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白銀連環殺人案」引發的思考

由「白銀連環殺人案」引發的思考

最近在網路上備受關注的「白銀連環殺人案」已於昨日上午10時在甘肅省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審宣判,法院最終判決被告人高承勇死刑,被告人當庭表示不上訴。整個案件從第一起命案「小白鞋案」始發、偵破到現在一審宣判,時間跨度從1988年到現在2018年經歷了只能整整30年。這不僅僅是一個懸案的告破,它還告慰了11位被害人的靈魂,安了被害人家屬的心,也是我國在法治建設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整個案子簡單說來就是被告人高承勇在1988年到2002年之前,用大致相同的作案方式(比如頸部被切開、身體被銳器刺傷多處、部分身體器官缺失等)殘忍殺害了11位女性,其中部分女性被強姦,而年齡最小的僅有8歲。就這樣簡單一句話的背後卻飽含了11個家庭的辛酸血淚,拿「小白鞋案」來說,在被害人死後,其家裡30年沒過過春節,父母反目離婚老死不相往來、奶奶終日以淚洗面、弟弟得了抑鬱症自殺,另一個要好的女孩也得了抑鬱症而精神失常,哥嫂的生活也陷入僵局。這讓我們感嘆被告人殘忍、罪有應當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考慮該案牽連出來的諸多方面。

一、案件偵破征程漫漫,新興技術讓真兇無所遁形

從1988年第一起命案發生後到2016年案件告破,期間28年案件都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突破。有人分析原因之一就是受當時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後來的事實告訴我們確實如此。2016年3月,當時針對此案專門確定利用新科技手段對原有生物物證再利用的主攻方向,加強了科技攻關力度,案件不久之後即告破。可以說,在這過程之中,科學技術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從小就知道科技的好處,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經典,而這個案件卻直截了當地用現實告訴了我們科技真正的強大之處。

二、案件終結,時間告訴我們,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善惡終有報。案件到現在三十年,跨越兩個世紀,雖然過程曲折,但是案件至少有一個結果,因為這總好過成為又一樁懸案。判決最後是死刑,這在我國的刑罰上已經是極刑了,這樣的結果從法律層面來說是被告人高承勇應得的,也算是法律給了11位被害人及其家人一個答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而另一方面,從情理來說,雖然判決被告人死刑了,可是這對於給被害人家屬造成的傷痛,卻是永遠也彌補不了。

三、到底誰才是受害者?

你痛,我也痛

隨著案件的告破和宣判,網路上關於被告人家屬和被害人家屬的爭議也越來越多。就現有網路上的新聞報道中都說,被告人高承勇在落網之後無比平靜,對什麼都表現的毫不在意,即使當初被帶到派出所訊問,即使面對自己的死刑判決。而自始至終問過的,就只有自己是否會影響到兩個孩子。部分網民們也對此表現分為兩種極端。一說高承勇一家享受了幾十年的天倫之樂,而那麼多受害人卻在痛苦中煎熬,且認為到現在被告人家屬一方也仍未向被害人表示歉意,覺得高承勇的家屬與其是一丘之貉,不值得同情;另一種說法大意即罪不及妻兒,且高承勇家屬並不不知情,也是受害者。雙方就此爭論不休。

對此,筆者不敢妄下斷言,只能說在敲打鍵盤時,心裡很沉重,感慨萬千,不知是為被害人及其家屬,還是高承勇的妻兒。

四、女孩,我該怎麼保護你

網路上的新聞報道中經常看到許多女孩失聯或者被害的消息,隨便一搜索這些字眼,出來的消息讓人眼花繚亂卻膽戰心驚,就筆者記憶中較近的「江歌案」、「章瑩穎案」、較遠的有女教師夜跑遇害、2014年的「少女黑色八月」(2014年8月,有至少5位年輕女性遭遇劫持、綁架、姦殺等厄運)等等。這些消息真的都不用搜索,就存留在記憶之中……而就是這冷冰冰的文字,其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和一個個溫暖的家庭,難以想像女孩們經歷了什麼,她們的家人又會是如何難過。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女孩被強暴的新聞,下面的評論中有人說「穿的少活該被強姦」「穿成這樣就該被強姦」的字眼,不禁想像如果那個女孩是評論者的姐姐妹妹甚至母親,該做何想法。之前有一個視頻片段,裡面展示的是比利時展出的女性被性侵時的衣物,大部分就是很正常的著裝,一條牛仔褲,一件白色T恤,暴露嗎?並沒有。不禁感慨,女孩何辜?就拿「白銀連環殺人案」中的被告人高承勇自己的話來說,就只是「那兩天就急得不成,覺得心裡慌,就要殺個人。」按照這樣的想法,他就殺人了,甚至一個8歲的苗苗也沒放過。而與那條評論相對的,讓人動容深感無奈的評論不禁映入腦海,「我用十幾年教會我女兒保護自己,你卻沒有教你兒子不要傷害他人。」

作為一名法科學生,下筆的初衷是想寫一篇專業的從法律角度對整個案件的評析,不知不覺就偏離了主題,於是就直接把文章的題目從「由『白銀連環殺人案』引發的法律思考」改為了現在的題目。再次提醒大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這句話在碰到諸如高承勇這樣的惡魔時聊勝於無,但是在平常預防身邊的小人時卻可能發揮重要作用。最後一句話可能沒用,但是還是不禁祈禱:

願世間每個角落不再黑暗

願世間每個善良的人都能得到善待

The End

作者:唐興琴(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生,公眾號運營人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刑事司法公益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刑事司法公益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