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品田:中國傳統工藝思想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視野中

呂品田:中國傳統工藝思想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視野中

呂品田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兼研究生院院長

中國人把巧妙的心思稱作「匠心」,把卓越且不同於一般的巧思巧構譽為「匠心獨運」。匠作與智慧是緊密聯繫的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的精微大義,寄蘊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的宏大而整飾的思想體本系中,並因此貫徹著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基本精神。

在中國傳統哲學的世界圖景中,自然(天道)與人(人道)是相通一體的,都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洪流(道)的顯發;一切自然和文化現象皆以「道」為本體,皆遵循宇宙生命運動的普遍規律。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宇宙觀,這種「天人合一」的精神覆蓋了古代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國人的認識基礎和思維框架。中國古代有關工藝本體、工藝創造、工藝美學的見解,自然也在這種宇宙觀的視野之內

「道體器用」的本體觀

髹漆印章盒

中國傳統哲學對道器、體用等範疇的認識,規範了傳統工藝思想的本體觀

就世界的宏觀結構而言,中國人認為工藝造物是宇宙本體的一種現象。「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作為宇宙生命運動普遍規律的「道」,無形卻表現於有形;其訴諸形質的顯發便構成具體事物,這就是「器」。有如車室皿器之類的具體事物,一切工藝造物皆屬於「器」。

基於對宇宙本體和現象的宏觀把握,傳統體用論主張「道體器用」,即以道為體(本體),以器為用(現象)。對工藝造物,古人常以「器用」相稱,便是把它理解為一種現象性的存在。

「道」雖無形卻表現於有形,而「器」就是道訴諸形質的具體實物。以道為體,以器為用。作用於人的「道」不僅指道本身,還包括具體到器物上的功用。器物除了日用,也成了弘道的載體。

談道用器,而工藝本體不可避免地會染上強烈的政治和社會倫理色彩。

中國傳統哲學一貫強調道器為一、體用不二,主張本體與現象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在中國人看來,雖是現象性的「器用」,工藝造物卻決然不是脫離宇宙生機系統的自為自在的東西。它被嵌定在一個生命機體的關係網路中,像其他社會事物一樣,擔負著體現包括自然和人文在內的宇宙之「道」的神聖使命。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主張順乎自然,物以載道,器以象生,表現出重道體、講關係、求和諧的傾向,都是這種宏觀本體論的反映。

就世界的微觀構成而言,中國人則把工藝造物的妙用視為宇宙大道的具體現身。在傳統體用論看來,現實中具體事物的體用關係,表現為實體和作用的關係,即所謂「器體道用」。

清時鎖具

也就是說,「器」是具體事物的形質之體,而「道」則是扶持該形體的妙用之基。例如,以車為體,則以乘為用;以器為體,則以貯為用。這種意義上的「用」,並非一般地指事物的形、色、質、構等客觀屬性,而是「其用必以人為依」的對人而言的作用或功用。

顯然,落實到具體事物上的「道」,並不是那種大而無當的、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種關懷人生的、切實而具體的功用。誠因如此,中國古代一位哲人直言:「百姓日用即道。」

傳統哲學在具體事物上揭示的體用關係,正是中國傳統工藝主張致用為本、重己役物的理論依據。所謂「開物成務」,所謂「備物致用」,所謂「立功成器」,都是要求工藝造物以其實際效用利益天下人生。這種重實踐、貴人事、尚功用的本體,是中國傳統工藝思想彌足珍貴的內涵。

吉州窯天目盞

應該指出的是,以人為依據的「用」,不盡然是便利實用的物質功能,還包括成就理想人格的教化作用。就造物對人的全面佔有要求和文化本質的充分實現負有責任而言,這種物用論是深刻的。當然,這也可能出現過於強調教化之用的傾向。

正如古代理學家所聲稱:「天下無一物無禮樂。且置兩隻椅子,不正便是無序,無序便乖,乖便不和。」作為中國古代社會意識的一個側面,對工藝本體的認識,不可避免地會染上強烈的政治和社會倫理色彩

「合以求良」的創造觀

《考工記·弓》

有關工藝創造觀的原則性闡述,可見中國最早的工藝典籍《考工記》。書中指出:「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意思是說:工藝創造,勢必涉及時間節氣、空間地理、材料物性和行工技藝四項因素。只有綜合把握和利用它們,才能夠獲得精良的產品。

顯然,這是對造物原則的闡明。那個要求綜合時間、空間、原料和加工諸因素的「合」字,是造物活動的關鍵。體其精神,不妨把這一原則概括為:合以求良

弓箭實物

從終極理論依據和內深思想意蘊來說,「合以求良」無疑是「天人合一」精神的演繹和體現。它顯示出一種全面把握、協調宇宙萬物相互關係的高遠意圖。就技術內容而言,這一原則昭示了中國傳統工藝創造觀的一些有積極意義的具體思想主張。

結合《考工記》書中對制弓工藝的具體論述,我們可以對「合以求良」作幾方面的理解:

其一,主張生產時空與自然時空順應不悖,以求造物與造化溝通交流。例如,冬天宜剖析弓干,春天浸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成;弓材以燕地牛角、刑州的弓干為好。

其二,主張行工技藝與物材性理順應不悖,以求人工與天工和諧統一。例如,剖析弓干務必順其木理,剖析牛角則不要歪斜;弓的表裡漆痕應該自然相合,如同人的手背過渡到手心的紋理。

再則,要求器物文質與人格身心順應不悖,以求物理與人文配合無間。例如,弓制應各因使用者的體形、意志、血性氣質而異。倘若這些方面都做到了,也就是「合」了,那麼造物活動就能取得圓滿的結果。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考工記》中的這段話,是涉造創造主體的經典之言。通常人們多從英雄創世論的角度去理解,以為強調百工的事業都是聖人開創的。其實還有一層深意,即靠智慧去開發物利、憑技巧去體現智慧的創意。工匠是世代以此為職的人。工匠要像創業的聖人那樣,以智慧去創造,用技巧去體現,達到「知行合一」「得心應手」的境界

《考工記》中「弓」的圖解

按古人的觀點,創造性的智慧是能上知天時、下識地理,中盡物性,通照人事。而傳說中的創物聖人,如始作八封的伏羲、發明耒耜的神農、開創絲織的嫘祖,都是富有創造性智慧的原始匠師。標樹聖人意在標樹智慧偶像和藝事楷模,希望工匠世代追摹,成為造物領域的聖人。

「合而為良」的審美觀

楊金榮作品六代圈椅背板的山水紋與淺浮雕龍紋圖案

尋繹中國傳統工藝思想,如果可以將其創造觀概括成「合以求良」的話,那麼不妨將其審美觀歸納為「合而為良」。

中國古代論工論藝,總強調「盡善盡美」「形神兼備」「文質彬彬」「得中合變」「質則人身,文象陰陽」「巧而得體,精而合宜」。從中反映出以「中庸」為度,以「合度」「合宜」為理想境界的工藝審美觀。

所謂「合度」「合宜」,乃是物質因素與人文因素、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外觀形式與內涵意蘊、裝飾紋理與質地結構、人工意匠與天然情趣等關係,在器物上達到有機統一,和諧交融。顯然,這種審美觀與整個中國傳統美學精神是一致的。

木版水印

尊奉「中庸」審美法度的中國人,歷來反對走極端的藝事作風,鄙薄脫離實用、缺乏意蘊、悖反物理、刻意雕飾的品物。但凡合度、合宜的作品,則被贊作「造化之功」「天成之作」或「巧奪天工」「鬼斧神工」。

勤勉睿智的中國工匠,始終遵循傳統工藝思想,在造物實踐上貫徹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創造了別具一格、風範高雅、魅力永恆的工藝美術樣式。

總結中國傳統工藝的歷史創造,它表現出和諧性、象徵性、靈動性、天趣性、工巧性等與特定工藝思想相關的美學個性。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重視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相互間的關係,主張「合」「和」「宜」。對這種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國傳統工藝呈現高度的和諧性,它體現為外觀物質形態與內在精神意蘊和諧統一、實用性與審美性和諧統一、感性關係與理性規範和諧統一、材質工技與意匠營構和諧統一等四個方面

棠溪寶劍,古有「君子配劍」的說法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重視造物在倫理道德上的教育感化作用,強調物用的感官愉快與審美的情感滿足的聯繫,而且同時要求這種聯繫符合倫理道德規範。受制於強烈的倫理意識,傳統工藝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藉助形制、體量、尺度、色彩或紋飾等喻示倫理道德觀念。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主張心物統一,要求「得心應手」「栩栩如生」,促使創造主體的生命性靈在造物上獲得充分的體現。中華傳統工藝一直在造型和裝飾上保持著「S」形的結構範式。這種一波三折的結構範式,富有生機盎然的韻律和循環不息的運動感,使中國傳統工藝造物在規範嚴整中又顯變化活躍、疏朗空靈之性。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理材」「量料取材」「因材施藝」,要求「相物而賦形,范質而施采。」中國傳統工藝在造型和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利用或顯露材料的天生麗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傳統工藝造物多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意味和情致。

中國傳統工藝思想還講究和重視加工技藝。豐富的造物實踐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具有的審美功效和社會意義,並著意在兩種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理想境界:一是順天然去雕飾,一是盡精微窮奇絕。

原文題目|中國傳統工藝思想略談

文|摘編自《必要的張力》 重慶大學出版社

圖|《考工記》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其餘均來自《中華手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手工 的精彩文章:

尋找手藝世界女子力

TAG:中華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