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繁·多·奇 巔峰上的錢幣

精·繁·多·奇 巔峰上的錢幣

10-13世紀的宋遼夏金時期仍是以銅錢為本位的鑄幣體系,但是出現了銅錢與鐵錢並用、賤金屬(銅鐵)與貴金屬(金銀)並用、鑄幣與紙幣並用的複雜局面。

兩宋的錢幣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複雜的。它不僅幣材多樣,而且流通受地方性限制,錢幣面額又多,錢名稱也多。宋代最流行年號錢,兩宋的鐵錢是長期的幣制,四川一帶就是專用鐵錢的。北宋九個皇帝就改了三十五次年號,鑄了二十六種年號錢和三種非年號錢(宋元、聖宋、皇宋);南宋七帝,改二十次年號,鑄了十八種年號錢和三種非年號錢(大宋、宋聖、皇宋)。

南宋錢幣和北宋錢幣具有共同特徵,其質量之精、名稱之繁、品種之多、書法之奇,達到我國和世界古代鑄幣技術之頂峰,同時對遼夏金的幣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本期【錢幣小講堂】

仍是從鑄幣的角度

精選部分珍稀古錢

了解一下古錢幣的發展與變化

兩宋貨幣以銅錢為主,白銀、紙交子、會子和關子逐漸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年號錢、對子錢極為普遍,記監、記爐、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後世稱頌宋徽宗繼王莽之後又一鑄錢聖人。

【皇佑元寶】

公元1049年宋仁宗改元皇佑,按宋朝改元必鑄錢例制,應鑄造「皇佑」錢,但皇佑年號錢鑄行極少。

【建國通寶】

宋徽宗趙佶有建中靖國年號,但建國通寶僅有篆,楷小平對錢各一。

【聖宋通寶】

宋徽宗1101年始鑄,面文有行、篆二體,旋讀,均為小平,行書者光背,篆書背文」當伍」者時陝西當鐵五文行用,傳世極罕,堪稱奇貨。

遼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權,他們最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自產銅自鑄幣,仍以漢文為錢文。所鑄貨幣多不精,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契丹族人的經濟文化水平相對低下。

【天顯通寶】

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顯年間(927—936年)鑄。「天顯通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

【景福通寶】

遼興宗耶律宗真景福年間(1013~1032年)鑄,稀見。面文「景福通寶」隸書旋讀,光背。早年亦為遼錢大珍,近年陸續發現數枚,國內無拍賣紀錄,估計市場價格在20萬元左右。

西夏是我國西北部的一個強國,它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是西夏文,也叫「屋馱錢」;一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朝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西夏經濟文化比較繁榮。

【元德重寶】

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版式為折二型錢。錢文楷書,元德重寶直徑一般為2.7厘米,中間方孔邊長為0.5厘米。今存世僅有兩三枚,珍罕無定價。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曾統治過大半個中國。在鑄幣方面主要受南宋的影響,貨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開始用錢鈔,後來用銀鈔。

【天輔元寶】

天輔元寶是金朝開國皇帝金太祖(阿骨打)鑄造的方孔錢幣。鑄於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2年)。從歷史來看,金朝銅礦缺乏,早期財政錢幣緊缺,主要使用宋錢、遼錢,而當朝錢鑄量很少,故至今遺留極其罕少。

【天眷元寶】

天眷是金熙宗的第二個年號。金熙宗使用天眷這個年號一共三年(公元1138---1141年)

風險提示:

由於金銀紀念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在定價方面一般是溢價發行,不按幣面上的面額銷售。

本文信息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對信息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不可作為任何投資行為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業銀行零售銀行 的精彩文章:

百變多姿,說說金銀幣的形制之美

TAG:中國農業銀行零售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