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中國寫實肖像油畫創作的研究

對中國寫實肖像油畫創作的研究

對中國寫實肖像油畫創作的研究

2018-3-26

蔡智俊

《荒原黎明》艾軒 2006年

摘要:中國的油畫歷史已經有100多年了,自油畫傳入中國以來,我國各大油畫藝術家都在不斷創新油畫創作元素,以期通過油畫創作將中國特色文化和中國本土元素融入到繪畫作品中去。其中,中國的肖像油畫在近些年來不斷湧現出了大量的精品,這些肖像油畫都注重寫實,強調錶現生活,很多作者在進行創作時都融入了較多的創新手法,使得我國寫實肖像油畫的創作不斷發展,並取得了諸多的成就。

關鍵詞:

肖像油畫;寫實;風格化

《秋風掠過荒原》艾軒 2010年

前言:油畫產生於15世紀,其作為一種視覺衝擊力較強的繪畫品類,在近、現代備受廣大繪畫藝術家的青睞。中國的油畫起源較晚,對油畫創作的精品較少。然而,中國的寫實肖像油畫在近些年卻出現了多幅名作。如《荒原來風》、《野草在風中搖曳》和《秋風掠過荒原》等。肖像油畫作為一門獨立的畫科,在中國傳統藝術的滲透下更偏重文人意味,其繪畫風格充分融合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野草在風中搖曳

艾軒

2003 油畫

一、寫實肖像油畫探索中更深層次的表現

中國油畫的高速發展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油畫在近30年的發展中不斷追求本土化的美感,很多老油畫藝術家不斷創新創作思想,力爭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風格。其中,寫實肖像油畫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與西方的油畫作品相比,中國寫實肖像油畫無論是繪畫手法上還是創作理念上都有明顯的差別。

劉熙載在晚年作品《藝概》中表現出了多種美學矛盾,這些矛盾的交織成就了中國寫實肖像油畫的美感。「詠物」與「詠懷」便是其中之一。這部繪畫作品在繪畫層次上表現的更加分明,其不僅利用美學範疇的本質對其繪畫作品進行了刻畫,更在其創作中結合了我國傳統古典老莊美學思想,將自身所體會到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中國寫實肖像油畫在創作時過於注重對內涵的表達,其從最初期的「詠物」升華到當今「詠懷」的層次。劉熙載在長期的寫實探索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並在寫實的創作中實現了極高的創作成就。隨著油畫寫實技巧的不斷提高,除了劉熙載的《藝概》以外,還湧現出了其他的大量經典作品,如羅中立的《父親》和陳逸飛的《長笛手》等。

長笛手

陳逸飛

1987

布面

油畫

隨著油畫寫實技巧的不斷提高,除了劉熙載的《藝概》以外,還湧現出了其他的大量經典作品,如羅中立的《父親》和陳逸飛的《理髮師》等。

父親

羅中立

1980年

布面

油畫

二、寫實肖像油畫圖式的研究表現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內外文化的相互滲透與交融,我國當代的藝術浪潮中仍然有諸多的作者沿用傳統的古典寫實手法,或者從中涉取一定的經驗進行創作。不同的是,這些作者所出生的年代會影響其創作的思維,在對古典寫實的創作中會不自覺的融入作者本身的精神和時代主觀意識情感。通過這樣的創作方式使得我國寫實肖像畫的發展呈現出了新的面貌。

自畫像

倫勃朗

1660 油畫

朝戈的肖像畫作品便是基於圖式的基礎進行創作的,朝戈的所有作品全部源於對傳統古典寫實藝術的營養攝取,並在創作中融入了其自身的思想情感,從而使其畫作具有與新時期同步的效果。例如,《敏感者》、《盛裝》等,這兩幅畫作可以說是朝戈寫實繪畫功底的代表,朝戈不僅將其寫實繪畫的功底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在作品中對人物進行了變形處理,這樣處理繪畫的形式起到了良好的意境表現效果。以《敏感者》為例,這幅肖像油畫中沒有以往的抒情、寧靜感,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和心理震撼,這幅圖式具有強迫性,其畫作中的主人公蓬頭垢面,在黑色的高牆襯托下顯現出了含蓄冷漠的背影,通過這樣的寫實創作能夠讓受眾感受到其作品中所隱含的思想情感。

盛裝

朝戈

1986年

布面

油畫

敏感者

朝戈

布面

油畫

三、寫實肖像油畫思維中更高層次的表現

寫實肖像油畫的表達方式是從最初的提倡寫生過渡到實踐中彰顯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和思維意境。在西方的油畫作品創作中,其更加註重的是對視覺層面的把控,即課堂現實的一面。然而,在中國的寫實肖像油畫創作中不僅注重現實的描繪,更注重將作品本所表達的意境融入到作者和欣賞著的視角中去。中國寫實肖像油畫先是「按實肖像」,然後是「憑虛構象」。這樣的繪畫風格來源於中國固有的美學矛盾,其所展現出來的美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點。由於中國寫實肖像油畫是在這樣的構思中創作出來的,其繪畫本身所表達的意境便藏於此類作品中,中國的藝術家在近些年來不斷融入了西方寫實肖像油畫的特色,並結合中國人的審美特點不斷創新和發展,從而改造並超越了原有的創作手法。

中國古典文化的美感重在由實到虛,這符合我國古典美學中的老莊美學思想,而寫實肖像油畫中的由實到虛正是老莊美學的反應。與西方的油畫作品相比,中國的寫實肖像油畫更加註重對社會生活的描寫,反應的是欣賞者的精神需求,而西方的寫實肖像油畫則過於偏重政治等「實」的內容。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寫實肖像油畫中所表現的「虛」不僅是想像力,其是在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附加思維,如楊飛雲對自己妻子的創作,其「虛」的表現中更注重的是對尋求女性的大愛。

結語:中國寫實肖像油畫的真正發展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百家爭鳴的文學藝術發展黃金時期,我國的寫實肖像油畫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一時間湧現出了多幅名片佳作。就當前中國的肖像油畫創作,無論什麼風格都畫作都擺脫不了時代的烙印,其繪畫的創作中融入了當代人的精神面貌,這種表現也是作者本身思想外化和觀眾認知取得關聯的橋樑,是當代藝術無法避免的現象。

《小姜》

布面油畫

參考文獻:

[1]吳珂.冷軍超寫實主義肖像油畫中的表現性[J].四川戲劇,2017(10):59-62.

[2]劉宏暉.白虹貫日——以靳尚誼《何香凝肖像》來看寫實油畫肖像中過渡的重要性[J].湖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01):34-37.

[3]樊超.具有中國美學特徵的寫實性肖像油畫淺探[J].中國藝術,2012(04):13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