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光逐影》:在光與影的世界裡盡情馳騁

《追光逐影》:在光與影的世界裡盡情馳騁

在光與影的世界裡盡情馳騁

——欣賞何傳真老師的《追光逐影》

文|汪向軍圖|何傳真

桐城攝影界的前輩何傳真老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又出版了一本攝影冊《追光逐影》,於是在QQ上給何老師留言:想求一本攝影冊,可以嗎?沒想到何老師馬上給我答覆:可以,下午來我家取吧,並留有電話。所以非常榮幸很快得到了這本攝影冊。何老師在攝影冊的扉頁上寫到:汪向軍先生雅鑒。我並不是一名攝友,可以說是攝影的門外漢。老師的這個簽名讓我有點臉紅。熟悉何老師,是因為我的母親,過去都是教師出身,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哥哥有部老式海鷗牌摺疊相機,現在成了古董,那時哥哥喜歡拍人像,當然那照片是黑白的,家裡還珍藏有幾十張,可惜已經發黃,母親看過哥哥的拍攝照片後,就提到同行何老師的攝影非常厲害,所以我懵懂的知道在桐城有個攝影老師叫何傳真,只是無緣一見,不過我熟悉了何老師那幅堪稱攝界經典的黑白攝影作品《神聖的手》。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與何老師結識,頭髮花白,面帶微笑,人看上去特別地和藹,容易讓人親近。可愛的何老頭,突然不知怎麼就冒出這麼一個不嚴肅,但很親切的稱謂。

這是一本精美的攝影冊,由中國藝術攝影出版社出版,薈萃了何傳真老師半個多世紀攝影生涯的精品力作,著名的畫家劉海粟大師為其題籤:何傳真攝影藝術。字肯定是早期題的,因為劉海粟已與1994年故去。大師的字與同樣是大師的攝影,產生的效果非同凡響,琴瑟合璧。攝影冊共收有37幅珍貴的照片,相信這裡的每一幅照片都是經過何老師精心挑選的。明暗、線條、構圖無不凝聚著攝影家的心血。這本攝影冊見不到次品。很難想像,有些珍貴的攝影作品,僅僅也就是低檔相機拍攝出來的。在這本攝影冊中,何老師把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和攝影技術相結合,變技術為表達思想文化和審美感悟的工具和手段,創造了一種具有當代文人情懷的創意攝影作品。攝影比繪畫要來得更直接,更真實一些。畫家用筆體現藝術,攝影家用暗箱。很奇怪的是,攝影家的暗箱表現的都是光的世界。顧城說,黑夜給我一雙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追光逐影》尋找的正是光、影的明亮之處。在這本攝影冊里,洋溢的是青藏高原的神秘氣息、彝鄉的美、酒坊油坊的香味、彝家老阿媽的笑臉還有興化缸顧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香味。

照片中所拍攝的地方都再普通不過,難能可貴的是,攝影家能用銳利的眼光捕捉普通中的一絲一毫獨特之處:一片土地、一座古鎮及至一個百年茶館。更覺可貴的是,攝影家還作了一種嘗試,藝無定法,為表達自己的審美理想,整個畫面形象都是把拆散的「零部件」重新組合起來,讓情節和情境的虛構形象給人以亂真的印象;現代攝影藝術與傳統繪畫表現形式的融合。上次在吳純傑老師家裡還有藥王寺的客堂,就親眼見過何老師的攝影嘗試作品,山在虛無縹緲間,人亦在虛無縹緲間,攝影家的高明正在此處。無疑的,視野就打開了。所以,在這本攝影冊里,我們能見到的就不僅僅是線條組合與排列,我們還找到了黃油布傘和老理髮店的回憶。呈現在我眼前的扳罾姑娘、縫鞋工、惠安女又無不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一本攝影冊的成功並不在於篇篇佳作,而在於能用有限的構圖體現更多的內容。象《山在虛無縹緲間》、《神聖的手》、《縫鞋工》這幾幅照片更具有厚重感。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何老師在拍攝這些照片的意圖:美麗並不是單純的自然風光,美麗是人以及人的活動,美麗是人與自然構成的風景線。除了攝影作品之外,陳志勇、齊太平兩位攝影師的序評,還有散文家許松濤先生作的後記,使這本《追光逐影》就更有味道了。

願何老師藝術常青,壯心不已,繼續在他光與影的世界盡情馳騁。

最桐城

「深度關注桐城分享桐城魅力」

人文桐城丨看 點丨鄉土桐城丨看桐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桐城 的精彩文章:

TAG:最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