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人們需要知識付費?

為什麼人們需要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將在未來兩年進入黃金時期,如果沒什麼大的外力阻擾的話。

畢竟,這是個連咪蒙都能製造知識付費的時代。

空白

上周,新世相刷屏事件火了,當然,在不關心這一領域的人眼裡,這沒什麼可討論的,他們既不關心知識如何被利用,也不關心未來是否可能逐漸要用不起知識。

然而人們還是需要知識付費,或者說,人們「被需要」知識付費,因為只要對知識的慾望仍在,這個市場就永遠不會消失。

很難說知識付費的前身到底是來自教育培訓,還是精英們享有的特殊教育,或者說,知識付費是將兩者共同結合,內容來自精英領域,技術來自教育領域。

而當MOOC進入中國後,善於發現商機的人意識到,文化產業又多了一份可供販賣的原材料,而且這個原材料暫時取之不盡,並且有必要的話,可以將原材料的內容擴大化,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放進去。

抓取你來不及看的書,提供你想要學習的技能,升華你的外貌和禮儀,濃縮你需要的知識,什麼都可以變成課,什麼都可以學,只要你有money。

令人吃驚的是,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會需要知識付費,因為其中內容的多元性,總會有一款是你所未曾接觸過的,想想這個未來吧,只要你願意,知識的海洋觸手可得,你想要哪個水產品?

空白

更有意思的是,市場上賣得最好的是功能性的課程,即那些告訴你「學了我,你就會馬上習得某種能力」的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怎麼做一個好微商」「學會這點你可以寫出10w+」「如何提高你的情商」(但是根本沒有教你如何提高智商的,也許大家要麼默認你本來就需要提高智商,要麼就默認你的智商已經足夠了)「怎麼處理戀愛關係」等等。

在某知名平台上有門課程是教你如何穿衣打扮,購課人數顯示為3w多人,我點進去一看,只有第一節課有一千多人左右學習,剩下的都在50~100之間徘徊,可見水產品雖然很多很符合你的需要,但人類真的沒幾個在堅持天天吃。

可是開發知識付費的人會告訴人們這點嗎?

有些平台就很聰明,他永遠只顯示有多少人購買了該課程,但從不告訴你,這些付費課程的完成率到底有多少,如果你去問他們,他們八成都會說,學習是個人的事情,我們無法控制,就好比我把水產品賣了給你,你自己吃不吃,關我什麼事呢?

空白

當然,知識付費也是人們的懶惰生成的眾多結果之一,以前需要你下海去撈,現在有人替你打撈上來,甚至有些還直接烹煎炒炸好,你吃就行了。

我完全不意外人們為此買單,結果導向決定了這種方案的可行,再加上我國長達十幾年的國情教育,水產品是能賣出去的,因為它幾乎是即食的,頂多再稍微加熱,「不需要耗費力氣」是它的賣點之一。

另外一個讓人們感到需要的賣點是,知識正在逐漸成為階級的分水嶺象徵之一。就目前來說,知識付費仍然是奢侈品(除了公費教育外,其他教育產品都算是奢侈品)。以人文社科內容為主要原材料的知識付費,顯然有著「高端」的氣息,再不濟,也是「厲害的東西」的代言品。人們必須擁有它們,而知識付費也在竭力讓人們感到必須擁有它們,不僅你要擁有它,你的朋友也要擁有它,所以你在朋友圈裡看到了薄荷閱讀的刷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無數知識付費產品的社群也在同時運行。

它聯繫你和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它是話題,也是圈子的象徵,並且,它正在往階級的象徵前進。

當知識這片海洋從無主之地變成爭奪的戰場,知識生產者也不可避免地卷了進去。有人毅然投入,而有人還在猶豫。

他們猶豫的無非是:

知識到底可以作為一種產品來販賣嗎?

某人在過去的所見所學所得作為產品來販賣,賣的到底是這個人,還是真正的知識?

圖|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北書社 的精彩文章:

TAG:秦北書社 |