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徐悲鴻愛畫動物。他創作過許多以禽鳥走獸為題材的作品,其中「貓畫」數量甚多。徐悲鴻愛養貓,愛畫貓,還愛以「貓」贈人。

1946年,徐伸年在《文明月報》發文介紹徐悲鴻時就曾寫道:「悲鴻最愛貓,他的家裡常常餵養各色各種的貓。中國貓、波斯貓、高麗貓、安南貓、金眼、銀眼、雪裡掩槍、烏雲蓋日……都有!都有!他愛畫『懶貓』,乃是團身而睡的貓,或睡足欠伸的貓。但也有撲蝶的貓,則強凌弱,自然神氣活現矣!我很喜歡悲鴻畫的貓。」


一、形神兼備的貓

1.徐悲鴻油畫作品中的「貓」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徐悲鴻 撫貓人像 油畫 53.5×65厘米 1924 徐悲鴻紀念館藏

在徐悲鴻的藝術生涯中,1924年至1925年間成果豐富。他的創作技法漸趨成熟,油畫語言中既有古典主義嚴謹的造型結構,也吸收了印象派對光線和色彩的運用,又兼具含蓄、沉靜的東方意韻,《撫貓人像》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這幅畫描繪了少婦懷抱白貓的場景。畫面層次分明:作者本人的自畫像幾乎完全隱匿在深褐色的背景中;少婦所著旗袍雖然艷麗,但是色調偏暗;

其懷中的白貓在高飽和度、低明度的色彩運用中更顯得潔白無瑕、生機勃勃。整幅作品對貓的描繪最細,少婦次之,畫家本人的自畫像則處理得十分概括。

在表現貓的毛髮時徐悲鴻採用了不同的筆觸:頭部短而密實,尾部長而蓬鬆,貓須細而堅挺。

少婦的右手被處理得十分漂亮,圓潤緊緻的手指搭在潔白蓬鬆的貓身毛髮上,更加突出了手部皮膚的光潔、肌肉的質感和關節的放鬆流暢。

2. 徐悲鴻國畫作品中的「貓」

徐悲鴻國畫「貓」的數量要遠多於油畫,大概是水墨小品便於創作又可直抒胸臆的緣故。徐悲鴻十分欣賞的畫家如任伯年、齊白石、張大千都愛畫貓。

但他們多採用沒骨畫法,形簡意足。此外,傳統「貓畫」往往疏於描繪自然環境,或者將動物置於人為設計的情節之中。

徐悲鴻的「貓畫」則呈現出與之截然不同的氣質,尤其將「比例準確」、「姿態天然」、「傳神阿堵」三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徐悲鴻課徒畫稿》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頁

徐悲鴻課徒畫稿中記述了對貓形體的研究。他詳細分解了貓頭、貓足、貓身的畫法。有關貓足的描繪,被徐悲鴻分解為站立時、行走時、抬足放足時、躍起發力時,他在畫稿旁註釋道:「畫動物需熟悉其骨架肌肉組織,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乃能有得。」

可見,徐悲鴻對貓身體結構施以科學、理性的研究能力與上文提到的西方寫實主義大師不相上下。

在此基礎上,他用淡墨勾勒輪廓,灰墨畫出四肢,濃墨表現貓身花紋和黑尾,焦墨點睛;體面轉折處線條隨之變化,以表現體積感和結構;以筆須畫毛,落筆於大塊肌肉的起始處,線條連貫卻不雷同。

如此,才使中國傳統筆墨與體面造型達到完美貼合。


、「貓圖」與交遊酬唱

贈「貓」與友人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徐悲鴻愛貓這一瑣碎的生活喜好,不僅說明了他和摯友間的交往情況,還揭示出鮮少被人關注的歷史細節。

吳湖帆在《丑簃日記》中曾寫道:「江小鶼交來悲鴻為余畫《貓夢圖》。」短短几個字,記錄了吳湖帆1933年曾通過共同的朋友江小鶼向徐悲鴻求「貓畫」的事。

吳湖帆與劉海粟交好,徐悲鴻居南京時,吳在上海,二人幾乎沒有交集。吳這樣費盡周折地求徐悲鴻的一幅「貓」,證明徐悲鴻畫貓之精妙是被時人所公認的,也可見在藝術和學術論爭中鋒芒畢露的徐悲鴻,在生活中卻秉承著十分友好和善的處事方式。

可以說,「貓畫」作為徐悲鴻與朋友交遊唱和的載體,既體現出其傳統文人的瀟洒性情,又可見其重情重義的待友之道。


一生畫「貓」寄思,盡展溫柔與愛

厲害了!2分鐘告訴你,徐悲鴻大師不僅愛擼貓,更愛畫貓

徐悲鴻的一生輾轉漂泊,其自題聯:「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盡顯藝術家個性之粗狂與細膩、俠骨兼柔情。

徐悲鴻畫中的貓,嚴謹又放逸、矯健又敏感、高傲又溫和,種種性情集於一身,正是畫家豐富閱歷和複雜性格的寫照。「嬉憨狸奴,亂世情長」,在風雨飄搖的歲月中,徐悲鴻曾畫「貓」寄情遣懷,贈「貓」與友言歡,直到其生命的最後時光,仍有八隻愛寵獅子貓陪伴左右。

從他的這些「貓圖」中我們看到,除了徐悲鴻身上「一騎能沖萬仞關」的豪情,還有他對生活,對家人、摯友和學生無盡的溫柔與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