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個中國新汽車牌子 但不狂砸200億真能成功嗎?

又一個中國新汽車牌子 但不狂砸200億真能成功嗎?

SF Motors?對於這個新興新能源品牌的初印象,教授腦海浮現了不少品牌,例如近些年大紅大熱的特斯拉,以及因為夢想「窒息」了的樂視汽車(法拉第未來),或是中國市場眾多的「新人」們。這個總部坐落在美國矽谷的企業,我們應該了解什麼呢?又如何評價呢?

了解SF MOTORS

SF Motors公司是在2016年1月在美國矽谷正式成立,從事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等,目標是全球電動車市場,並在2017年分別在美國密西根大學以及中國北京設計研究所。

這樣一個「從零開始」的企業就必須吸收資源,所以2017年10月收購了由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任CEO馬丁艾伯哈德創立的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在全球引起了一波轟動,畢竟這已經不是「蛇吞象」的範疇了,就像是一個小學生讓一個教授幫他做事一樣。

此外為了解決製造問題,它還收購曾經代工悍馬H2和賓士R級的AM General位於印第安納州的一座工廠,而國內工廠定址在重慶。

作為電動車最關鍵的動力系統,SF MOTORS曾收購提供電動驅動技術給特斯拉的ACP公司,可惜的是可能由於價格問題收購失敗,但這不影響它繼續在海外各地建立研發中心。

如此一來,相信大家就對SF Motors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了,一個立足全球、通過買買買全球造車的新型智能電動車企,怎一個「財大氣粗」可以形容?

對於資金的部分就不得不說它的來源了,它是小康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也就是SF Motors就是靠著國內資金在外打拚的「拼一代」,所以嘛SF motors將中國作為主要市場之一。並且小康股份作為「背後的大老闆」,在國內也有為SF Motors出力,例如旗下金康新能源就在2017年1月獲得了發改委核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並獲得了生產資質,未來國內外工廠總計能實現20萬輛的年產量。

前路艱巨,學習特斯拉是出路?

可以說SF motors很拼,設立海外中心依靠外部科技來源,在國內統籌為生產作準備。雖然拼,但教授依然要潑一盆冷水,畢竟在新能源造車這一路上已經有太多例子。

樂視汽車(法拉第未來),當時以賈躍亭為主導建立,和SF Motors一樣在美國建立總部,甚至豪砸200億在國內建立工廠,當時隱隱有BAT並駕齊驅之勢的它,依然因為資金斷裂而流產,如今更是多次傳出停工的消息,甚至賈躍亭本人也上了「失信人名單」,成為了「老賴」。畢竟從零開始,需要的資金可以超乎我們任何消費者的想像。

不同於騰勢這類傳統汽車而來的新能源品牌,SF Motors是零開始。騰勢這一類型品牌,背後是有豐富研發汽車經驗以及生產經驗的比亞迪以及戴姆勒,所以它研發成本絕對要比這類品牌要高。

小鵬汽車,又一個新入行的成員。它可是暫時而言比較成功的新品牌,並不是PPT造車真正做出了產品。但可惜的是,即使有肇慶工廠的它也沒法擺脫「產能」以及「銷售渠道」這一尷尬局面,需要與海馬汽車進行合作共同生產銷售。在未來的SF Motors中,這也是它必須面對的難題。

銷售、產能、資金以及經驗,這些問題估計就已經能壓到SF motors喘不過氣,但事實還有一個問題:品牌。新興品牌要想打起知名度,花錢如流水的品牌營銷並不可少,這或許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更何況SF motors是一個有國產背景的品牌,哪怕背後是矽谷DNA中國消費者都容易對其產生誤解。所以在中國諸多的新能源品牌中,多半是以原品牌作為營銷,例如傳祺、寶駿,又甚至是國外的寶馬。

這些問題,特斯拉均遇到過,不過特斯拉可是一個甚至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的企業。燒錢燒錢,這已經是它的常態。特斯拉最為聰明的一點是「期貨」化,它比起對手更低售價的產品,其實就是一種「期貨」,前者低產量小幅度虧錢但獲取大量的市場,後期由於技術成熟價格降低而大量鋪出市場獲得利潤,這樣的策略我們的小米也是將其學習得淋漓盡致,未來SF motors是否會這樣?這還真的不好說。起碼如今的它依然是概念車狀態,首款車型需要2018年底才能在美預售。

SF motors的道路可謂相當艱巨,資金或許是它最大的問題。不過就以如此「拼」的品牌而言,在海外利用先進資源在國內發展經濟,可以說是一種「反哺」國內勞動力市場,也為了我們國內消費者帶來和國外一樣先進的產品,是值得鼓勵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車教授 的精彩文章:

汽車界奧斯卡,最佳實力獎我會給這個5萬級的SUV!
值得回味的好車太多,教授都看哭了……不看真的會後悔!

TAG:玩車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