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稱王大封功臣,為何關羽聞聽黃忠拜後將軍後勃然大怒

劉備稱王大封功臣,為何關羽聞聽黃忠拜後將軍後勃然大怒

原標題:劉備稱王大封功臣,為何關羽聞聽黃忠拜後將軍後勃然大怒


劉備漢中漢中稱王后,返回成都,大封功臣。拜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賴恭為太常,黃柱為光祿勛,王謀為少府,廖立為侍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付出就有回報,所有人「皆進位有差」。——(《三國志-先主傳》)


一身是膽的趙雲僅獲封為翊軍將軍,趙雲遭冷遇,估計是他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勸進表之中的緣故。拜老將黃忠為後將軍,首先擔憂的是關羽的反應。劉備、諸葛亮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關羽會對此表示反對意見。此前,劉備入蜀,拜關羽都督荊州事。關羽獨當一面之後,性格中高傲自負的缺點不但沒有因為位高權重而有所收斂,反而愈演愈烈。對此,劉備、諸葛亮心中十分明白,但他們都選擇了視而不見。



這種無視,無形中更助長了關羽的惡習。史載: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馬超字)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三國志-關羽傳》)


諸葛亮不是趁此機會,責關羽以大義,反而是有意將關羽捧為天人。須知捧殺與棒殺,實異曲同工,皆害人不淺。諸葛亮回信吹捧關羽已是不該,關羽更不該得書之後「以示賓客」。關羽的表現,實在不敢讓人恭維。誠然,人無完人,如此責備前人,似太過苛刻。性格決定命運,如果關羽只是尋常人,他的性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會有多少。但他有劉備託付之重,必須時刻保持戒懼之心才可以。



聽習慣奉承的人,對手也會投其所好,關羽死於卑言甘詞,正是性格使然。現在拜黃忠為後將軍,不僅是劉備擔心關羽心底不服。諸葛亮也對劉備表示了心底的不安。提醒劉備: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可尚喻指。羽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劉備表示「吾當自解之」。劉備也沒有其他高明的辦法,只有狂拍關羽馬屁一途。



史載:先主為漢中王,遣詩(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平)、韓(信)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黃忠字),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關羽)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仆一介之士,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三國志-費詩傳》)


費詩的說辭,顯然是遵照劉備意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劉備的「吾當自解之」又與諸葛亮的「捧殺」有何異同?將關羽比作蕭何是劉備對關羽對症下藥,又言黃忠的功勞只是一時,拜其後將軍只不過是政治上的考慮。關羽與劉備情同手足,二爺情義為大,官祿等俗事皆為次席,劉備的意思就在於此,這才勉強解決了熄滅了關羽的怒火。


關羽既讀《春秋》,當明其中微言大義,念不及此,讀之又何用哉?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得閣主人 的精彩文章:

兩國互相往來,宋臣最怕出使女真,結局只能用這五個字來形容

TAG:一得閣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