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摘桃花換酒錢

又摘桃花換酒錢

之前的那篇不小心誤刪,重發一次,順道標個原創,略有改動。

於是我不再唱歌

 於是我不再唱歌

旅行團樂隊 

00:00/04:55

春三月,宜踏青,看花,參禪。

第一次聽說「桃花節」,是大三。那時候很喜歡桃花,就興沖沖地和坤哥、道長相約郊野公園看花。一路波折,終於到達。不出意外,人比花多。逛了一圈之後就餓了,果然光有花看還是不頂用。好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吃的,於是就地買些小吃果腹。之後信步閑逛,有緣得入筇竹禪寺,感嘆於古人巧奪天工塑五百羅漢之餘,亦被寺內那一株盛開的古梨所傾倒。

去年春天,二月十四日,忽而興起,便與某個自稱「靜靜地帥」——山哥乘興而來,看花、拜佛,靜坐、扯淡,後步行下山,盡興而返。

今日重來,除「靜靜地帥」外,同行多了宮師兄。仍是看花、拜佛、靜坐、扯淡。在桃花下吃了一頓午飯,花香伴著飯香還有遠處飄來的臭豆腐「香」,竟頗有後現代主義的味道。宮師兄請喝茶、吃蘇子糖,直吃得「靜靜地帥」喜笑顏開。

寺內有素食、涼米線,但無緣品嘗。一個對筇竹寺心嚮往之的朋友問:「有沒有漂亮女施主請吃涼米線?」答曰:「無。」我猜漂亮女施主都到隔壁的公園看桃花去了,春天來了,大概都想趁機走點桃花運。不過就我個人現身說法,以後但凡是有人騙你說來「桃花節」看完桃花會走桃花運,你儘管提你40米長的大刀去砍他!還可以讓他先跑39米,免得說你欺負他!為啥?你看我來了這麼多次,何曾有過半點桃花運?不可信的,真是氣死我了,呸!

話說回來,就算真有人請吃,我也要認真考慮一下。因為佛家講求「福報」,在此等靈隱古剎吃一碗涼米線,怕是會有大大的「福報」。正所謂「吃一碗胖三斤!」如此想來,還是不要了,無福消受啊!——唉!我又開始無厘頭飈爛話了。罪過罪過!

有花

有寺

有佛法

有茶有友,閑飲東窗

沒有美人

說回桃花。

明--文震亨--《長物志》有載:「桃為仙木,能制百鬼,種之成林,如入武陵桃源,亦自有致,第非盆盎及庭除物。桃性早實,十年輒枯,故稱「短命花」。碧桃、人面桃差之,較凡桃更美,池邊宜多植。若桃柳相間,便俗。」

桃樹分為果桃和花桃兩大類,果桃以結果為主,花桃以賞花為主。文震亨提到的碧桃和人面桃。都屬於觀賞品種,因此「較凡桃更美」。人面桃的名字,源於崔護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一場才子佳人在桃花盛開時浪漫邂逅,可惜竟無下文,徒留千古嗟嘆。

關於桃花,古人留下許多詩句。《詩經·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句子;白居易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同時代的劉禹錫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一句。就我個人而言,除了崔護的《提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句,比較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我想大多數人第一次知道這首詩是來自周星馳先生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吧,電影中的唐伯虎家境顯赫,經過一系列考驗,最終抱得美人歸。但歷史上,唐寅一生並不順遂,功名不顯,其後便學陶淵明隱居。也是因為陶淵明,後世多以桃林比喻隱逸文化。《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個隱士的樂土:溪水清美,溪邊桃花盛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隱著一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世外家園……歷代都有許多人,出於某種原因,選擇了遊離於主流文化之外,超然出世,走向山野,尋找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在這首《桃花庵歌》中,唐伯虎寫出了他的瀟洒不羈與淡泊通透。我大學的時候練字,買過他的《落花詩冊》字帖,他的行書功力深厚,飄逸瀟洒,很是漂亮,果然是字如其人!

唐伯虎《落花詩冊》書法

桃用途頗廣,中醫有桃花、桃仁入葯。中醫經典《普濟方》記載有「桃花酒」:於三月三采桃花,以酒浸漬,有除百病,好容色(一雲益顏色)之功。至於真假,有待考證。

《太平御覽》引《典術》記載:「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令作桃人、梗著門以壓邪,此仙木也。」所以如果怕鬼,或者是看鬼片的時候,可以來兩口桃花酒壓壓驚先。

今日故地重遊,頗多感慨。可能是來得晚了點,寺內梨花已凋謝過半。雪白的花瓣落在石階上,忽然想起那句「階前去年雪,鏡里舊時人。」是的呀,花還在開,寺依然在,那時候看花閑談的少年卻已經走散。幸得山哥與宮師兄相伴,才不至於那麼興意闌珊。

弘一法師—李叔同有《落花》一詩:

紛,紛,紛,紛,紛,紛

惟落花委地無言兮,化作泥塵;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長逝不歸兮,永絕消息。

憶春風之長暝,芬菲菲以爭妍;

既乘榮以發秀,倏節易而時遷。

春殘,覽落紅之辭枝兮,傷花事其闌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遞嬗兮,俯念遲暮。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

人生之浮華若朝露兮,泉壤興衰;

朱華易消歇,青春不再來。

哎呀,古人傷春悲秋還真是常態。

想來也是,何處無花?何處無寺?大概只是少了像我們幾個這般的閑人吧。

記起汪曾祺先生《人間草木》里的幾句話: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

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

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明年還有沒有機會再來?又是和誰一道呢?不知道,我還沒有參透。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於戊戌年二月初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爛話王 的精彩文章:

TAG:爛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