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ow old R U?改變高通路上為何總是博通

How old R U?改變高通路上為何總是博通

rug距離博通(AVGO)收購高通(QCOM)的提案被美國政府否決已經快一個月的時間了,從單純的股市表現上看,雙方的股價基本回到了兩家交易流言傳出前的水平,不同的是,AVGO的股價從3月初被否決後曾經上漲了一小段然後再快速下滑到低於去年11月水平,而QCOM則是交易被否決後一直下行,大概跌了15%,目前略高於交易流言傳出的去年11月水平。這就意味著交易帶來的股價波動已經基本結束,除了那些在股票中切短線的可能有所盈虧之外,大部分參與者似乎沒有什麼影響。

歷時5個月的交易博弈,最終美國政府否決了這筆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大規模收購,但是在這個交易的背後,我們似乎發現折騰了幾個月的博通其實並不是輸家,而頑強抵抗的高通特別是管理層更不是贏家,以筆者的愚見,整個交易的輸家其實只有一個。

這次持續接近半年的交易糾紛以否決收場,看似對雙方的日常業務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干預,但實際上很大程度影響了未來高通發展的進程,因為上面所說的本次交易博弈最大的輸家就是高通的創始人家族,他們似乎逐漸失去了對高通的絕對掌控。

作為一個有一定家族色彩的企業,高通以CDMA技術的標準授權起家,創始人家族一直牢牢的掌握著高通發展的控制權。當然不斷湧入的投資者逐漸對高通的管理進行一定程度的指手畫腳,最大的危機就是前幾年曾經傳出的分拆高通的流言,當然後來以高通出手收購NXP作為雙方妥協的選擇。這一次,藉助外部收購的力量分化高通內部股東的陣營,藉助部分股東套現的渴望最後達到了讓董事長換人的目的,就算無法改變股權比例結構,但起碼從表面上投資機構們是有所收穫的,而創始人家族對高通未來決策的影響力勢必會有所削弱。從當時兩家打嘴仗最厲害的時候博通方面的反應來看,兩家公司背後具有多家重疊的投資者,既然博通有信心換掉高通董事會一半以上的董事,這也就意味著投資機構可能會選出新的管理層來重新帶領高通前行,而這將可能極大改變高通未來的發展路線。讓我們唏噓的是,上一次如此大的影響高通的企業內部結構的,恰恰也是對面的這家博通,雖然那時候博通還是一家印度人建立的美國企業。

讓你評選21世紀以來成長最快的半導體企業,答案不外乎博通和高通兩個名字,作為以技術授權起家的高通早期公司內部的律師比例非常高,據傳最高達到1500多名法律相關的員工用於各地索取專利費,這種龐大律師團隊的公司結構因為跟博通之間的一場專利官司而徹底改變。一向在專利官司上無往不利的高通不僅沒有佔到博通便宜,還被判賠償幾十億美元,這場失利讓高通的律師員工數量近乎減半,從而更加專註於技術研發和技術收購,從而建立了更為龐大的高通技術帝國。

當然,我們現在還很難去預測未來高通會如何發展,也許創始人家族還會找機會捲土重來,但面對資本化越來越明顯的半導體產業,狼既然已經來了就不會餓著肚子離開。所以這次交易糾紛中,高通的投資者們雖然沒有拿到高額的收購回報,但對高通現有的管理權的控制似乎是有所加強,這點來說他們是獲勝者。當然面對他們的還有如何處理NXP的交易問題上,畢竟本來該在2017年底完成的交易因為新的交易糾紛被拖延了至少半年,這點對高通來說不是好消息。

反觀收購的失意者博通,作為半導體典型的蛇吞象代表,安華高小魚吃大魚吞下博通已經足夠震驚半導體產業了,現在拋出收購高通這樣的千億級史上最大科技收購簡直是震驚了全世界。為了進一步摧毀高通抵抗的信心,博通甚至在今年初融資千億來彰顯自己收購的決心和信心,即使面對高通的各種各樣抵抗手段,博通始終穩坐釣魚台一樣靜候結果,這一切似乎讓最後美國政府介入最終判決結果顯得那麼戲劇化,但這也許恰恰是博通現在所需要的,而交易成功似乎並不是最重要的。

從這一點上,我們似乎該恭喜博通管理層(以CEO為首的管理層),他們雖然沒有做成一筆史上最大收購交易,但還是達到了一定的目的,這也許是這筆交易出現的最初目的。如果你研究了最初AVAGO這家公司建立時的投資組成,包括幾次巨額收購的幕後推手,你會發現整個AVAGO背後有很多新加坡或者亞洲身份的投資機構支持,對於特朗普的回歸美國戰略,這些投資機構似乎並不希望博通的總部從新加坡搬回美國本土,但作為被特朗普邀請到白宮演講的回歸美國的代表,Hock Tan肯定需要一些策略來說服這些早期的金主回歸美國的好處,那麼這筆交易的否決,無疑是其最好的說服力,如果博通回歸美國那麼也許美國政府就不會阻礙雙方的收購了,為了博通未來業務擴張的需要,回歸美國是最合理的選擇。

博通真的需要高通么?一家控制著最大的有線傳輸數據流,一家控制著最大的移動傳輸數據流,高通有手機的基帶和AP,而另一個數據流量關鍵的PA和天線恰恰是博通領先的,似乎雙方合併能夠徹底霸佔數據傳輸的所有鏈路,這麼完美的組合,競爭對手們真的輕易允許出現么?

當然,博通正在重返美國的路上,高通的董事會已經換了多個席位,董事長也已經易主,在資本的力量推動下,如果高通的股價缺乏支撐繼續下滑,那時沒有了技術流失威脅的美國博通是否還會再次發起對美國高通的收購,我們拭目以待!

附帶兩個交易流產的大贏家

大贏家之一: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

勝利原因:捍衛了美國政府的權威,同時展現了美國政府在保護美國企業利益過程中的執政者權力,雖然這些都是很虛的東西,但對各種企業迴流美國起到了明顯的示範作用。作為被邀請到白宮演講的回歸美國的企業代表,博通的交易被以威脅國家技術泄露為由被拒絕,說明美國政府在博通回歸美國之前還將其視為境外企業,由此帶來的差別對待,宣告著政府對待美國企業的護短思維。

大贏家之二:英特爾

勝利原因:據說英特爾很害怕博通收購高通,甚至放出風聲要收購博通,不管是真是假,英特爾的領導地位不會因為雙方合併受到影響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以現在博通複雜的成分組成和高市值,收購博通對英特爾來說是個比較尷尬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Allegro MicroSystems,LLC發布全新汽車級正弦波無感測器BLDC風扇驅動器
無線充電市場將迎來價格戰,MCU替代SoC或成長尾效應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