960 年參與了《十萬個為什麼》叢書的創作,密集接觸了科普知識。




如果你今天再翻這本小說,裡面暢想的未來願景估計會令人不舒服,比如「人造大米」「人造蛋」「人造肉丸」、靠「植物生長刺激劑」催熟的超大西瓜。還有,填充滿屋的塑料傢具和製品。





?《小靈通》對塑料製品充滿樂觀預期




這不是葉永烈的錯,因為當時的人們就是這麼乾的。



最初還是《小靈通》中五花八門的人造食物提醒了我。旅居海外的漢學家葉維麗,童年隨父親葉篤成在新華社機關度過。她曾回憶 1960 年前後所吃到的「人造肉」,是機關食堂供應的食品之一,有紅有白,卻味同嚼蠟。看當事人的描述,那真的是嚼蠟。




我繼續以「人造肉」為關鍵詞檢索報刊,發現北京某肥料廠在 1958 年 7 月首次試製成功了人造肉,製作原料是稻草中的五碳糖和廢棄菜葉培植成的一種食用酵母。這次偉大的試驗被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受到表彰。媒體同時宣稱這種肉蛋白含量高,可以彌補身體不足,甚至能治病。





?《小靈通》插圖:一桌由人造食品組成的宴席



但人造肉還是在報章上沉寂了兩年。1958 年,地里呈現出一片糧食豐收的景象。敞開肚皮吃飯的公社社員們無暇琢磨人造肉的好處。不過,飢餓隨後就到。當官方意識到食物短缺時,人造肉被寫入紅頭文件,成為困難時期官方指定的「代食品」的品種之一。




「代食品」聽起來十分高級,應該有來自流水線的穩定品控。追溯起來,正版代食品的製作工藝發跡於德國軍隊,人造肉是其中一種。當時的德意志資源並不富饒,但軍需日益膨脹。




微博上的 @戰爭史研究 老師曾專門做過考證:德國人造肉的配方主要是澱粉:將煮熟的大米磨碎,摻入羊油和豌豆粉,然後壓製成肉塊的模樣。聽起來它更像今天的午餐肉。




感知饑饉的最直觀指標之一就是味覺。對我而言,午餐肉完全可以擺上餐桌。雖然它不是高級食材,但和重口味的重慶火鍋搭配,或是放在對新鮮度無要求的炒飯中,味道都可以接受。




我把午餐肉的比喻講給我姥姥聽,她皺著眉冷笑又搖頭。




那是你沒挨過餓。




我的味覺豐富度在上輩人面前自慚形穢。之後幾天,我在檔案館陸續發現幾份人造肉的配方,發現 1960 年中國的人造肉工藝確實是大打折扣。此時,稻草和菜葉也難以獲得,北京的人造肉是使用酒精廢液和雜草放在高溫下生出的菌霉培養,生產出的實際上是一種菌糊,澱粉感極強卻又質地粗糙。




至少它給吃過新華社食堂的幹部們留下了黑色的印象。




我並沒有迅速合上《人民日報》,反而在往下翻的時候發現,當時的選題門檻如此之低,農林水產的推廣也可以佔據版頭社論。而標題中湧現出大量的生詞,除「人造肉」外,還有「小球藻」。



小球藻被研究者認為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人民日報》曾力推小球藻的營養成分,但是作為豬飼料的添加劑而言的。到 1960 年,生豬飼養數量驟降,小球藻開始被考慮作為口糧替代品。





?《人民日報》首次力推小球藻,並專門刊發社論




原來這種浮生植物變身為新興科技,是糧食部門的同志們開發智力的結果。



1960 年的冬季,全國的培養皿都裝著這種綠色浮游生物。季節給了我提示:缺糧年代的冬天是最難熬的,低溫之下人們無法種植收穫,也很難在室外找到動植物。




普通家庭也加入了黑科技試驗行列。不過,為了讓廣大群眾能上手操作,小球藻的製作工序被簡化到最低限:用 1-2% 的稀釋人尿放入瓶罐培養即可。不少家長讓孩子們在餐前喝一勺人尿提取的小球藻,相信能維持人的基本營養需求。




雖然間接喝尿的體驗讓人不免作嘔,而且還有中毒風險,但河南中醫研究所留下了一本單位史,裡面將一種小球藻餅乾列為 1960 年的成果之一。不少職工回憶小球藻的口感還不錯,味道應該接近粗製的美好時光海苔了。




如同午餐肉一樣,拿任何現代食物作類比,都無法精準描述父輩們當年吞下黑科技食品的體驗。想到這,我不得不暗暗佩服他們。




回翻 1960 年的《人民日報》,超聲波也是一個高頻詞。傳媒鼓勵超聲波的背後,有著宏觀背景:由於經濟困難,勞動力又停工,官方推動「技術革命、技術革新」運動,鼓勵每個人貢獻科技發明,提高生產。




?1960 年雙革運動宣傳畫




但超聲波這個名詞對多數工人來說可能超綱了。當時的科普書中提到,超聲波是超高頻的聲音,用超聲波提高生產效率,就是用其振動產生的能量做功。




因此,這是一個幾乎與日常生活隔絕的關鍵詞,它直接被插入到父輩們的世界。我可以直接用這個詞勾起老人們對特定時間的記憶。果然,他們的回憶共同指向了一個樣板。




1959 年底,北京一家染料廠的工人在中科院指導下,製造出最為低廉的簧片式超聲波發生器:把剃鬚刀片嵌在一端被砸扁的鐵管里,用高壓水噴入鐵管使刀片高頻振動,即可產生超聲波。




進入 1960 年,超聲波技術被立刻上報、推廣。於是,這個超綱辭彙迅速上了全行業工廠的熱搜,從粉碎、加熱到去污、乳化甚至修築大壩,超聲波被要求應用到一切可以用到的地方。





?科學家回憶錄中有關超聲波的都市傳說




結局可想而知,超聲波運動在 1962 年被果斷叫停。因為任何高壓水噴到刀片上引起的振動,在水中都能攪得波瀾壯闊。




不過這幅壯觀的畫面足以為這個善意的謊言打圓場了。




1960 年結束了,雖然它使不少人的餘生都對某些特定食材反胃,同時生態不友好的人造工業逐漸遭到摒棄,但這些卻構築了上世紀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最大意識形態。




如果說黑科技有什麼正面遺產,那應該就是人工降雨。




1958 年 8 月,吉林率先試驗成功飛機播撒乾冰降雨,吉林省氣象局受到表揚。1959 年下半年起,各地相繼成立了「人工控制天氣委員會」,開始系統性研究布置消雲和降雨工作。這項技術一直應用至今。






你的父母或長輩是否親歷或參與過以上種種黑科技?若有興趣,你可以回去照著本文的關鍵詞訪問他們,讓他們去描述對黑科技產品的感官體驗,並發到後台。




注意,請不要對他們的話做任何改動。我會選登一些真實的記錄,給各位分享。




參考文獻:


瀋陽市蘇家屯區委關於大搞澱粉和代食品生產的方案,《蘇家屯黨史資料》第 3 輯,2005


代食品的研究,《河南省中醫研究所史 1959-1982》,1985


王永明,回憶汪清縣吃代食品的情況,《汪清文史資料》第 6 輯,2000


應崇福,《超聲波原理及其應用》,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59


王傳超,《大音希聲:應崇福傳》,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熊衛民,1960 年的超聲波化運動,《科學文化評論》,2014






我是三三,這是大象公會「我們的父輩」專題首篇正文。我會定期更新有關父輩日常生活史的話題,也包括你提供的故事。想了解我的父輩日常生活徵集計劃,請點擊

《父輩的另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涉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這位女性的癌細胞,先被寫成書,又被改編成電影|Nature 自然科研
被音樂界推崇的義大利古董小提琴,要被科學趕下神壇了嗎|Nature 自然科研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